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316)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这一段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听的是迷迷糊糊。

太多现代的词汇了,不过也不要紧,他们只要大概弄得懂,李晓诗是在说关于之后直播的事情就好了。

班主任把那两份方案接过去,大眼扫过一遍,对李晓诗更赞赏了:“不错,写的很有条理,也很好地结合了现实,应该能用。”

她回到讲台上,一边看,一边道:“历史角的活动很有意义,明朝……这个主题也不错,这次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沿海,那里有抗倭纪念馆,到时候也能用上。”

越看,她越满意,干脆一拍板,直接定下了,“可以。这个我负责去跟年级沟通,如果他们不愿意办,咱们就在自己班里办!”

这早在李晓诗的预料之中,但她还是忍不住翘起了唇角,高高兴兴应了一声。

等老师宣布大家可以自由结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次旅行打算办什么活动,有什么想法,底下坐了半天的学生们哄地闹开,周围几个早就坐不住了的纷纷拉着凳子来到了李晓诗身边,围坐起来。

一个女生道:“小诗,给我看看你的策划方案!”

李晓诗把自留的那份拿了过去给她。

其他几个有围过去跟她一起看的,也有跟李晓诗说话的。

前桌的男生得意地问手变白白胖胖的男生:“哎小胖老板,我可是想了好多,你呢?需不需要分你几个?”

小胖老板白了他一眼,“切——明朝的事谁不知道,还用你分。”

男生不乐意:“那你也肯定是跟我撞脑洞,还算是我分给你的。”

“得了吧。”小胖老板觑他一眼,“我准备讲讲明朝皇帝对经济的一窍不通,特别是朱元璋,怎么样,这个够小众吧?”

男生:……

他挠挠头,好吧,好像确实挺小众。

“对经济一窍不通”的朱元璋:……

什么玩意儿?骂谁呢。

李晓诗:……

你了解的真多啊!不过这还真够小众的……估计老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个名头,可得给他长长见识。

旁边其他几个也在聊这个历史角的事,又有人遗憾叹气:“唉,可惜只是明朝,要是还带其他的多好玩啊。”

“比如?”

“比如啊……嗯、咳咳!就像那什么——”这学生嗓子一压,“我是秦始皇,V我50,封你们做大将军。”

李晓诗:……

秦始皇是真的能听到的!

嬴政:?

微?五十?大将军?

嗯?!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课

隔日,李晓诗这次没能坐上公交车到学校,因为集合时间定得太早。

早上五点多钟,被爸爸丢在学校门口、迷迷糊糊了一路的李晓诗被还有点凉的风一吹,猛不丁打了个哆嗦,才怔怔回神,她揉揉眼,没精打采地跟她的观众们打招呼。

“……早上……”后边的音节被含糊地淹没在了哈欠里。

直播间另一头的观众们倒是个个精神十足,喂鸡的喂鸡上朝的上朝,通宵没睡的自然也是通宵没睡。

对他们来说,这个点没起来的才是少数。

不过还好,还好李晓诗在睁开眼穿好衣服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直播,不然他们可就要错过好久的直播呢!

什么?主播精神萎靡状态不好还堂而皇之没睡醒地出现?应该好好收拾自己,在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再出现在直播间?

开什么玩笑,人家小姑娘没睡饱多迷糊一会儿,这也要苛责吗?这不是尽职尽责还知道把直播打开吗!这就够了,才不要什么彻底收拾好之后才开,那得耽误多少时间。

再说了,李晓诗怎么样都是李晓诗,又不是没见过更狼狈时候的样子,这算什么——当然了,还是希望她早点清醒的,毕竟没了李晓诗在旁边说话,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校门口像李晓诗一样正在风中凌乱的学生不在少数,但也有精神头上佳,不知道是真的睡饱了还是激动到通宵没睡、正上蹿下跳呼朋唤友的。

李晓诗在原地站了一会儿,醒了醒神,这才抬脚往校园里走。

今天和昨天还不太一样,学校的正门是大开着的,主干道宽敞干净,靠边停着许多大型客车,只不过车里都是黑漆漆一片,没开灯,看不清里边。

“这应该是我们等会儿要坐的车。”李晓诗正了正胸前被她半梦半醒中蹭歪了的镜头,解释道,“要去的城市还蛮远的,好像要在车上呆很久。”

没有哪个旅行直播是纯纯直播坐车上的过程的,那也太无聊了。就算是vlog,也是只会剪一点这部分进去,不会全放的。

但是,这些对于另一端的观众们来说,那完全不是问题。

——对他们而言,坐车这件事本身就很新鲜。更别说这里看到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所以完全不要紧,哪怕李晓诗不说话他们都能津津有味地看、不过李晓诗最好还是说话!

到了班里,班主任和副班等随班老师都已经到了。班主任把学校的官方账号交接给李晓诗,看着李晓诗拿出手机登录直播软件,才点点头,又贴心地递过来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提布包。

李晓诗去拎,胳膊被缀地往下一沉——好重!

打开一看,里边竟然全是充电宝。

她哭笑不得,又不能跟老师说自己在系统平台里存着很多,不用这样的,只好道谢后全带上了。

老师可能不了解,但她直播间观众们对李晓诗的情绪变化捕捉得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听出她语气中的勉强,许多人心里便忖道:这是用不着?嫌重?

刘彻给她出主意:“分给其他人帮你搬——在保证能收回的前提下。分给一个人太重,就多人少量。这东西对他们应该是有用的吧?”

那确实有用。谁出来估计都得带手机。

李晓诗琢磨了一下,决定采纳。

等待其他同学到来的时候,她从平台里买了卷纸胶带,给这些充电宝都编了号贴上去,然后一一发给身边的同学,又做了记录。

嗯,大家一起带,就不是苦力了。

等班集体一起集合下楼,在教学楼前按照升旗仪式的方阵站队形时,虽然学校的直播没开始,但李晓诗借“之后剪辑宣传视频”“录素材”的便利,没去下边赶热闹,而是站在走廊上,举起手机往下,十分坦然而自然地给她的观众们展示——

时间已然破晓,将亮不亮的最后一层暮沉被驱散,天幕上,画面也渐渐明晰。

从上而下的角度看过去,画面中密密麻麻、全是攒动的人头,黑发之下,又是清一水的蓝白校服,学生们混乱、却逐渐有序地排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形队伍,然后在某位人物开始讲话时,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仿佛是已经被训练过千万次的素质。

——这是、学堂?

这么多的学生,这么有序的管理,这么……

正在刷马的霍去病大感震撼,愣愣停下了给马擦洗身体的动作:“就算是军营里……也没有这样、这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