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224)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李晓诗用平静地口吻道:“公元907年,朱温自立为帝、建立了梁朝政权,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唐朝就此灭亡。”

从公元618年建立、到公元907年灭亡。

二十一位皇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祚。

从起兵反隋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盛世繁华、生灵涂炭,最终,大厦倾颓,化作尘烟。

这个拥有着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少见的灿烂辉煌时期、拥有着与为华夏民族筑骨画魂的秦皇汉武并列千古一帝的千古名君、还拥有着华夏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有着数也数不尽的诗词大才名篇佳作、在整个华夏史书上都算是极其浓墨重彩一笔的王朝。

这个无论是极盛还是极衰、盛世还是炼狱,它都一应俱全的、这个从后世诗词中很轻易就能阅见其风采的、这个昭示着华夏曾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这个和秦汉一样被无数后人在各类作品中表达喜爱的王朝——

唐朝。

自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听到这里时,李世民反而没有了那种难以自抑的悲痛,他端坐在属于他的位置上,微仰着头望着天幕,眸光和周身的气氛都显得平静至极。

亲耳听到被后人四舍五入笼统称为“三百年”的唐朝灭亡了、李家的江山彻底没有了、他此刻非但没有惋惜伤心,还有了种终于尘埃落定的感觉。

而且说实话,在听到“唐朝灭亡”时,他心中的难过还不及听到唐军将士为一曲秦王破阵乐而重新振作时的哀伤万分之一。

对后代皇帝们的失望在这一次直播里就已经累积堆叠,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

换句话说,就连李世民自己,也并不认为,这个王朝继续延续下去是一件好事。

何况,为了挽回大唐,已经有足够多的人、做了够多的事了。

无论是张巡还是颜真卿兄弟,无论是卢携还是郑畋,有这些人,这个朝代的落幕已经很体面、很完美了。

这样的朝代,如果他不是李氏子弟,如果——

李世民按着额边穴位:“如果朕生在晚唐……”

那也一定是会掀起叛旗、加入起义大军,揍翻这个该死的朝廷的。

他想为大唐续命、续的可不是这种命,而是人民安居乐业、食饱穿暖,天下归心的王朝的命。

看来还是要多从李晓诗的天幕“直播”中学习后世的知识和技术,接触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去接纳新的内容、从而创造新的可能。

想通了关卡,认清了明路,李世民呼出口气,和着略显烫口的茶水咽下郁气,终于一扫低迷,重新有了些精神。

就看李晓诗之后,还要说些什么吧。

之前有说,五代十国……是吧?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课 礼崩乐坏

“后梁建立, 不仅昭示着唐朝的灭亡,同样象征着华夏的历史正式迈入了五代十国的阶段。”

李晓诗道:“华夏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大分裂大动荡时期,前边两次咱们都已经讲过了,它们分别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西晋后的南北朝时期。”

天幕前, 每一个普通百姓听到这里都不免生出些难以自抑的难受来。

每一次的分裂、每一次的动荡, 都意味着百姓的流离失所,意味着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春秋战国就不说了, 死人那都是大片大片的, 但相比之后的魏晋南北朝, 这个春秋战国竟然还算是比较好的那一种了。

生活在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人……

明明冬天已经过去,但各个位面之中,还是有很多人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太恐怖了……

现在,最后一个啊……会又是一个南北朝那样的时期吗?

“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一部分了:五代十国。”李晓诗道, “自此之后,宋元明清,以及我们的新华夏, 某种意义上来说基本是统一的国家了, 再没有这样政权林立皇权更替频繁的时期。”

为什么说某种意义上呢, 因为连李晓诗也不知道, 该不该把宋朝归到大一统王朝去,虽然它结束了乱世。

现在宋的内容虽然没学, 但是课本她却是看过的, 她知道宋也分南宋和北宋,也知道南宋北宋和东汉西汉是不一样的。

虽然也是时间门上有前有后的纵向时间门线,但北宋政权基本仅在中原, 南宋又和东晋一样,都是偏安南方。

所以李晓诗小小纠结了一下,最后笼统地说了个“某种意义上”是“基本”统一,虽然没有真正意义的一统,但也没有频繁更替政权,还算稳定。

并不知道自己被粗暴踢出“大一统”王朝的南宋人士兴致勃勃。

更不知道自己是那个“基本”凑数的北宋王朝众人也很兴致勃勃。

赵匡胤端着酒杯,心情很好。

唐之后这段被后世称为五代十国,那五代十国之后就到大宋了吧?

嗯,进度不慢。

这么说,华夏历史上总共就三段大动乱大动荡,一个被秦朝结束了,一个被隋朝结束了,一个就是宋。

虽然没被赞为千古一帝,但这个结束大乱世的就也是一种荣耀啊!

大宋的体面排面啊,哈哈哈。

天幕上,李晓诗放出了一张地图。

地图之上,是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不同色块的不规则形状。

这个东西以及展现方式观众们已经很熟悉了,这就是个政权及疆域的图。刚刚讲到黄巢起义后的藩镇割据时也有个这样的图。

但这次这个嘛……

在大家认真琢磨地图的时候,李晓诗在充当画外音地解说着:“唐朝灭亡之后,华夏的疆域再次分裂,这其实就是对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情况的一个延续,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政权,他们的出现是有个先后顺序的,是纵向更替交迭,这被我们称为五代——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等九个政权,其中吴和南唐、前蜀后蜀,这几个是先后更替的关系,其他的是并立存在,同时,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这被我们称为十国。”

仅仅一段话,尽管李晓诗说得已经很清晰很有条理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被搞得一头雾水,有种听天书的感觉,混乱不已。

熟悉的感觉又来了,当初讲南北朝时候就是这样,虽然像是听了,但又像是什么都没听,根本理不清,太多太杂太乱了吧这也。

不过倒也不是一个都记不住,像什么跟唐晋汉周等比较有名的搭边的,还是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点印象的。

李晓诗没停,继续说道:“我们也说了,五代十国的情况其实就是对唐藩镇割据的一个延续,那这个延续最明显的显露点是在哪里呢?嗯……这么说吧,五代十国的这些统治者,基本上曾经都有过一个身份,那就是唐朝的节度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