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26)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人心浮动的西周众人终于彻底安静了。

西周的由来终于知道了。

竟然真的还有一个东周。

周幽王。

秦的大殿上,嬴政回想着刚刚李晓诗话里的“与民争利”“引起暴动”,忍不住蹙起了眉。

又是民……

难道黔首之流,竟真有这种掀翻一国的能力吗,能逼得一国君主逃亡?

还有,之前说的,“封建王朝都没了”是什么意思?

唐。

房玄龄头偏向身边的长孙无忌,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上方,李世民的声音也适时传来。

“注意到了吗?”

贞观一干重臣都笑了起来,只有个别武将挠着头,一脸不解。

房玄龄悠悠道:“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周厉王潜逃于公元前841年,犬戎族灭周,则是在公元前771年。”

这个奇怪的“公元”纪年法,竟然是倒着来的。

越靠近后世,这个年份越小,而越往前,年份越大。

长孙无忌拿出随身的记事簿,看着之前誊抄的笔记,补充道:“第一次出现这个纪年法,是在提到夏朝的建立时——约公元前2070年;再往后,是商汤建都,约公元前1600年。”

如果是倒着来的话,那么往后延续,到了公元前1年,再往后是怎么记的,把“前”去掉,换成公元元年吗?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那秦一统应该大概是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唐则是公元六百多年。

后世人为什么会使用“公元”这个纪年法?公元元年,代表着什么吗?

李世民已经派人去调史官来了,大家一起核对,寻找着公元元年对应的时期。

倒不是憋着一口气想要看看是哪个朝代这么厉害竟然被后人用公元元年去记录,而是他们完全没听说过公元这个纪年法,单纯地想知道后世人沿用这个公元元年的纪年法意义在哪里而已。

那一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称得上值得铭记千古的事情,竟然能够影响千年之后的华夏人?

他们竟然听都没听说过,这真的很难让人不好奇啊。

“陛下!找到了!!”

一个小史官欣喜抬头,手里拿着一卷书。

“是哪一任皇帝在位?”

众人目光灼灼,都看向那史官。

小史官扶了扶帽子,被这么多大佬包围的激动已经被他压了下去,他看着自己算出来的数字,确认无误才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喊了出来。

“——汉平帝!”

“而且汉平帝登基那一年,正是公元一年!”

虽然不知道计算这个是做什么的,但这可是他仔仔细细算好,再一一去对照,再三确认的结果,绝对没有错。

谁知大佬们听了他的答案,却没有意料之中的称赞,反而都有些……一言难尽?

大殿中的气氛很是微妙。

秦始皇一统六国,没有被记为元年;汉取秦代之,没有被记为元年;晋结束三国,没有被记为元年;隋一统乱世,也没有被记为元年,甚至不害臊地说,唐灭隋,竟然也没有被记为元年。

……这个汉平帝,难道是什么不得了的传奇天才,被史书乱写,但后世考量后发现了他的无双功劳,才定下了公元元年的纪年法?

——怎么可能啊!!!

汉平帝那是个啥啊!!怎么可能有这待遇啊!刘秀都没有呢吧!

所有大佬脸上都快要裂开了。

搞不懂,搞不懂啊!

李世民抬头看向天幕。

搞不懂?搞不懂就问。

刚好,李晓诗结束了这一课,正在对众人说话。

“我要下啦。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我知道,一定会回答的!”

有她开口,所有人所有话题的发言都能到她这里了。

【李世民:请问,公元纪年法,是从何而来?】

李晓诗:……啊?

她揉揉眼,确认自己没看错。

可是,这不是历史课吗,这个“纪年法”是什么……

但是公元,应该就是说2021年2023年这样?纪年法难道就是指这些?

可是大家不是都这么叫的吗?

李晓诗有点迷茫,但也被这问题引得思考了起来。

不过也对哦,为什么今年会是第两千多年?这是依据什么算的?

她挠挠头,很老实:“我不知道……”

“这样吧,我下去查一查资料,下次来回答!”

作者有话要说:①-②——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8章 第十八章 青铜酒樽

李晓诗还真不是唬这些“哥哥姐姐”们的,她是真的把这件事放到心上了。

把录好的视频导出,照例检查一遍有没有把自己对着屏幕胡言乱语的内容也录进去,发现一切如常后才关上了电脑。

收拾书包,整理作业。

李晓诗一边往书包里塞东西,一边在脑子里胡思乱想。

公元……所有人都是这么说的呀,全世界都统一的。

但是这个公元意味着什么,她竟然从来没想过欸。

李晓诗不知道的是,这其实只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已。人对于身边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东西,总会缺少一些注意。

就好比为什么一年分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三十或三十一天?为什么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分钟有六十秒?

这如果拿去问别人,基本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来,能回答上来的寥寥无几,甚至于百里无一。

人们只是在用前人定下的“规则”,却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才会去探究先人这样定“规则”的意义和原因。

把笔一根一根放回文具袋,李晓诗忍不住舔了舔牙齿。

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少。

这个世界真的有好多东西是她不懂的,就算不是什么航天飞船什么买卖股票的,只是身边的事,她都不懂。

感觉和这些哥哥姐姐们说说话真的能增长见识。

就算他们对于同一个问题给出的说法也不尽相同、那也能让她从中学到好多东西。

如果这次那个网名叫做李世民的,他不提出这个问题,怕是她自己活到五十六十岁也想不起来探究这一点。

拉上书包的拉链,李晓诗很认真地思索着之后要怎么样利用这个录作业的软件。

如果说目的是为了学习,那也太无聊了。不过……当做课外拓展总可以吧?

万一他们能给出很有用的建议、或者再提出什么很有建设性的问题呢?

毕竟那些人有时候看起来真的很博学的样子。

虽然有时候又感觉很笨蛋……

李晓诗把书包放好,解开手机锁屏点开度娘,开门下楼。

晚饭还没吃呢,饿了。

她边走边在搜索框输入:公元纪年法。

看着下边出来的一连串联想结果:

公元纪年法怎样计算;

干支纪年法;

公元1年是中国哪一年;

公元纪年法的来历;

……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