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337)
只是,大家不太能理解的是,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李自成,这些人在现代来看,好像都是所谓的“背叛了阶级”的人,也都没有落得一个好结果,引得他们在后世的评价也受到不少折损。但看李晓诗话里话外对那位为人的推崇,又似乎大不同?
依稀、大概,好像能够得出一个结论——
虽然这个结论让许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难道建立新华夏的那些农民阶级中走出来的人,没有踏上背叛阶级的老路、而是真正把百姓利益放到了一切之上?
所有能够想到这里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真的有人能够抵住权利的诱惑,为“人民”利益付出一切?
明清达官显贵们纷纷彻夜呼朋唤友研讨即将要到来的、会带来民族罪人的“风暴”,该怎么样应对、该怎么样避免;其他朝代的皇帝官员们也都在琢磨深究李晓诗今天给出的、明显和之前的直播大不相同的内容,究竟有什么深意,有什么是能够摘出来用的;读书人们或自己秉烛夜思,或出门寻找同窗,展开代表了一场又一场思想和观念碰撞的辩论。
对他们而言,此夜注定无眠。
所有人都意识到,李晓诗曾说过的,华夏“古代史”即将结束——只剩下了一个清。
或者说,清朝的中后期,古代史就已经结束。
……山雨欲来,山雨欲来啊。
诸天万朝、数之不尽的位面中,只有全无所知的百姓们、以及李晓诗本人,才是睡了个好觉的。
在各朝人员的忙碌中,一周时间悄然流逝,趁机了好几天的天幕再次出现。
李晓诗是写完作业后打开直播的,她桌面上摊着课本和笔记,腰板挺直地坐在镜头前,姿态端正。
“大家好呀,我是李晓诗!”
她礼貌道:“上次的课其实漏了一个课外知识拓展,是因为它不怎么重要,我打算放到这一次的直播一起来讲。所以呀,在开始讲下一课的课本知识点之前,我会把这个知识拓展先拿出来说说的~”
清代的皇帝们个个到位,就等着听李晓诗之后的“课”了。
明朝已经结束,之后可不就都是他们大清的事情了?虽然有预感估计不会有什么好的内容,应该和明朝一样,狠狠挨骂,但总归是有着昭示未来的效应,该听听。
这会儿听到李晓诗说起“不那么重要”的课外拓展,乾隆“哦”了一声,兴致缺缺:“明朝的事儿就那么点,还有什么非要拿来大清的内容里补充?”
天幕上,李晓诗腼腆一笑:“嗯……就是八旗制度啦。”
乾隆:?
清代一众皇帝&满清初期的贵族们:?
你好?
你管这叫不重要??
你管这个叫不重要???
虽然现在的八旗子弟和曾经的八旗子弟难以相比,简直成了国之蛀虫,他都极为看不上那些好吃懒做的废物,但不管怎么说,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亲手建立的很重要的一项制度,为大清统一全国立下了不少功劳。
不管怎么说,八旗制度也不能算“并不重要”吧?这可不是轻视八旗制度,这是在轻视大清!
众多八旗子弟的不满中,李晓诗已经开始了课前引入:“这次我们要讲的第十八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华夏的历史上,清朝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对于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作用上,是很重要的。那么清朝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呢?这节课就来大概地看一看吧!”
“这一课的内容分为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朝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雅克萨之战、清朝的疆域等几个部分。”
天幕前,无数人目瞪口呆。
什么啊?
不是一般都是三四个部分,少了是两个的吗?怎么清朝这个……呃,六个?
原本还在为了“连标题上都没有大清”而感到不爽的乾隆顿时眉开眼笑。
嗯,很多,很合适嘛!
这才有大清的威风。
什么?你说之后的晚清?那跟他现在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先爽爽,以后的以后再说!
李晓诗:“当时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城,还没有彻底消灭全国。他们先是去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然后才南下,拿下了苟延残喘的‘南明’势力,逐步建立起了对全国的统治——在努尔哈赤时期,他亲自立下了八旗制度,其实一开始是四旗,后来觉得不够用变成了八个。这个制度把属下分成八个旗的势力,什么正黄镶黄正红镶红等按照颜色来的……然后给予他们生产行政军事三合一的权利,奉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制度,旗人那就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所以满清初期时,他们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各个英勇善战,为清朝的建立立了不少功劳。在后来,也是受到了各种特权优待,不过富贵迷人眼,安逸日子过惯了,八旗贵族开始变得败落无能,‘八旗子弟’成为了贬义词。”
皇太极蹙眉。
旗人以后会变得这样?
知识拓展框框里的内容讲完,李晓诗却不肯多说了,她也就知道这一点点而已。
“清朝在统治中,基本还是沿用了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就还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然后继续推崇儒家学说,继承文化传统——这也让清朝在政治思想上都巩固了自身的统治,让各族对他们的统治也不是那么排斥了。”
一个新皇朝的开始,无论是秦汉还是隋唐宋元明,李晓诗都是先展开讲讲他们定下的政策之类的。
但清朝,李晓诗只用了这么一段就概括完了——
正加班监督印刷新《秦法》的李斯摇头晃脑:“拾人牙慧,当然没什么说的了。”
所以大秦才这样厉害,所以他们陛下才这样被后世推崇。
从无到有,这才是一个难中之难的事。
什么刘邦,捡大秦的剩饭罢了。
什么杨坚,那么短就别说了。
什么李渊,被儿子篡位的没用的东西。
什么赵匡胤,呵呵呵呵……
什么朱元璋,承蛮夷人政策的家伙。
哦,漏了个晋?
不好意思,这个不在比较范畴内。
这一各个的,有谁能比得上他们陛下?
说白了,还不是都在捡前人吃剩的东西么,一代迭一代的,只有他们陛下,天下皇帝之始,才是一点点琢磨新制度,为华夏一统做努力的。
……咳,虽然秦国有几世的底蕴,但他们陛下也只是在一统上奋六世余烈罢了,一统后的政策哪个不是自己呕心沥血搞出来的?
所以,那个什么全捡剩饭的清,还有什么听的必要啊,还在一节课里给分六个部分出来……
直接跳过,讲那个被欺负的时期啊李小诗!
李晓诗:抱歉。
“之前历史角的时候,有聊过葡萄牙殖民者对澳门出手的事情,其实在明朝末期,荷兰的殖民者也趁明朝的衰败,对我华夏伸出了爪牙。他们攻占了我国宝岛台湾,然后对台湾进行了殖民统治——清朝初期,在沿海地区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