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63)
本身就是个女子。
大唐在贞观后是接了个“周”的,之前看史诗时候已经知道了,那时候还在感慨为什么这个周的皇帝会把位置还给李姓,而不是自己的孩子。
……至于现在嘛。
李世民叹气,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武则天是个女子的话,她传位置给李姓,李姓和她想必也是有关系的,那,血缘关系?
那,是……
答案似乎昭然若揭。
万万没想到还没到唐朝,他就从一个“现代”的游戏里把事情拼凑了个差不多,李世民喝茶,心情十分微妙。
只能说是李珉忘记了把阿珂和荆轲说一下,不然大唐太宗陛下推测事情的真相反而要更难一点。
狄仁杰看看天幕,又看看身边的李元芳,再看看天幕里的大耳朵耗子,再看看李元芳。
狄仁杰:……
李元芳也很贴心地没去提他们家大人头上那搓绿毛。
等李晓诗兄妹俩从地铁站出来,重新回到广场时,各大位面中的观众们已经被“现代”的同人和“二创”文化给深深洗礼了一番。
其中数被迫害到的人受到的冲击要更大一点,没被迫害到的也就是看个热闹,或者是刘彻这种疑惑为什么没有自己的。
冬天黑得早,加上时间也晚了,天上已经黑沉沉的,没有一点光了,不过广场中依旧灯火通明,人也一点没少,但就是没在门前晃悠了而已。
——大家都在各处聚集着。
把手机重新给李珉拿着,李晓诗站着整理整理衣服,然后清清嗓子,解说道:“这是在排队呀。”
不少学生放假,加上这里从来不缺人,来看升旗的人是真的不少,大家都赶在前一晚的半夜到场,以备第二天凌晨的安检和进入。
这些已经抽空做过功课了,李晓诗说起来也不啃巴:“旗是要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每天每天都很准时。所以想要看,只能提前来;而且想看的人太多了,进入时候又要保证安全,安检之类的,就要再往前提一提;如果想占个好位置,那就更要再提前了,所以在假期和人多的时候,都是提前一天晚上来的。”
“攻略上说现在要提前1-9天预约,不知道等会儿我们现场预约还来得及来不及。等到早上四点才开始放人进去,所以现在我们要在这里等啦。”
李晓诗的声音里有点感慨,提前一天晚上就在这里等着,有点久呀。毕竟听说工作日的时候都不用的,早上早点来就好了。结果哪里能想到,到了假期要这——么多人。
但这些在李晓诗看来有一点点夸张的情况,古代观众们听着却又都觉得很理所应当。
达官贵族派:来皇城朝圣,虔诚一些不是很正常?
老百姓派:平时为了进城都要赶黑起来,去城门口排队,哎,没办法呀。
霍去病涮着肉片,蘸了一下他们家陛下抽到的芝麻酱辣椒油,呼呼吹气。
“小诗这次要一晚上不睡啊?”
李晓诗点头:“是啊。不过可能还是会困……到时候就靠哥哥身边睡一会儿好啦。”
“你们困了的话也不用等,快去睡觉就好,我尽量少说话,不打扰你们。千万不要错过明早哦!”
长夜漫漫,寒风凌冽。
但排队口等候的人却越来越多,各个脸上都是期待,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冷似的。
时间过得很快,李晓诗年纪不大,撑不住,最后还是眯了一会儿。
等她被李珉推醒,揉着眼睛迷茫的时候,直播间的观众们愣是一个赛一个的精神,甚至双目充血,呼吸都不平,反正了无睡意。
刚刚李晓诗睡着,李珉给他们调了个电影出来看,片子据说是以清朝末年时候做背景的。
故事讲的也就是那些事,也没什么……从来没听过的事!!
太离谱了,真的太离谱了。
原来他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热闹繁荣的社会,竟然曾经历过那些?
李晓诗打哈欠,困呼呼地伸了个懒腰。
“哥哥,到我们了吗?”
李珉关掉游戏,把直播间调出来,换到李晓诗那里给她,“还没有,但是该去了。”
李晓诗看向周围,果然见到人群也都开始窸窸窣窣动了起来。
天色仍然暗沉,李晓诗把为了睡觉多裹上的一件衣服拿下来收好,背上包跟着人群往前走。
预约很顺利,虽然花了点时间,但姑且也算是能进。
队伍缓慢前行,又一同被闸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晓诗就跟直播间观众们聊着他们刚刚看的片子,可惜以她对这段历史模糊的记忆,根本没法讲解太多。
“小诗。”
说着说着,李珉叫了她一声。
李晓诗抬头,李珉冲她抬抬下巴:“要走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天上那种如墨一样的漆黑已经淡了不少,周围的人群动作越来越大,似乎耐不住了一样,但很默契的,大家都没有闹出大的声音。
安静,宁和。
李晓诗懂了李珉的意思,她把包往身上又提了提,弹幕也不看了,直接踹起来放兜里,把帽子摘下来塞给李珉,又冲李珉拿着的镜头扬了扬手:“我要冲了!”
观众们:……冲?
但他们很快懂了。
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被圈在一边的人群找到了宣泄口般,一股脑朝着一个方向涌了出去,落地即奔。
李晓诗也在其中,她的辫子在后脑一晃一晃,周围不止她一个小孩子,好几个学生模样的少年一起,冲着“最佳观景点”的方向跑了过去。
直到近前,又等。随着天光渐淡,围着人群的栏杆另一边,制服整洁动作整齐的军人站在那里,李晓诗这会儿完全没顾得上掏手机看弹幕,她呼呼小口喘气,面前喷出淡淡的白雾,但双眼一眨不眨,看着场中的一切。
周围的人虽然手里举着手机的不少,但都同样沉浸在这股气氛中,肃穆而端庄,没有人多说话。
通过摄影师李珉拍出的画面,时空另一端的观众们不知道为什么、也都下意识地,纷纷安静了下来。
而后,在这种庄严隆重的氛围中,一位身姿挺拔的旗手,蓦地将手中的旗一甩。
洪亮恢弘的乐声中,那红色的旗帜沿着杆子缓缓上升。
随着它向上——在此处、在数个观旗点的,以及李珉手中、被这一方小小手机连通的、数也数不尽的,亿万的观众们,都随之抬起头,沉默而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注在了那面旗帜上。
而比直播间彼端要多出一些的,是此端的观众们,都在跟着那歌曲哼唱。
天公作美,风寒猎猎。
曲音落,合唱止歇,旗帜登顶,日光透夜而出。
这一幕震撼到了无数的古代观众。
他们是一路跟着李晓诗过来的,也知道这里的人基本都是不认识的。
那他们刚刚的合唱……
都是自发的?
而且,这种不用人说就自发安静统一、看向那面旗帜时的敬仰和尊重,简直……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