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288)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而在被朝廷辜负了这么多年、当做棋子一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了这么多年、无数排挤挤兑委屈加身了这么多年后,终于学会了拒绝。

即便这拒绝也离不开身体原因,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生仅一次的自由呢?

他见青山多妩媚,而最终,青山也用怀抱接纳了他,长眠长伴,再不离弃,想必青山看他,也是一样的潇洒多姿吧?

而这个结局,不止让观众们对此感到困惑,感到难过,就连辛弃疾本人,也有些迷茫地眯了眯眼。

他在茫茫山水间枯坐了近二十年,换来的,竟然就是这样的结尾吗?

但困惑没有持续太久,辛弃疾稍稍顿了顿,又想起了李晓诗最后的那句,赵扩有诚意,南宋终于肯把军事的舞台让给他了——蓦地,辛弃疾畅快地笑了起来。

四十余载,南下四十余载。

即便被一次又一次的辜负,但最终,朝廷还是接纳了他、愿意圆他一个金戈铁马的梦了,不是吗?

他这一生的辗转苦痛,一生的愁绪哀肠,一生的豪气放犷,总算没有全都白费。

能在这个时候就听到这些,于他而言,已经足矣。

——足矣!

讲完了辛弃疾真实的经历,李晓诗又同步打开了太平公主的直播回放,她解说道:“在太平公主的这次副本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命运的辛幼安,一个走向完全不同的宋。之后我会把回放全都上传的!”

当然不一样了,太平公主生于盛唐,长于盛唐,包容万象的大唐,包容且自信的大唐,万国来朝的大唐——在她的观念中,绝对不会有什么归正人的念想。

什么归正人,她不怕;什么朝中压力,别说政治手段她玩得溜了,就算这些人没被她整治,她也不怕,对于她来说,有什么是比女子涉政要面临的压力更大的吗?当然没有。

既然看到了辛幼安的才干,她就敢大胆地去用。

赵昚做得到、给得出的欣赏,她都给得出,赵昚做不到、不敢给的信任和重用,她也能给得出。

一个完全不同走向的宋,一个完全不同道路的辛幼安。

究竟是什么样子,让五千年来的观众们自己去看就是。

李晓诗道:“辛弃疾的一生,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却充满了遗憾。”

“我们后世的人,也只能从他留下的一首首一篇篇诗词中,去读他的一生,去还这原一位生活在宋朝且十项全能,但却被归正人身份、朝堂朋党,以及皇帝本人耽误辜负的一生。”

“虽然辛弃疾闻名于后世的是他词龙的美名,他流传千古、名垂青史,不管让谁来评,都会称赞一句他是千古优秀大词人的英雄豪杰。但我相信,对于辛弃疾本人而言,他更愿意让别人称呼他为将帅,他更想做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词人,如果能够自由选择,那辛弃疾一定会选择做一位以威名传世的大将军。”

本该以战功震古烁今,却只能以文名传于后世。

这在辛弃疾本人看来,应该是件很辛酸的事情吧?

满腹才干终究无处施展,满腔杀敌之志最终只能藏于梦中。

文名愈盛,就愈是讽刺。

有人说辛弃疾生错了时代,但,如果换一个时代,如果换一个环境,还会有在金国忍辱负重的辛赞吗?还会有被寄托了全部希望的,这样的一个辛弃疾吗?

如果辛弃疾不是生在南宋,那么辛弃疾,还是辛弃疾吗?

就像岳飞,如果在朱仙镇被赵构以十二道金字牌召回时,他接令无视、执意抗君,如果他像赵匡胤那样做了,那么岳飞,还是岳飞吗?

平生郁郁,锦绣藏于腹,至死都只能醉里看剑、终生不负,精忠报国,最后含恨蒙冤风波亭……

无论是岳飞,还是辛弃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一切才显得那样遗憾、遗憾得无可更改。

正如这华夏灿烂的五千年,当中,又有多少看起来已经“圆满至极”的遗憾?

英雄,终究是要在那个环境中,才能成为英雄的。

有多少乱世,有多少战争,有多少矛盾,有多少无奈,就有多少英雄。

即便他们所想的可能只是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即便他们或许宁可这世上没有英雄。

可历史终究是历史。

他们,也才成为了他们。

在任何将要倾颓之时,总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这存在于华夏历史的每时每刻。

而此时,当然也不是因为宋朝才有的,而是因为这片土地叫做华夏。

——这是华夏孕育出的脊梁,是华夏凝聚而成的魂。

“我讲岳飞,讲辛弃疾,不仅仅是为了讲他们,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宋朝的代表,更不只是为了讲英雄,而是因为他们象征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这些人杰,都是华夏的瑰宝,他们是我们整个华夏的宝贵财富。”

“好啦!”李晓诗脆生生道,“宋朝的部分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就是下一个朝代了,一个在宋之后,真正完成了大一统的朝代。”

“再见啦!”!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课

接下来,李晓诗老老实实上课的这一周,对于古代的观众们来说,那可就是一整个忙翻了头。

尤其是李晓诗也已经把直播回放放了出来。

平台在这一点上一直都是很良心的,兑换视频观看权限需要花费的积分一点也不多,平时直播互动获取的积分就完全足够了。

这次的直播回放全部放出来,大家依旧是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三种类别。

不同于之前的统治者、平民、乐子人分类,这次是两宋人、两宋以外的人,以及乐子人。

两宋以外的让人,都在根据视频回放中透露出的宋朝相关生活来找寻自己能够用的内容。

民间工匠们研究秧马等生产工具、朝廷工匠们研究海船等先进玩意儿,做生意的就着重看宋代的这些商贩走卒,学习那个被李晓诗标注为“商标广告”的东西是什么,搞经济的为朝廷赚钱的就去钻研“宋朝的经济”,搞教学的就去琢磨宋代的科举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皇帝们更是要用两宋的皇帝来鞭策自己鞭策继承人等等等等,而做官的呢,就去写“错题笔记”避免之后犯错、或者照着辛弃疾他们的治理方案誊写“借鉴摘抄”等。

在秦朝就更过分了,李斯写完错题笔记和借鉴摘抄的内容后,还自发写了十几页共计两万字的“观后感”,在朝会交给嬴政去过目时,引来了其他所有同僚不可置信的瞩目。

如果眼神能杀人,就算李斯用来做铠甲的脸皮再厚,也早就被同事们杀得片甲不留了。

于是秦朝众官员在散去后也都重新刷起了直播视频、不甘示弱地写观后感了。

论有一个卷王同僚是什么体验——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被卷一脸。

不过虽然各个朝代都能看到他们的回放,可以看到那些参与游戏的人辛辛苦苦打探到的东西,而那么多回放里实用价值最高的当之无愧就是扶苏这一份,但秦朝众人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吃亏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