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306)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李晓诗也没详细解释,她只是说大家的观看直播系统中有新功能的介绍,让大家下去自己看,然后就不再说这些闲话,跳话题进入了正题。

“好啦,关于新功能的内容大家可以下去自行查看站内短信的功能介绍,现在我们要正式开始这次的直播啦!”她拍了拍课本,以作示意,“七年级下册一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总共有五节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总共有八节课,现在要到第三单元了,就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也是这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总共也是有八节课,不过讲起来的话可能会比宋元那些要快一点,毕竟没那么多个政权,单线程就很好捋啦。”

朱元璋有点不大服气。

什么叫比宋元快,那不就是说他们大明没宋元那么多可讲的吗?

怎么可能!

这臭丫头,一点都不客观。

朱标:……

爹,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她的课本上都是有详有略的呢?

咱们大明要是没连着出那么多什么“唯一的一”“高粱河车神”“澶渊之盟”“二宗北狩”“靖康之难”“完颜构”这种奇怪到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的话,是不会像那样被一一介绍的?

再说了,真像那种、连缩略都没得缩略,不得不一一介绍才正好能把历史串起来的话,才是真正的被钉到耻辱柱上了吧。

不信您去问问赵匡胤,看他想不想被这么介绍?

永乐年间的朱棣看到了朱元璋的弹幕,呵呵一笑:这有什么好比的,也就你老朱才想跟宋比了。

赵匡胤看着弹幕上父子的跨时空对话,沉默掩面。

真的别说了。

你们这才是更“公开处刑”大宋啊!

赵光义父子已经被他打发去北边军营里了,不能打仗体格不强那就从小兵卒书记官做起,反正就是都打包进军队进修沉淀去,不给一点实权,有天幕在前,也没人敢为这原先说一不二呼风唤雨的皇弟求情,就算是赵光义一党的人也不敢了,再加上迁都洛阳的事也被重新提上了议程——

总之,大宋现在很忙,忙得很、忙到现在看天幕都是忙里偷闲的!

结果忙里偷闲来看天幕直播,还撞见这么些个弹幕。

赵匡胤握拳。

朱元璋朱棣,你俩别以为自己的发言隐藏在一干弹幕中灰扑扑的不会被发现、你们的名字他可是记着呢!

等着吧,这次大宋一定有个不一样的走向,之后有没有你们那都得看命运了。

虽然大家发弹幕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对于李晓诗而言,这种程度和平时看到的也没差多少,她完全不受影响地继续道:“从宋元时期开始,我们的华夏就已经在变得比以往更加‘多民族化’,甚至还有了少数民族的大一统政权,到了明清时期,这种统治更被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明朝时候呢,统治者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把皇权强化到了空前强大的地步,明朝也一度出现过比较强盛的局面,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国家的危机和矛盾不断加深,明朝政权也最终被农民起义和外族威胁彻底击溃。再到之后呢,清朝一统,对西藏新疆台湾等地进行了十分有效的管辖。可是,在面对世界形式巨变的时候,清朝的君臣故步自封,这也导致了……华夏,这个古老且强大过的国度,彻底落后于世界的发展了。”

随着李晓诗缓缓叙述的声音响起,所有的时空中,鸦雀无声。

连弹幕都被带着静了一瞬。

短短的一段话,其中含义却太多。

明朝的诸位皇帝及臣子来不及思考“明朝政权被农民起义和外族威胁击溃”到底是怎么样,甚至来不及想那些“危机”“矛盾”到底是什么,就也加入到了沉默大军中——

在提到清的时候,李晓诗说:故步自封。

这不是个什么好词语。

安于现状,不思进步。

但也不能说是多么罪大恶极的一个情况,毕竟宋朝、南宋的那些人,包括赵构,不也都是“安于现状不思进步”的人吗?

但大家如今在听到形容清朝的这个词语时却有了这么大反应,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彻底落后。

这可就真真切切不是个好词儿L了。

更别提前边还有个扎心至极的“强大过”了。

天幕前的万万千千观众们都是看过李晓诗李珉给播放的“电影”的,对那些事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朦胧地都知道一点。

但这还是所有人第一次听到一向秉持“全面”“中肯”“客观”的李晓诗,在提了一句清朝的功绩后,就这么明确地、用“批判”的语气说出这样的一条“判词”:

因为清朝君臣的故步自封,华夏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孕育了从秦汉时就一直强大、到了唐元更是屹立世界之巅王朝们的这片土地——华夏,它强大过、但终于还是落后。

落后意味着什么呢?

此时此刻,天幕前守着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个结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农夫百姓,也不会不知道那两个字是什么。

可是大家想不通。

想不通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想不通清朝君臣又为什么要“故步自封”。

清朝这样做了,那明朝时候呢?

对于这种落后而言,和清朝放到同一个单元的明朝……是“干净”的吗?

这份引来华夏民族浩劫的“罪魁祸首”,究竟是哪些因素堆叠出来的?要怎么去避免?

所有人都为李晓诗的话而震撼,但李晓诗却觉得完全没什么:她当然说的坦荡且笃定,因为课本上就是这么写的啊。

她既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多说其他,只是阐述了课本的定论而已,为什么不能干脆地说?

她淡定地翻开课本下一页,一边道:“那其中到底都是什么样子的情形呢,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大概地了解一下吧——课本上的内容都很笼统,大概介绍了走向,我也还是和之前一样,按照课本的走向讲,顺便额外补充一点我能想到的其他内容。大家不要全等着我自己来讲,想知道历史中藏着的更多的真相的话,要多结合历史、结合之前讲过的内容,自己去寻找其中的原因哦!”

“这节课是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要说明朝,就还得从元朝说起,通过之前的种种,大家应该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对吧?明朝建立的时候,元朝没有灭亡,甚至连元大都也还没拿下呢。而且到后来,元朝的统治者也不是被杀死了,而是被明朝从都城赶跑,回到了北方的蒙古草原上而已。之后,朱元璋一步步慢慢地才统一了全国,而且明朝和其他朝代还不太一样。”李晓诗提问,“大家猜猜是哪方面的不一样?”

朱元璋:……

弹幕上是谁在说抠得特别的?还能不能行了?

这什么狗屁弹幕系统,能不能关闭!在这个时候开,是存心来磕碜他的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