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237)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柴荣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赵匡胤,虽然微有瑕疵,但总算没有彻底辜负他。

嗯,还能继续用。

和柴荣共处一室的赵匡胤心中大石终于落了地。

好了,还好之后的自己没有为了权利做出什么太“忘恩负义”的事——虽然也有点忘恩负义……但好歹没那么忘恩负义吧!

看来这次是不至于被连坐诛三族了……

只自己一个的话,也不至于连累老母亲和弟弟们。

完全没懂对方的一对君臣“默契”地达成了共识,彼此间气氛一时松泛了许多。

“宋朝建立的时候,五代十国的分裂乱世就已经有统一的趋势了,周世宗带兵攻打、而接位的赵匡胤更是将军出身,所以也是‘武德充沛’的皇帝,他们依照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晚唐以来华夏南方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原——哦对,那个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l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皇帝,就是这个时期南唐政权的后主李煜哦~我们班很多同学一开始还都以为‘南唐后主李煜’是唐朝的一个别称呢,学了五代十国和这一课之后才知道‘南唐后主’是五代十国的南唐。而且南唐被灭,李煜投降后,赵匡胤待他也不错,没有杀死,还给封了侯。”

“这是北宋的形势图——”李晓诗把课本拿起来,将课本上的插图给镜头展示一番,“大家可以看出来,北宋是的的确确一统了中原和南方的,但是北方的辽、西北的西夏、还有西边的吐蕃诸部西南的大理等,都是同时期的政权,北宋的疆域是远远比不上唐朝时期的,所以远远不能说是个大一统的国家,只能说是‘相对统一’。而且在之后的宋朝政权中,无论是北宋还是之后的南宋,都没有达成大一统,还越来越差、一直到了元才成功恢复汉唐时候的一统——南宋甚至比这个还要小一半。”

“我们说了黄袍加身和陈桥兵变的典故,那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杯酒释兵权吧!”

没给赵匡胤反应这个所谓“相对一统”“越来越差”“还要小一半”究竟是什么意思的空间,李晓诗接下来的话就让他又一次开始滴汗。

……怎么只说这些呢,先说点让人轻松的话题不好么!

只看了这一点就让他开始有点头晕了,说点好的啊!别总说这些让人听着怪不舒服的话题……

他想归想,但杯酒释兵权还真不是能绕过去的知识点,毕竟这意味着他、甚至是整个宋朝,对待武将忌惮的初始动作,和之后宋朝在将领等方面的策略都是有着联系的,不可能不说。

李晓诗道:“在北宋刚刚建立后,就有接连的节度使叛变之事出现——而唐朝自天宝年间独掌二镇的安禄山开始、又到后来五代十国代代都是武将上位,甚至连赵匡胤自己也都是兵变登基,所以他就开始思考,怎么彻底解除武将反叛这个事的威胁性。他的宰相就告诉他,这是因为君弱臣强的缘故。”

“我们还拿唐朝举例子,安禄山当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十八万多,而长安呢?整个中央军才不到八万——这也是导致唐朝中后期军权弱的一大原因,外强内弱、从而导致臣强君弱。更别说这些节度使们还军权财政权行政权全部拥有了——利益最能改变人呀。”

听到这儿,已经处于先天政变后的李隆基被自家大臣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要求他好好看、好好学——没理解错的话,这位宋太.祖怕是要从“军权”“财政权”“行政权”三个方面解决节度使等武将叛乱的事了。把节度使这东西搞出来的李隆基必须学着给自己擦屁股!!

虽然现在他还没搞出来那些事。

李隆基又怒又憋屈,但也无可奈何。

按理来说太平也败了,无论如何大唐现在都是他的一言堂了才是,但在天幕这些课讲过去后,这些大臣们甚至连死都不怕了,尤其是两位贤相,一定要揪着他让他好好想如果是自己在天宝年间要怎么办——完全忘记了他现在可是能缔造出“开元盛世”的有为之君!

……好吧,看就看,学就学,学海无涯。

他不怀疑,如果自己表现出不爽,那这些忠于大唐的朝臣们一定会想办法把他给弄下来的——没看安史之乱和唐朝灭亡的课出来之后,就连之前无条件听他的、甚至可以算得上他大本营心腹股的禁军们,都开始跟他离心了么。

赵匡胤是吧?……就这么屁大点的地盘,好吧好吧,他倒要看看,这家伙是怎么给唐玄宗“擦屁股”的。

“有唐和五代十国的前车之鉴,对于建国后的政治改革——这个每个大朝代都要做的、加强权利的事情上,宋初这个时期,最主要的都是在怎么解决武将隐患这个事情上。”

“而在那时,最有威胁的一批人毫无意外是当初跟随赵匡胤兵变的那些将领们。”

听到这里,赵匡胤心里一个咯噔。

别吧,说杯酒释兵权,随便两句介绍始末就可以了……还要细细说来吗?!

“某一天,他把这些心腹大将们聚集到了一起,举办了个宴会酒席,在宴会上,大家喝酒畅聊,一片融洽。在酒兴正浓的时候,赵匡胤突然叹气,说,我能有今天全靠你们呀。众将军连忙说不敢,您是真命天子啊什么的。但赵匡胤又叹气,说我现在整夜整夜都睡不好啊。其他人连忙问为什么。赵匡胤就道,如果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觊觎你们的位置,那该怎么办才好呀……”

赵匡胤:。

都说了憋说了。

再怎么也耐不住这么把话全揭露出来啊,不要面子的?

观众们咋舌:好家伙,真能说啊。

明明是担心部下篡权,担心部下觊觎自己的位置,偏偏要说是部下的部下觊觎他们的位置,能当皇帝的果然都不是一般人,真是厚脸皮啊!

李晓诗:“众将士们这回都知道赵匡胤是什么意思了,担心他下令杀死自己,也知道自己被猜忌了,就让赵匡胤给他们指条活路。赵匡胤就说,年纪大了,就该回家置办家产,享清福了呀。所以第二天这些将军们都称病辞职、把手里的兵权交出来了。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赵匡胤:好了,别的老赵怕是没人支持了。

别朝开篇都是激动的,怎么到他这里就听得这么……

怪憋屈的。!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课

杯酒释兵权,听着潇洒帅气,实际上也跟“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种悲凉的词语是一个道理。

但在场的观众们、除了那些真正被“释兵权”的、以及两宋时期对此事带来后续无奈又慨然的将军们,其他人对此暂时还真没什么觉得是什么罪大恶极到难以理解的事情。

毕竟最近几节课的影响在那里放着——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又到五代十国的这段“人间地狱”简直就是血的教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