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301)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李晓诗:……

始皇现在阴阳人越来越有针对性了,真的。

而且怎么都拿自己的黑历……黑未来、来当根据啊!他自己真的就一点也不介意吗……!

在明清一群读书人被这种来自上位者轻描淡写的嘲讽就给怼得脸红脖子粗、想方设法找理由反驳时,朱元璋乾隆等人听得那就完全可以说是从头到尾一脸懵。

这什么啊,怎么就扯到女子的事上了?

啊?

而且刚不是还在说女子吗,怎么就又到“朕封你”了,嬴政要封谁?跟他们秦朝的子民在说话吗?

怎么举人夫人,什么举人夫人?

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啊?

这时,李晓诗的声音从屏幕外飘了进来。

她终于找到了插嘴的时机:“嗯,嗯……大家不要吵架哈!不过有一个点我是要说的,因为关系到之后马上要到来的明朝部分,所以得提一下——”

她咳咳两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别笑场,“在明朝呢,即便你中了举人,即便你是状元,你的工资、俸禄,也是完全抵消不了那么多年读书投入的花销的,而且也顾不住你之后官场上你来我往的人情啊之类的——除了元朝这个基本等于没工资、都靠抢和争的朝代,明朝当官的工资可以说是最低的那一批了,连几千年以前的秦朝都比不过的呀,秦好歹有军功制上限也很高的,封建王朝中,明朝的官是最惨的。所以呀,在明朝,如果你打算单靠读书……那完全不会有什么你中举之后生活就会变好的事情哦?”

朱元璋:……

这次听懂了,是在嘲讽他们大明抠。

……

好烦!

讲宋元生活不就完了,扯什么大明!

眼看一群人这么怼都怼不过这几位皇帝,人家一直这么淡定,反而他们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已,直播间的弹幕走向也怪了起来,越来越多听不明白的人在疑问,李晓诗连忙写字举牌子:

【跳过这一部分!】

【继续讲课!】

嬴政这才稍微往后靠了一些,眉宇间露出些骄矜,不置可否,却不再说话——这就是放过那些人了。

毕竟在大秦,劳动力是最缺的,管他男女都要干活,这些人却轻描淡写就要让一半的劳动力作废,他作为皇帝,能对这些人有好脸色吗?

而且他们又不是那种说什么“女人不准出门”之后,自己能够以一人之力负担起两人工作的人。

反而是用“读书”来当借口、心安理得把所有重担交给女人,然后一边享受着女人带来的一切照顾,还要一边嫌弃女人“抛头露面”的那种——脸怎么那么大呢?

怎么着,难道皇帝只是你们这些男人的皇帝,世界只是你们这些男人的世界,地球只是你们这些男人的地球?

男人是国家是朝廷的子民,女人就不是了?男人能干活,女人有的比男人还能干呢?

更何况,这世上多的是只有女人能干男人干不了的事,哪里来那么多挑剔。

把自己位置放这么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什么周朝留下来的贵族呢?

而且那些周朝分封下来的贵族子弟,那些不可一世的六国贵族,现在不也得乖乖“下基层”去教农夫们认字给农夫们诵念新秦律、还要学习从天幕中摸索得出的创新耕种技术,做每一个普普通通最底层秦吏都该做的事?

傲什么傲,还是被惯的。

在嬴政看来,这些人就是纯属满口空话、多半是什么也做不好的那种,到了大秦,怕是连口饭都吃不上,还敢这么瞧不起同样能为朝廷和国家做出贡献的另一个人群,就该让他们去吃点苦,尝试一下被他们所“瞧不起”的女人每天做的事情,看看还能不能说出这些话来。

见嬴政态度松下来,李晓诗这边也松了口气。

让她庆幸的是,另外两位皇帝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多插嘴煽风点火,要不然等到明清考究的人出来指汉代俸禄也很低来反驳她、她就没话说了——只能赶快跳过这part!

“宋元时期的戏剧表演很繁荣,包含了说唱杂技傀儡等等一系列技艺在内——”这还是都市繁华的部分,还是刘彻的内容,他看完了热闹,也终于捡回了自己在这次直播该做的事,“在宋朝的时候,节日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的习俗也逐渐传开、一路流传下去。春节的鞭炮爆竹,元宵花灯,端午吃粽子赛龙舟,都是这个时期逐渐昌盛的。在宋代,春节就是元旦,被叫做年节、最受重视。在这天之前,各家就要开始洒扫,到了除夕,人们也要祭祀祖先,守岁,元旦当天出门拜年访友,大街上布满售卖货物的彩棚,娱乐场馆也是个好去处。”

说完,刘彻露出一个完美的微笑,悠悠道:“这就是宋代大都市中人们生活了,真的是多姿多彩啊,一看就很有钱呢,难怪都说富宋。”他往后靠了靠,越过嬴政去cue李世民,“在你们唐朝,有这么热闹吗?听说那可是万国来朝啊、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听了夸赞,李世民答话很是坦荡:“目前仍在贞观初,是否能和富宋相比还不大好说。但若是到了开元盛世时,应当是差不了许多的。”

话说一半,他又摇头自侃笑道,“啊,但大唐有宵禁。那想必和灯火彻夜长明、可以供富贵人们享乐到天亮的宋……还是不大一样的。”

李晓诗:……啊。

他们是不是又在阴阳了?!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课

“虽然论安逸奢靡程度我大唐可能比宋不及,但唐代也是有许多东西与后世的宋代相并的。”

有了嬴政在先,李世民也开始拿自己的朝代来当说头了,而且自我调侃起来不留丝毫情面。

但在这样的话语中,下一部分的内容很自然地就被他带了出来:“就比如诗——唐有唐诗,宋有宋词,都是承载文化的载体,到了元代,则有元曲。”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本质上是从诗演化而来,句子又长又短,又被叫做长短句,这样的形式比较便于歌唱,所以,在大唐时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两宋时得到很大的发展,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最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

他笑道:“词的内容起初多数是记叙女性伤心哀怨离别的心绪或是花前月下的景色,一直到了宋代这种情况才有所转变,风格和内容一起多样了起来。和大唐盛产优秀诗人一样,宋代的词人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名的几位我也和大家一起都见过或听过了。”

要么说天幕真的神奇呢,他一个唐初的皇帝,现在都可以坐在这里告诉别人他见过后世的词人了,这多么让人唏嘘。

刘彻在一旁接话:“哦?已经见过了吗,我怎么不记得。都哪些?”

“在李晓诗讲到南宋的历史时,那位词龙、你可还记得?”李世民也向他偏转了些角度,有问有答道。

刘彻“哦”了一声:“就是那个与我家冠军侯名字相仿,叫做弃疾的词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