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钢材,有些钢铁厂生产过量,以前必须弄到购买指标才能购买,现在没有指标,只要愿意买,谁都卖,不限量。
苏燕婷:“让你哥买一批钢材。”
陈妙然:“怎么?”
“现在管得松,不代表一直管得松,先囤一批吧,让你哥到处走远点,看看各地的物价。”
“这不是还在搞汽车配件评比大赛,你哥去争取个名额,能拿到正式承认的生产销售指标——”
陈妙然瞪大了眼睛:“哎,我刚怎么没看到?这能搞得到吗?我们就一村里的小厂。”
苏燕婷:“去试试呗。”
“对啊,去试试,反正又不会亏什么,出去多学学也是好事。”
“燕婷,还是你的想法多。”
苏宝忠的农机厂倒闭,对苏燕婷没有什么影响,她早有预料,八九十年代,虽说遍地是黄金,赚大钱的多,破产倒闭的更多,无论哪个行业,都是竞争越来越强烈,遍地厮杀到最后,想躺着赚钱那是不可能的。
社会变化大,不少人都在蠢蠢欲动,表嫂秦艺准备开小饭馆,苏燕婷投资她六千块钱,拿两成分红。
秦艺:“你还真是胆子大,这么多钱说给就给了,万一办不起来怎么办?”
从苏燕婷这里拿到这么多钱,是秦艺想都想不到的。
苏燕婷:“表嫂,我相信你肯定能赚钱!”
苏燕婷就想跟着蹭口汤,都说赚钱有好几重境界,给别人打工;自己给自己打工;雇别人给自己打工;最后就是“投资”,坐享其成。
还是后者最舒服,苏燕婷也不贪多,到处投点,蹭口汤喝。
秦艺:“为了不让你亏钱,我也得努力!”
秦艺这边热火朝天地办小饭馆,丈夫江京浩三兄弟还在熬高考呢,江京浩学得心神疲惫,两个大哥则敷衍了事。
作为一个厨子,他真不是学文化的料子。
江京浩无数次想放弃,却又想着,好歹都学到这了,不参加一次高考说得过去吗?
如果要参加高考,还是得硬着头皮复习。
第121章 、吃大户
江家几个堂哥仍在奋战高考, 江大伯家办了个高考辅导班,经营得有声有色,江大伯天天揣着老师的派头, 蓄了胡子, 拿着教鞭,在家里满足不了当绝对大家长的欲望,在课堂上则是他的一言堂。
江大伯别的不说, 人也没有多大的才华,资质平庸,但他的古文功底扎实, 更有一些学校请他去当老师, 他没去。
还有个儿子跟几个堂侄子没考上“好大学”, 他哪有脸出去授课?
至于老二家的三个,江大伯叼着烟叹一口气, 这三个扶不起的阿斗。
江大伯估摸着老二家唯有江京浩这个厨子还有考上大学的可能……但他拼尽全力,也不过考个普通的大学。
那还不如去当个厨子。
老二家是没这个出息,老三家的参了军, 江大伯看着早晨的太阳,估计未来得看他们孙儿辈。
回忆起当年谆谆教导自己的爷爷, 江大伯心头一阵热潮翻动, 日日关心着自己孙辈的学业, 号召全家晨读,清早大声咏诵古文,满院子书声琅琅。
同样的,不仅是自己的亲孙子, 他也操着这么一副“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关切,关心几个兄弟家的孙子。
其中, 三弟家就一个孙子,江呈。
即便苏燕婷考上了华清大学,江大伯仍在心头鄙夷她文化底蕴差,怕她教坏了孩子,不能给孩子正确开蒙。
于是江大伯背着手,走到了江戎家,这时苏燕婷正带着小晨晨晒书,阳光正好,把家里的古籍翻出来晒晒,也让这个小家伙多活动活动。
晨晨嘿咻嘿咻小腿儿忙个不停,苏燕婷努力给儿子打鸡血,忽悠他继续搬书:“我们家晨晨这么厉害,一口气搬这么多!”
晨晨积极道:“妈妈,我还可以搬更多!”
苏燕婷假装惊讶:“是吗?小心点,别摔着啊。”
晨晨:“妈妈您就放心吧!”
苏燕婷夸张道:“哇!这么厉害!”
……
晨晨逐渐迷失在妈妈的夸奖中,忙得脚不沾地。
一排排一摞摞的书堆在地上,扫去浮尘,封面和字迹变得清晰,苏燕婷随手翻开一本,看见了江戎曾爷爷写下来的心得注释,蓦地感受到时光岁月的流逝和交叠。
恍然又百年。
这些发黄的书,在阳光之下,如同金砖一般厚重珍贵。
江大伯绷着一张脸走过来,眼睛里充满回忆,引经据典地将这篇文章讲述了一遍,听得苏燕婷津津有味。
讲完后,江大伯斜了一眼苏燕婷:“这书在你手上,浪费了。”
苏燕婷抬头一看江大伯:“大伯,我好歹还是个大学生呢。”
江大伯:“你写的文章,真差劲。”
苏燕婷:“????!!!”
她从小到大的作文成绩不低,江大伯这就是歧视!妥妥地歧视!
江大伯:“你之前写得那些文章,连老二家的几个都不如,也就只能去学个计算机。”
苏燕婷:“我不信。”
好歹她以前还当过语文老师。
江大伯翻出一本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集,指着上面的一篇:“你来讲讲这篇。”
苏燕婷:“……”
她磕磕绊绊理解了一下全文的含义,过程中不断被江大伯纠错,江大伯用一种“看文盲”的眼神看着她。
江大伯:“这人啊,就怕不自知。”
江大伯找来二伯家几个堂哥的作文给苏燕婷,让她翻翻。
苏燕婷看了看,发现二伯家几个堂哥虽然偷懒不着调,愣是还有点文采。
果然这人品和文品从来不挂钩。
江大伯:“你考上了华清大学,你以为你就很了不起吗?”
苏燕婷:“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大伯,要不您也来做做这几道数学题?”
江大伯哼了一声:“不思进取。”
他甩袖走人了。
苏燕婷看向他的背影,心想彼此彼此。
低头看向手中的书,苏燕婷心中颇为郁闷,同时她又意识到一件事,回来准备高考,实际上她只复习了数理化一类的科目,至于语文,语文还需要复习吗?
苏燕婷以前自信于自己的汉语言和历史水平,可这么多年过去,过去熟记的东西早就忘了。
她以前的母亲就是语文老师,她对这科目带着又爱又恨的情绪,想不明白作为老师,上课的时候讲文章能讲出那么多大道理,推及自身的时候,却又是那样的虚伪,就像是割裂的世界。
秦艺的小饭馆开张了,作为丈夫的江京浩来帮忙,她这个饭馆并不小,二十多张桌子,另请了两个厨子,生意火爆。
“请请请,这边请。”
……
服务员忙得热火朝天,苏燕婷带着儿子和罗亦兰几个同学过来捧场,坐下来,几个人点了七个菜。
苏燕婷:“今天我做东,大家好好吃一顿,照顾堂嫂家的小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