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90)+番外

作者:铁马倦倦 阅读记录

“《混乱校园》探讨的问题十分沉重,但影片的喜剧荒诞元素把控的很好,让这一母体并不‘闷’,它甚至不像是一部文艺电影,因为它的结构非常商业,总体而言,是一种很新奇的电影拍摄尝试……”

“《混乱校园》甚至为新生代的电影人提供了一个创作模版,只要你有一个好创意,有了故事模板这个抓手,然后再去打破,效果会非常好……我想在IFFR的所有年轻创作者应该都去认真观赏这部影片……”

“《混乱校园》不仅是前半部分Ming的角色最终成为校园领头人的过程值得深思,在后面出现的华国真正黑x成员的出现也让人感到奇怪,不得不让人猜测,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是否有真的帮派成员对他们进行了帮助……”

“大量摄像头的运用甚至体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肖像权安全问题,我们不知道导演是否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政府过多监控的反抗……”

不愧是搞影评的,很多地方比他想的还要多。

甚至瞎说。

底下的网友也都很嗨。

毕竟每次电影节都会有那么一两部现象级的影片。

“这个QYQ到底是什么身份?真的是gangster吗?”

“他身边的两个人看起来也很不好惹诶……”

“我真的对这部全是用摄像头拍的片子很好奇了!”

“明天的展映场票已经卖光啦……”

乔翼桥看着大量的正面评价,终于安心了不少。

尽管吸引目光的话题很怪,但至少在专业观众眼中,他的片子并非一无是处。

而且,他也收到了消息。

明天的片商场和观众场的票都卖光了。

并且是迅速卖光了。

评论区都在求票,甚至加价。

乔翼桥深思熟虑之后,默默留言。

“黄牛不好,不要买黄牛票。”

一位来自白熊国的暴躁老哥在线回复:“你谁啊?买到票的就滚啊!少逼逼。”

QYQ:“哼。”

……

翌日,下午六点,Pathe影院。

乔翼桥本来以为这种场景只能在演唱会门口见到,但没想到黄牛问题是世界通病,门口站了至少大几l十人,有不少黄牛游走其中,问他们“买票吗”、“卖票吗”之类的话。

鹿特丹电影节虽然在各大A类电影节中是个异类,听上去选片都很奇怪,但它实际上是世界电影节中观影人数最多的电影节,每年通常都有二十余万人次的观影记录。

也足以见得,年轻观众对于电影的狂热和包容。

而每一部参展影片基本只会放映三场,就是媒体场、片商场和观众场。

所以票才如此珍贵。

乔翼桥偷偷打探了一下,《混乱校园》片商场的票现在已经被炒到100欧了。

能吃多少饭啊!

乔翼桥看着他们,痛心疾首地从VIP通道走进了影院。

六点的是片商场,乔翼桥到达影厅的时候放映已经开始了。

按理说片商才是最没有耐心的观众,通常只是看看影片前面就已经能做出要不要购买的判断了,毕竟一个电影节,大片商通常都会购买几l百部电影的版权,经验太多,很容易做出判断。

他们在看完影片之后,还要向自己的公司申请,进行报备等等流程,还要估价,所以谁也不想走在其他人后面。

而与乔翼桥想得类似,果不其然,影片过半,一些片商就准备离席了。

但没想到,等乔翼桥的画外音一出,那几l位片商又坐下了。

直到影片结束。

然后。

所有片商像是被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一样,打着电话出了门。

三分钟之后,乔翼桥的邮箱和手机都爆了。

同一时间有几l十个片商在和他联络。

乔翼桥觉得有些应接不暇,干脆把小何叫来了,把手机塞进了他手里。

小何立即眉头紧锁,手指头噼里啪啦敲打起来。

乔翼桥不担心片商的反应,他其实更紧张观众场的反响。

而情况比乔翼桥想象的还要夸张。

全场坐满就不提了,过道上甚至也坐着人,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混进来的。

不过大家都是电影爱好者,坐在座位上的人也没有鄙视坐在过道上的,还替他们拿包、腾出位置。

这次乔翼桥终于鼓起勇气,走到了前面,荧幕旁边,看着观众的表情。

前半段的时候观众们不时笑两声,大部分时间很沉默,而到了影片后半段,整个放映厅都变得欢快起来,不时传出笑声,但也不乏有观众静静盯着屏幕,不知道在沉思些什么。

直到整部电影在最后第一次露出朝阳的景色,观众席才传来轻轻地叹气声。

这证明观众们不仅看懂了,而且,一直很投入。

最后的“完”字出现在屏幕上时,全场响起掌声。

甚至有人看到乔翼桥站在前面,大喊“QYQ”。

掌声持续了很久。

乔翼桥在回答完一些观众提出的问题之后,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是深夜了。

这次他没有骑车,而是一边抽烟一边走回了酒店。

没有手机,也没有别的,只有他和鹿特丹这座城市,以及晚风和星空。

这是一个属于他的夜晚。

也是一个属于电影的夜晚。

乔翼桥想,他会永远记得今天。

……

回到酒店之后,乔翼桥刚进屋,就见到房间里的小何已经双脚不离地,满头冒火星了。屠愈和吴姐也都在屋里,各自接着电话。

“在的,在的,”小何说道,“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直接购买全球版权的合作方,好的,请您把报价发到我的邮箱里,谢谢。”

挂断电话,小何才注意到乔翼桥回来了。

“观众反应怎么样?”小何眼神已经木了,但还是问着。

“很好,”乔翼桥笑着回答,“你们这边情况怎么样?”

“老大,我已经要对数字没有感觉了,”小何如实答道,“你知道他们的出价都是多少吗?”

乔翼桥摇头。

他只管拍戏,对其他的没有概念。

“现在出价最高的是MGM,买断全球版权,100万美元,100万啊,老大!”小何晃晃乔翼桥的肩膀,“真的好多啊!”

“是的,我其实也赞同MGM,毕竟他们是很有经验的全球发行公司了,”吴姐挂断电话,“不过我提醒一下,虽然100万听起来很多,但交了税,我们公司再拿走大头,然后按照比例给小愈分成,然后再分给导演,你们拿到的也不太多哈。”

“哎呦,知道啦知道啦!”屠愈回完邮件,“知道大头还是你们花蕊,但其实,我更赞同卖给欧罗巴电影公司,他们虽然出价只有50万美元,但更会做艺术电影,而且还可以分全球票房,不是一口价买断。”

“你说的也有道理,”吴姐看向乔翼桥,“你呢,你怎么看?”

乔翼桥想了想:“我不太懂,感觉都行啊。”

他那天和小何计算了一下,拍这部片子,包括后期的特效、调色和配音,一共花了140万,人民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