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89)
是,她是杀了很多人。
但论起杀人,其他的皇帝们也不在少数吧?为什么被列为凶残残暴的,被和隋炀帝胡亥这种千古暴君相提并论的,要有她一个?
她被骂得那样惨,被宋明清及现代的一些人就差扒着祖坟骂了,可远的不提,南北朝那些皇帝们却能在历史中“神隐”?
是,她是宠幸了几个男宠。
但正如先前那个观众所说,皇帝后宫千,甚至连龙阳之好的男皇后都有了,武则天只有几个,这算得了什么?她唯一不该的就是信任那些男宠、并对废物的男宠以及武氏子弟们予以重任。
但还是那句话,同样的事,其他皇帝们做得少么?
皇帝的分内之事,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那些辱骂她危害全天下的,大抵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在公正地看待吧。
李晓诗道:“武则天去世后和唐高宗李治合葬了,乾陵的外边至今都有两座碑,一座是唐高宗的碑,一座是武则天的碑——她的碑,是一座无字碑。”
“有人说,武则天是因为知道自己的错误太多,会被万人唾弃,所以不敢往上刻自己的功绩;也有人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大,这一面碑刻不下她的所有,所以不刻——但我们如今更多人承认的一个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的是非功过,都要留给后人评说,所以,才留下了一座无字碑。”
听到一开始那些说法,上官婉儿悄悄抬眼偷瞄了武则天一下。
却见后者脸上无悲无喜,平淡得就好像在听陌生人的故事,好像那些人说的不是她,和平日里一道诏书就取人全家性命的模样完全不同。
好像知道她在看似的,武则天看向上官婉儿,明明已经七十多岁、却依旧不显老态的脸上布着淡淡的、零星的笑。
她没解释,只是笑着摇摇头,上官婉儿却福至心灵一般懂了。
——是,那确实是在说别人。
和陛下心中认为的自己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又怎么能不算是“别人”呢?
直到李晓诗说完“现代人更多的愿意承认的一个说法”后,武则天脸上的笑才更深了点,可以看得出心情很好。
哎呀……不知道高宗时期,她的丈夫、听完这节课会是个什么反应呢?
那个曾把她当做尖刀使用的,彼此心意相通合作默契的、让人牵挂的丈夫啊。
李治还真有点想法。
他不是不知道武则天的野心的,但要说她想自己当皇帝、那还是多少超出了一点认知范围的。他原以为,她最多也就是像吕雉那样,当个摄政太后。
而她的能力他也是知道的,二圣临朝都有了,他怎么会不清楚她的能力呢?总归是完全不会害了李唐的。
但现在么……皇帝啊。
还算年轻的武则天坦然地、淡定地承受着他目光的洗礼,泰然自若。
当了几年皇帝后又把皇位还给儿子了,李治不至于真对她有什么龃龉的,反正该有的忌惮早就有,照样也没影响夫妻关系。
纠结就纠结吧,没问题的。
反正死了还是一起躺乾陵。
电脑前,李晓诗讲完了武则天无字碑,察觉到弹幕已经不像先前刚提到武则天身份以及她杀了好多人时候的激烈,为了缓和气氛,特地加了句网上看到的玩笑话来做调侃,让大家别这么闷,也好活跃一下气氛。
“再跟大家说个好玩的,之前我去找无字碑的照片的时候,看到了一条评论,可好玩了。”
她笑眯眯的:“那个人说,还好乾隆没到过乾陵。”
猝不及防被cue的乾隆:?
???
就好像一些笑话素养极差、话还没说几句先把自己逗笑了的人一样,李晓诗说到这里时也忍不住自己先笑了起来,脸颊两侧的梨涡很是明显:“哈哈哈……他们说,说、说——”
乾隆:。。。
说什么,你倒是说啊?
“他们说乾隆要是来过,那无字碑就要变成有章碑了。”
武则天:……嗯?
有章碑,是什么意思?
李晓诗手背蹭蹭眼角:“因为,因为乾隆据说是个盖章狂魔,现代市面上流通的文物,但凡是有他的章的,就都会贬值,哈哈哈哈……哈哈哈!!”
乾隆:…………
第89章 第八十九课 开元
在乾隆不满的抗议和武则天疑惑的问号中, 李晓诗很是淡定地把直播课堂推到了下一个part,一点也不拖沓地继续推流程。
“其实武则天虽然杀了很多人,对政敌很不留手, 但她本质上还算是一个十分爱惜人才的统治者。”
李晓诗道, “我们现代小孩儿基本人人都会背的一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它的作者骆宾王,就是武则天时期的人。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 当时就曾经反抗武则天, 为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檄文。”
“大家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对呀,这和当时曹操跟陈琳是差不多的, 武则天读了骆宾王写的骂她讨伐她的檄文后, 不仅没有大怒,一气之下要求砍了骆宾王, 还感慨不已,对骆宾王感到十分惋惜,又责怪宰相说:这么好的人才, 却没有得到重用, 都是你们的错呀!”
李晓诗摊摊手:“所以,对于武则天、或者说,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人,大家都不应该先入为主以自己的片面了解去定义他们, 要全面地看呀。”
说完这句,她基本没什么停顿,很自然地说起了下一句:“——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个部分,这个人, 更是一个……嗯,评价很两极分化的人。”
李隆基:?
什么两极分化。
别以为他不知道,说完了他奶——咳、武则天,就该到开元盛世了,开元,那是他的年号,那是要说他的。
他在后世的评价很两极分化吗?
开玩笑,再怎么分能比武则天更极端?
而且他有什么好分的,他对国家的治理还不好吗,大唐可是极度地繁荣,甚至比太宗时候都要好,这还有对他有意见的?
那这些人是不是有点什么问题啊。
李晓诗没让他等太久,很快就说了下去:“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开元盛世——之前咱们也说了,这个缔造开元盛世的人叫做李隆基,是李唐王朝的唐玄宗。”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改元开元,是为唐玄宗。”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是很有能力的。”
天幕上的女孩子在认认真真说课,天幕前的观众们神色却逐渐变得微妙了起来。
嗯……
一个皇帝……多才多艺?
从天幕出现至今,李晓诗说了这么多的历史了,上从炎黄中承两周下到秦汉,直到现在的隋唐,这还是第一个被用“多才多艺”来定义的皇帝。
而且这个“多才多艺”还是排在“治理国家”之前的。
这得这方面的能力有多出名,才会被后世的史书这样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