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226)+番外
但她与当时时代的主流女性角色不同,而是一个生长在乡市之间的女孩,而她最热爱的是钱,最精通的技术是“博经”。
这是一种古代的棋牌游戏,可以成为当时年代的博彩。
当时,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乡野村夫,都是博经的爱好者。
甚至连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等人都是博经的忠实玩家。
而主角就是靠这种游戏起家,在经历一系列变故和转折之后,她渐渐开始了具有社会责任感。
最终甚至通过博经闻名于世,而她却不甘于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最终就集结了这么一群热衷博经的民众,揭竿而起。
起初她手下只有几百人,而后来她渐渐扩充团队,最后竟集结了十万之众。
当然,她的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
但她的名字,跟随着许许多多来自底层的起义者一起,被计入了史书,在华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之中熠熠发光。
她的名字叫迟昭平。
也许她远不如妇好、冼夫人、秦良玉等女性将士出名,甚至也不如从军的木兰那样世界闻名,但她的一生却处处闪耀着来自底层女性的家国情怀与尊严和骄傲。
这次的《光影·七》是以“爱”为主题,乔翼桥本以为历史题材会只拍家国之爱。
但没想到郑茂老师的构思不仅于此,而是通过一位女性的成长,让她从对钱财之爱渐渐生出家国之爱。
能在二十分钟的篇幅,展现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并完成一个角色的成长,足以见得郑茂导演的功力。
乔翼桥看完只觉得荡气回肠,悲壮而又细腻。
而拍摄喜剧和爱情的两位导演的片子成色也相当不错。
他们并没有如同最近影视行业的风气那样,拼命地去上价值或者搞出一些感人催泪的戏份,只是把视角向下聚焦,拍摄了一件小事。
爱情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对青梅竹马的成长史,整体风格特别像是是枝裕和导演,在平淡之中足见深情。
喜剧则是一个非常离谱的故事,两个素不相识在路上开车,互相飙车,双双路怒症发作,最后甚至大打出手,却惺惺相惜。
两位喜剧演员都是看着就想让人笑的那种,整部片子都是离谱而又好笑的风格,看到两个人最后亲吻之后又狂呕,整个影厅都笑得不行。
但整个《光影·七》也有短板。
那就是科幻题材的拍摄。
是一个人爱上机器人的故事。
现场不止是乔翼桥,很多观众看完也是眉头紧锁,不知道这两个东西为什么相爱了,整体就像是一个意识流的片子,还夹
杂着大量的旁白与配乐。
不过这很好的给乔翼桥的《傩》做了铺垫。
乔翼桥之前跟了很多场试映,又不断调整了影片,其实已经几乎能预期到片子的效果了。
但现场观众的反应还是给了他很多惊喜。
比如,有人尖叫、捂眼,有人被傩戏表演的桥段吸引,到最后真相揭露的时候,又不时能听到唏嘘和感叹声……
而白秋老师在旁边看的时候,甚至含着泪水。
乔翼桥心想,这样的结果,就够了。
最后,全片结束,观众席响起掌声。
在观影嘉宾离席之后,他还能听到不少人在讨论最后的《傩》。
当然了,这些只是乔翼桥自己的判断。
而且现在这些观影嘉宾也全部都是业内人士,再加上《傩》是最后出场,又是大家少见的灵异题材,一时新鲜也是有可能的。
具体情况怎么样,就要留到明天,留给广大的观众了。
那才是乔翼桥现在最紧张的事。
……
小邱是一个TK短视频创作者。
他的短视频内容主要集中在影视领域,说白了,他主要就是靠吐槽最新上映的影视作品走红的,现在在TK上有百万粉丝,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博主。
他的吐槽以言辞犀利著称,经常把最新上映的作品骂的体无完肤,妙梗不断。
所以他在这个领域非常有话语权。
《光影·七》声势浩大,这份热度小邱显然不会错过。
而这部作品带着天然的话题度,毕竟极少见到七位顶尖导演同台竞技。
所以小邱想到的新视频的企划也很简单——他要给七位导演分出个高低,而且,不能只有他做评委,还要带着大众视野看看这部片子。
他在他家附近的电影院买了票,准备第一时间就去看。
当然,看之前他也有个心理预期,在他想象中,郑茂、王逸歌等等大导演的作品就不提了,应该很有质量保证,而科幻和恐怖两个题材的作品的导演都是新人,再加上这两个题材的作品鲜少有佳作,所以小邱已经预备好吐槽这两部了。
他和一百多位观众一起开始观影。
起初的几部作品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导演,他们拍摄的影片自然很有保证,如同小邱的预期一样,质量不错。
这其中他最喜欢的是一位韩姓导演的奇幻类型作品,有着非常丰富的视觉呈现,故事也可圈可点,令他印象深刻。
而到了科幻题材的那部片子,小邱一边看就一边冷笑。
果然,这个题材就没怎么出过好作品。
他同样带着这份预期等到了《傩》。
他甚至都能想象到这将是一部多么无聊的恐怖片了。
然而。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他就被牢牢抓进了故事里。
之后,无论是剧情的诡异程度,导演对于惊悚点的把控,还是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各种丰富的傩戏的呈现,都令小邱惊呆了下巴。
直到影片开始揭露真相,他甚至起了鸡皮疙瘩。
与前面丰富的视觉呈现相比,这种平淡的生活中的各类哀楚才是最打动人的恐怖……
直到《傩》播放完了,他都没反应过来。
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他看过太多电影了,自然也算得上是一个资深的电影观众。
因此他本能地觉得影片前半段那些光怪陆离的场景绝不仅仅是为了诡异服务,肯定有相当丰富的内涵!
走出影院,他还在想着最后这部短片。
甚至都忘了他此行的目的是采访大家的观影体验,而是直接买了下一场的电影票,为了《傩》,他愿意二刷!
而在二刷之中,他才体会到了更多的精妙,比如郑茂导演的作品,就很有滋味,值得细细品读。
而《傩》这部戏的内涵程度更是远超他的想象。
即使是看第二遍,他依旧被里面营造的诡异的氛围所感染,不自觉感到害怕,可能这就是刻在DNA里的恐惧吧。
然后,他才发现大到每一个场景,演员的每一个舞蹈动作和唱词,小到每一个小道具,甚至只是墙上的一张小广告,都大有深意。
虽然他最不爱做的事情就是过度解读,但只要细心一看,就能看出各种内涵,尤其是对于歧视与刻板印象这方面的元素,几乎做到了每一个场景都能解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