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231)+番外

作者:铁马倦倦 阅读记录

这传统对于电影放映也适用。

这次的音乐节在X国的某处海滩进行。

乔翼桥也出席了这次的活动,一边当成放松,一边也想看看自己片子的放映情况。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沟通,《六个面具》被选为了闭幕影片。

将在整个音乐节结束的那天放映。

这还是乔翼桥第一次来音乐节。

观众们对于音乐都十分狂热,每天表演、party不断,几乎整个城市都在躁动。

而音乐类型也是五花八门的,有摇滚、乡村、流行,等等……甚至还有一天晚上是专门的阿卡贝拉表演。

乔翼桥几乎每天晚上都去了,实打实地感受到了全球风格各异的音乐类型。

在最后一天,小何在争取到影片放映的同时,还争取到了一个现场表演的机会。

而这次表演时间只有十分钟。

乔翼桥最终推荐了白秋老师和他的两位徒弟还有几位徒孙上台表演。

欧洲的观众还不太了解“NUO”是什么,但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奏响,加上独特的腔调开始,所有人却都被吸引了。

偌大的海滨舞台,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乔翼桥粗略估计,现场得有上千人。

傩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现场。

极度风格化的表演只有在现场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而整个海滨都燥起来了,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着台上。

这也是白秋老师和他的两位徒弟生平第一次在国外的舞台上表演,所以表演得十分卖力。

这次他们表演的是最经典的二晋武功傩戏《大会垓》,即为大会战。

整出戏以大量的武功表演为主,要的就是气势、热闹,爽快!

随着他们的表演,现场不少观众开始跟着鼓点鼓掌。

现场上千人一起鼓掌的气势非同凡响,即使乔翼桥已经看了很多次傩戏了,但仍被这场面所震撼。

随着最后关羽角色的死亡,现场方才归于寂静。

而后就是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足足五六分钟。

不少国外观众都还觉得意犹未尽。

再之后,就是让乔翼桥比较紧张的环节了。

《六个面具》的欧洲首映开始了。

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这样的观影条件下看自己的片子。

太阳落山之后,海风习习,现场几千人席地而坐,看着前面的大屏幕。

很像是他小时候在农村放映队的那种氛围。

观众们都细心地看着。

两小时后,整片夜空繁星点点。

而《六个面具》的放映也结束了。

按理说,这已经到了他们该开始鼓掌的环节了。

但现场却鸦雀无声。

乔翼桥等着,直到字幕走完。

现场寂静的落针可闻,而乔翼桥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片刻后。

一道清脆的掌声响起,再之后,现场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

原来他们是在等字幕走完!

不得不说,来到这的观众,观影素质真的很高。

而这掌声许久为停。

至今为止,在欧洲音乐节的鼓掌时长纪录是八分半钟。

乔翼桥默默地想,他能超越这个纪录吗?!

第77章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

跟随着秒针每一次的跳动,乔翼桥的心也渐渐揪了起来。

但掌声还在延续。

他甚至觉得身边的空气都凝结了,只是静静地盯着秒针,一秒、两秒……

而掌声丝毫没有停下了的意思。

直到整整八分钟过去,掌声才渐渐变弱了。

最终,最后一个人也停止鼓掌。

九分钟。

这次的掌声持续了九分钟。

他又创造了一个历史。

乔翼桥长舒一口气。

他第一次在欧洲这片大陆上,带着自己的作品,拿到了一个好成绩。

现场观众迟迟没有散去,主办方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赶紧找到白秋老师商量返场的事。

而乔翼桥在为他们做翻译的时候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幸好没有耽误事。

白秋老师又和弟子们清唱了一段《开八仙》,观众们才终于感到满意。

这也是他头一次意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一晚上的表演和放映结束,#NUO#这个话题直接被顶到了当地社交媒体趋势榜的第一位。

而最近正好是欧洲的音乐节季,乔翼桥他们又受邀参加了很多场音乐节,几乎每一个都爆了。

白秋老师和弟子们虽然很忙,很多天甚至为了各类音乐节的时间而忙到深夜,但却十分开心。

在欧洲表演傩戏和在华国表演傩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华国,傩戏已经成了大家都知道的艺术形式,观众们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已经了解了傩戏的历史和大致的流派,而在欧洲,这还是一种非常小众又先锋的艺术,他们要去考虑观众的接受度问题,常常以武功傩戏为主,因为武功戏唱词较少,观众不需要太努力领会意思。

而乔翼桥也跟着他们转场,不止看到了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领会到了更多傩戏的魅力。

他越发觉得,自己做这个传统文化的推广,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他之所以对于美洲和欧洲采取了不同的宣传策略,也和这些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有关。

A国人普遍比

较爱玩,所以用CULT的方式进入市场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欧洲观众普遍比较认真,他要先把傩戏这件事本身炒热,才好进一步推广。

这也是他选择了音乐节进行推广的主要原因。

相比起通常的电影观众,音乐节的受众更广,也更不严肃,相对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

而《六个面具》也迟迟没有在欧洲大陆大面积上映,只是参加一个个音乐节,开各种专场。

随着《光影·七》和傩戏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期待《六个面具》的上映了,但乔翼桥偏偏不给大家看。

对于这些文艺向的观众,他就是选择饥饿营销。

想来看,那就先参加音乐节吧,体会一下现场的演出,再来看我的电影。

而他之所以没有大面积上映,还有一个原因。

欧洲的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都有一个要求——参赛电影不能在本地上映。

很快,音乐节季过去了,到了电影节的季节。

乔翼桥如他所愿,接到了电话。

只是来电者有些让他惊讶。

“您好,请问是乔翼桥先生吗?”对方问道。

“我是,您说。”

“我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主席侯赛因,”侯赛因的声音非常柔和,“我们想邀请您来参加这次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请问您愿意吗?”

戛纳电影节。

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一年前,他用一封言辞苛刻的长信痛斥戛纳主席对于华国影片的歧视,那是他走进欧洲,乃至全世界电影爱好者视野的第一步。

而这一步也宣告了他与戛纳电影节的决裂,所以今年,他的《六个面具》甚至没有参投戛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