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314)
“我觉得……”
李晓诗摆手:“回来后我可以请你们去玩我的模型和拼图。”别以为她不知道,他们对她家里那些未央宫啊还有一些其他古代送来被平台转换成拼图和模型的东西十分感兴趣。
几人迟疑:
“可是……”
“啊……”
李晓诗大方:“可以一人送你们一套。”
“成交!”
就算这个方案老师不给过,李晓诗也是打算要做的。至于这帮子同学们嘛……嘿嘿,朋友不就是拿来派上用场的嘛,而且估计她的那些观众们应该也蛮喜欢看到这些的。
没有作业的“枷锁”,李晓诗显得十分轻松,回到家,她丢下书包,二话不说就坐到了书桌前,开始拿出平时做笔记的本子写策划案。
自从开始独立直播讲课,她就经常写“教案”,虽然只是些简单的流程啊和课程知识点之类的,有点不伦不类,但也不算生疏了。
现在仿照“教案”的形式写“策划案”,也不算难。
等她终于直起身子伸展胳膊活动僵硬的身体,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钟了,而笔记本上,正写着两份策划案,一份是关于直播的,一份是历史角的——历史角的明显要比直播的更清晰一些,两份内容都被工工整整额外誊抄了一份,打算明天去交给老师。
没有选择下楼吃饭,李晓诗把这策划案来来回回看了两遍,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打开了直播。
诸天万朝、历朝历代,所有人都没想到天幕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但也都知道,事情不同寻常,一定是有什么特殊情况了。
“大家好呀,我来啦。”
大家不约而同都抬头看去,天幕上,面上难掩疲色的李晓诗双目却有神,高高兴兴宣布:“我后天要去参加假期旅行,学校给福利,法定节假日三天加上下周的双休也调过来,所以我们这次一共要出去玩五天~所以我们的直播可能不能像之前那样按时到来了!”
她刚一说完,屏幕上就有许多表示失望的弹幕飘过。
霍去病李承乾南宋小皇帝他们的夹在里边格外显眼。
刘彻的也很显眼,但他的不同于霍去病他们那种“因为名字光环”而显眼,而是因为他花积分兑换了弹幕边框——闪着积分香味的弹幕高调飘过,后边跟着的那句“带着朕一起去”李晓诗就算想忽略也忽略不了。
她忍不住笑出声,然后老神在在道:“嗯,嗯……所以呢,这次的话,我就尽量像之前去帝都玩那样,多多给大家直播一下旅行日常吧!带着大家一起出门啰。”
接着,她又补充道:“就从明天开始吧——我们明天要去学校参加旅行前的动员班会,我悄悄带着手机去。”不是正儿八经上课、属于假期的时候,学校不会禁止学生带手机,但明目张胆还是太过分,李晓诗还是决定低调一点,连镜头都是在系统商城挑的便携式,“到时候我可能也不太能跟你们讲话,所以不要暴露我哦~”
带他们去看看校园生活……应该也不错吧?!
第151章 第一百五十一课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没多久,诸天万朝的众人正在新一天的劳作中时,天幕悄然出现了。
虽然说了学生们可以睡懒觉,但李晓诗睡眠向来规律得不行,相比较同年龄的少年人们,人也要自律一些。平时就算睡得晚了点,也差不多都是会在同一个时间起来的,不会赖床太久。
念及昨天答应的提前开始直播,所以她今天在起床换好衣服后就用手机打开了直播间——
小镜头和收音麦别在了胸前领子下方一点的位置,是个毛毛球装饰品一样的东西。
父母去上班,李珉还没开始假期,家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李晓诗也不用遮遮掩掩,很大方地带着千年前数之不尽的古人观众们在自己家里逛了起来。
洗漱时,她贴心地解释牙膏牙刷的作用,还演示一番,看有人好奇询问那瓶瓶罐罐都是什么,她也一个个琢磨过去,然后告诉大家“这个是洗面奶”“这个是男士用的洗面奶”“对,就是洗脸的……呃,奶?差不多啦”“那个是洗手液”“香皂”云云。
拐去厨房,她又要负责地解说冰箱、冷藏和冷冻的区别,为什么要冷藏,现代的“灶火”是怎么用的,还有那个四四方方的叫做“微波炉”铁盒子有什么用等等——在李晓诗带着手套把妈妈预备好留下的饭从微波炉中端出,又给自己端了杯冒着热气的牛奶出来,天幕另一端的人已经看呆了。
知道“现代”的人生活便利,也没想到这么便利啊。
都没看到火,李晓诗的饭就从冷的变成热的了?还有,冷藏保鲜,冷冻能最大程度放大冷藏的效果、从而达到保质的作用——等等,这不是跟大家冬天把肉放在室外是一个道理吗?
可是,可是……这个现代的东西看着好方便……一年到头都能用吧?
还有不少小孩儿又开始了只有对着天幕会做的擦口水动作。
这是他们每次看到李晓诗吃东西都会有的反应。
什么家庭啊,那么白的米饭水一样地吃,还有完全看不出是什么但一看就很好吃的肉和菜,连奶看着都是好喝的……
难怪李晓诗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呢,吃的太好了呀。
而后,李晓诗打开电视,也没调频道,就在新闻频道的播报声中,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观众们聊着那上边说到的事情,解决完了饱腹问题。
吃完饭收拾干净餐桌,她又溜溜达达回房间玩了会儿拼图,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才给自己梳了个头扎起马尾辫,背上书包叼块面包出了门。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手机,一条条弹幕让人眼花缭乱,大都还是问东问西的。
明明之前已经见过现代了,也不止一天,但观众们好像永远不知道疲惫一样,对新奇的事物始终抱有高度的好奇心,李晓诗也不嫌烦,耐心地一遍遍解释。
眼看李晓诗举起手、拿着一张卡片在登车后“滴”地一声,没有做之前那次直播时候的“投币”举动,甚至根本都没把现代的铜钱给拿出来,就成功上了车,没被赶下去,又引来一串好奇。
“是呀,就是公交车——我刚刚放上去的四四方方的东西?啊呀,是公交卡啦,之前在首都没有用,是因为我们只是短暂地玩一下,没去办当地的公交卡。”
“嗯嗯,都是可以坐的,整个城市里都有,很方便的,也很便宜,比打车便宜多啦。”
“……”
不厌其烦地回答远跨时空观众们的问题,李晓诗望着窗外,蓦地,她“咦”了一声,随即道:“哎呀,我看到我同学了——他跟我一样要坐这辆车的,就在站台那里,看来又赶到一起了。”
她的镜头在胸前,所以大家也不太能看得到她本人,但是视角却多半都是跟着她走的,随着她面对的方向过去,远远地,道路的前方,公交站台处,一个瘦瘦的男生站在那里,对公交车不住地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