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256)
“而当时的宋,因为宋徽宗的无能和昏庸,朝廷上下腐朽糜烂,压迫人民,宋朝虽然繁华,但耐不住这样的统治,在内人民起义不断。所以在听说金在打辽的时候,宋徽宗就想趁机和金联手——可能是受了哲宗把西夏打得臣服的影响、也可能是被内部的混乱搞得想要从外边找到些成就感,总之,他派人坐船从海上去找了金国,双方签订了契约,共同夹击辽,这也被称为海上之盟。”
她身后,那个代表宋徽宗的人身边又一次出现了画外音:
【辽是心腹大患,是世仇。我们一起打辽,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还,其他土地都给金,而且无非就是把给辽的岁币转给金嘛,不影响什么!】
【收回了燕云十六州,这可是太.祖太宗都没能完成的功绩!】
赵匡胤:……
为什么有人能这么蠢?
他脑子里全是什么?石头吗?
联金打辽,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是金拿走岁币,乖乖当新邻居,享受着之前和辽一样的生活。
和之前跟辽相处时有什么区别吗?
而且这还是最好的情况!
稍微坏一点的呢?
——金国毁约,不仅不归还燕云十六州,并且趁机要索取更多的钱财。
更坏的有没有?
——有。
金国不仅毁约,还看出了宋这块惊天肥肉的“孱弱”,决定趁机撕咬一番,饱食一顿。
最坏的呢?
——金国灭宋。
可如果这时候联辽抗金呢?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没帮上什么忙,辽还是灭了,剩下的就回到了上述的情况。
那一般的结果呢?
成功抵抗了金军,宋辽恢复以往的相处模式,每年继续给岁币,且两两继续平安无事。
好的结果呢?
帮忙抵抗了金、解决了大患,可以趁机讨要好处、无论是免岁币,还是讨要土地城池,都是可以商量的。
——所以,一边是优则诸事不变且换了个不知脾性但强悍的新邻居、劣则国破家亡;另一边是……
联金、联辽,哪边好处大?
赵匡胤想不通。
他看了看一脸鄙夷混着恼怒的赵光义、以及旁边呆呆的赵恒,更想不通了。
这是赵光义都能明白的道理,赵恒……赵恒就不说了,那为什么赵佶不明白?!
李晓诗道:“其实他这个想法,当时朝中大臣们都不同意的,就连他最信任的‘北宋第一大奸臣’‘北宋六贼之一’蔡京都不同意,但宋徽宗就要这么做,一意孤行力排众议,还是把海上之盟给签下来了。所以在现代,有人说金国是,人在家中坐,肉从海上来——谁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呢?这不就是么。”
赵佶本人并不是很想理会天幕上小嘴叭叭的李晓诗。
他觉得烦。
什么被俘虏,什么不应该,他也没想错啊?
他倒要看看李晓诗接下来打算怎么编。
还就不信了,大宋这么有钱,真能没了?
李晓诗:“不管怎么说,辽金大战还是开始了,而宋朝也参与到了其中。”
“两边合力灭掉了已经享受了百余年安定日子、不修兵戈的辽国,辽国灭亡,契丹贵族被迫又一次北上,回到了老祖宗们曾经生活过的苦日子中去。而即便被金国敲诈了一大笔,但宋朝也还是如愿拿回了燕云十六州,金国还是很守诚信的——虽然只有几个月。”
“辽金战争中,宋朝的内部纷争加上军事实力的不济,打了败仗,而这也让金国看到了宋的实力,生出了想要攻宋的念头——但宋朝地广人多,一时半会儿还真不一定能拿得下来,加上两边相安,也没什么借口攻打,所以一时暂时安定了下来。”
“当时,金国有一名辽国的降将,想要向宋投诚,但宋金的盟约中有明确说明,两方都不得接受对方的降将——”
李世民心里一个咯噔。
他看着李晓诗身后画面上的那个“宋徽宗”,心里生起点不可置信。
不会吧,他不会要接受吧?
那——
李晓诗:“因为有盟约在先,朝中大臣很多都在反对,但宋徽宗想……”
她身后的“宋徽宗”再次出现了字:
【这人带着城池来投,收了他,不就等于白收了一块地么?当然要收下啊!】
李世民:。
这小便宜有什么好贪的??
“他力排众议收下了。”李晓诗说,“后来金人一看,这不就有了打宋的理由了吗?于是发兵开始攻打那位降将所在的城池,要求宋交出他。”
刘彻把书倒扣在桌面上,饶有趣味看向小天幕里的“宋徽宗”,打算看看这位宋朝的皇帝“下限”有多低。
收都收了,不会又给交出去了吧?
李晓诗:“朝中大臣又是一阵讨论。他们认为,既然收都收了,那就已经是大宋的人了,不能轻易给出去,要保护自家的人。但……”
“宋徽宗怕了。”
【我就想白捡个城,没想要打仗啊!!】
【怎么就打起来了?快交出去交出去。】
“他又一次力排众议,把这位降将杀掉交出去了。”
赵匡胤:……
赵佶,你真行。
对臣子出尔反尔,为了小便宜可以置两国盟约于不顾,甚至对投降己方的人没有任何的保护之心,轻易就能为了怕事把人交出去,把对方的身家性命当做无物。
这真的是一个皇帝该做出来的事?
李晓诗:“辽国有一员大将名叫郭药师,他在辽灭亡后投降了宋朝,宋徽宗那时候很是高兴,给了他很大的赏赐,又把重要地方、燕京,交给对方守卫。可——”
她不用说观众们就知道了。
同为降将,物伤其类。
更何况宋徽宗这种操作确实很难不让人寒心。
“所以,在金人大举南下、侵略宋朝的时候,郭药师就带着人和地,意思意思稍微抵抗了一下之后,直接降了金。”
燕京没了,那开封这样的地理位置,岂不是就可以直接长驱直入了?
替金人省了不少事呢。
李晓诗身后的画面又一次改变,还是大宋皇宫,但内容却和之前不一样了,没有之前的欢声笑语,反而气氛紧绷。
朝堂之上,宋徽宗撑着身体,发表了重要讲话。
“吾要禅位。”
观众:???!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课
不是,怎么就能突然到禅位了呢??
发生什么了?
金人南下,打灭开封,要求宋朝皇帝禅位给自己、自己来当这个皇帝吗?
可是不像啊!
这朝廷上,不都是宋朝的官员么?
而且一个个衣衫整齐,红光满面的,哪里像是亡国了的人?
那为什么突然要禅位?
禅位给谁??
李晓诗道:“在金人大肆南下的时候,宋其实也不是一点抵抗之力都没有的。虽然一直说宋朝军事实力弱,但其实西北方要一直防着外地的、而且有大大小小的摩擦,西北军还保留着一战之力的,是宋朝最为精英的部队、而且其他各地也都分布着一些驻扎的军队,不管实力怎么样,但最起码是军队,是有的——只要皇帝出面,稳固政局,大家上下一心,携手抗敌,是完全能够撑到各地的勤王军和援军赶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