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2)
各个位面中,许多老百姓都一头雾水。
他们没有什么见识,也不知道什么古代历史,就只知道这些都是自祖辈起就一直有的东西。
——饲养家畜,耕种农作物,磨制石器,烧制陶器,这不是自古至今人们都会的吗?
炎黄二帝不是传说么,难道是真实存在的?
不明白为什么仙童要说这些,更不明白仙童话里的含义,有人挠挠后脑勺,对着天幕发问:“一万年前?难道那时候的人都还不会种田吗?”
李晓诗正读课本,却见屏幕中忽然飘出来了一行字。
【程咬金:一万年前?难道那时候的人都还不会种田吗?】
李晓诗注意力一分散,顿时咬到了舌头。
怎么回事呀,她不是录视频吗,怎么还能看到别人说话的!难道有人能看到她的视频?可是她还没点保存呢呀。
李晓诗眨了眨眼睛,那条评论始终停在屏幕的左下角,不是幻觉。
她“嗯……”了一会儿,放小了声音道:“一开始的人类确实都是不会种田的,差不多一万年前才学会。哎呀,我不是都读了嘛。”
没让录制打岔太久,李晓诗回答完之后就继续扬声念道:“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唐。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程咬金身上。
他们可是听的很清楚,刚刚这家伙可是问了问题的,而仙童刚刚那句小小声,似乎正是在回答程咬金的问题。
他怎么能和天上的仙童搭上话的?
被这么多人看着,甚至还有自家亲爱的陛下,程咬金不由地嘿嘿讪笑,往后退了一步。
“……真不知道啊!”
然而还不等他们继续逼问,只见天上那仙童摇头晃脑,又吐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来。
“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演化而来的③……”
不过李晓诗后来又念了什么,暂时就没人能注意到了,因为所有人都被这一句震住了。
猿。
那不就是猴子。
这个小仙童,她刚刚说什么?
人,是猿变成的??
在座的大家都是猿的血脉?
作者有话要说:①②③——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刚开始没那么多互动,还在摸索期,往后李(历)晓诗(史)和各个古代大佬的互动会多起来哒!
(主要也是因为人类起源这点只讲课本的话确实没啥讲的(还不足以吸引历朝历代大佬们的目光)
第2章 第二课 北京人
李晓诗对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给老祖宗们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全无所知。
她老老实实地完成作业,朗读课本内容。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个门齿化石……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①——”
唐,长安。
李世民觉得脑子有点乱。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以大唐的民众生活水平,特别在是已经逐渐开始在“吃”这一道上讲究起来的时候,基本没有人能够去想象“不用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即便在场的人都知道“茹毛饮血”,可要真落到实处,还是不太容易想象。
虽然没有火的生活带来的坏处是方方面面的,但他们心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却只是:难道那时候的人,只吃生食吗?
要么说身为华夏人,不管提到什么都最先能想到吃呢,就算是英明神武如唐太宗,也免不了这个俗。
民以食为天,俗语诚不欺人。
尉迟恭喃喃:“全部都是生食?”
虽然他们也会吃生食,但那都是精挑细选静心处理过的食材啊。
而且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很多人因为吃生食生病,那古代人就只吃生的,肯定会有更多生病的,而且那个时候医术也一定不如他们现在,古人是怎么能保证部族的延续的?
君臣相顾,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陛下/爱卿,这么想想的话,远古时候也太艰难了吧!
和他们不同,房玄龄揣着袖子仰望天幕,心中想的却是火之外的话。
——发掘出了两颗门齿化石。
发掘能理解,门齿亦能,至于化石、是由门齿化成的石?
听仙童所言,似乎仙人们可以从这些“化石”和“粗糙的石器”中推断出年份,可仙人又怎需如此做?
在各代人心中纷纷杂乱的时候,李晓诗终于把视线从一页上移开,转向了下一页。
“相关史事: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汉,长安。
刘彻坐上了侍从搬出来的坐具,饶有兴趣地看着天上的仙幕。
从她之前提到这个说法他就在等,现在终于来了。
虽然这块天幕看起来似乎是不能为他所用的“异象”,但这个猿的杂谈听起来还挺有趣,且看看再说。
李晓诗:“距今300万年左右,有的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会制作工具,后来进化成直立人。”
“距今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变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
“到距今约5万年,早期智人进化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②”
秦,咸阳。
见到天幕后匆匆赶来的李斯觑着嬴政的脸色,不着痕迹地在心里捏了一把汗,开口道:“陛下,这天幕所言,未必是真实。”
谁家的王能接受人家说自己是猿的后代啊,何况这还是他们家千秋万代的始皇陛下!
嬴政却没在意这回事,他脸色沉肃,声音也沉:“这位‘仙童’一直在说‘距今’,可观她所言,炎黄二帝距她已有五六千年——炎黄二帝起于商周之前,距我大秦虽年久,却也不至六千余。”
那这位“仙童”,当真是与大秦并行的仙人之童吗?
李斯一怔,但不过转瞬,他就明白过来了嬴政的意思,不由在心中慨叹。
若非我大秦上仙,那这天上之人又是何人?此行降临于此,所为何事?可危我大秦?
他又看向身前直立的身影。
在种种繁多且惊骇的言论中,嬴政依然可以迅速地判断出什么内容是无用的,并迅速提炼出对他对大秦而言需要在意的东西——万万年前之事与他何干,与大秦何干?即便人是猿演变而来,甚至鱼演变而来,那又如何?去事俱往。
判断这天幕目的是什么,是否对大秦有害,才是现在需要他们在意的。
此等心性、此等魄力、如此帝皇。
不愧是他李斯效忠之人。
李斯心中咋舌,面上越发恭敬:“天幕恢弘,非人力所能及,斯以为,或确系仙人降世,但并非刻意为之。此子所言,皆为上古逸闻,也定非为警示而来。不妨继续观看,看是否会说出与我大秦有关之事。”
说实在的,这些什么火不火猿不猿的,要不是天幕阵仗太大,谁会来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