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35)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原来“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半”并不是为了顺口而改的“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半”而是真的、字面含义的,东周被分成了两半。

东周甚至都不配拥有一个像“西周”一样的出场。

在这浩浩长河中,属于东周的年岁里,“东周”或许将永远地成为一个背景,一个陪衬,一个明明存在、却完全无足轻重、不被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朝代。

而更为辉煌的、被全部人所铭记的,或许只有“春秋”、以及那个还没来得及出现的另一半了。

乐声铮铮,春秋二字消失,天幕上再次出现了和“甲骨文”出现时同样的一行小字。

【公元前722年,史书《春秋》编年始于此】

所有史官纷纷肃容,双目却炯炯,紧紧盯着天幕之上的这一行字。

《春秋》,一本不过万字的史书,竟能与“甲骨文”这种发现放在同样的位置,以同样的方式,挤进“华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在被战争支配的王朝更替中,占据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后世之人竟从未轻视过它们、甚至将它们与王朝放到了同等的地位。

许多史官和修史者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为这份敬重,为这份传承。

铮铮乐声宛如流水,悦耳却不平和,步入佳境。

天幕之上——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称霸】

【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春秋。

齐桓公抚掌大笑。

那几个称霸的比他都要晚,但“齐桓公称霸”五个字是最大的,占据着这一画面的主导位置。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好名字!

乐声逐渐急促、音转激昂,节拍也越发明显。简笔的舆图之上,一道红线蜿蜒勾住联合了晋楚二地,为这春秋史上的第一次弭兵之盟勾勒出了形状。

【公元前579年】

【晋楚盟和】

周灵王二十六年,第二次弭兵会盟前夕。

十四国的士大夫齐聚商丘,正待会盟,谁知天幕于此时出现。

此刻,所有代表本国君主的士大夫们都肃穆地仰视着天幕,对那一行小字进行了庄重的注目礼。

弭兵会盟,停战协议。他们身负重任,为了一时的安和,来代表国君向晋、楚示弱,奉晋楚两国共为霸主,大家一起上贡,以求和平。

但这次和上次完全不同,这次前来,剑拔弩张、危险重重。能否成功暂且不论,但参会过程一定是在凛然的杀意之中。

士大夫们俨然长叹,又都暗定了决心。

此次大会若成,他们也会和天幕上显示的一样,被史书铭记。

且看成败!

西周君臣已然颓丧。

春秋,春秋。

这还能算是周的天下吗?

周天子之下,这么多国在纷争、联合、夺掠。

大周国君全无威势。

他们此刻才清楚地意识到,李晓诗先前读课文时所提到的:周天子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是个什么意思。

竟是如此慽慽。

天幕再转,士兵列队的画面不见,一尊巨大的方鼎出现在天幕之上,鼎身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公元前536年】

【子产铸刑于鼎,法理成文】

看到这一幕的子产却并没有激动兴奋,他正在晋国的宾馆中,袖手而立,身旁落着一地的院墙。

他目光凛凛,姿态谦和却不谦卑,对冷脸责备他的晋国臣子解释着拆墙的缘由。

他原本陪着国君来到晋国上缴贡品,却不想晋国国君竟不接待。就算是小国,也有小国的尊严,国君都在此,晋怎能这么侮辱他们的国君?他便命人把晋国宾馆的围墙给拆了,才让带着贡品的车马入内。

拆墙之前就已经打好了解释的腹稿。谁知天幕出现。

但这也不影响,还是要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再说。

子产侃侃而谈,哪知对方却没有分心来听他长篇大论,只是抬头看着天幕上一闪而过的“郑国子产”,而后愣愣转向面前的子产。

天幕画面又变,浩浩平原,旅人行走于天地之间。路绿田,过黄土,登山林,渡河川。山云变幻,这一行人却脚步不停、踏过了许多个春冬。

【公元前498年】

【孔子开始周游列国】

“先生!是您!”

由布衣学者们围成的团体中,许许多多的弟子面露激动,看向早已显出年老的孔子。

孔子捻着胡须,双眼凝视着天幕上的场景,神态安和,面庞慈宁。

他不急不躁,微微一笑。

史上留名,终究是能令人开心的。

旅人隐入山间,乐声陡然高昂,舆图再现,兵戈起。

【吴越之战】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向吴称臣。】

见天幕把这一载入史册的功绩展现给全天下人共看,夫差哈哈大笑。周围臣子纷纷恭贺。

然而笑声未完,画面却已然改变。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

除了脸色刹那难看起来的吴王夫差,在此之前的朝代,所有人都骇然瞠目,不可置信地望着这一幕。

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一共只有二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一个亡国之君、称臣拜服的亡国之君,竟然能够亲手向敌人复仇,一举反败为胜、兴复旧国。

勾践、越王勾践,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真的能够做到的事情吗?

后世之人却皆心态各异。

刘彻冷哼,毫不留情地点评:“愚蠢。”

勾践有没有才都是虚的,吴那么强大,灭越后更是国力雄厚。那还留着勾践做什么,直接拉去杀了不就行了,一了百了啊。

非要留着勾践,这不就是在给自己养心头患吗?

就好比匈奴——

算了,不提也罢,提起这些就生气。

吴。

勾践匆忙收拾东西,回头深深看了一眼他挂起来的苦胆,匆匆离去。

天幕能够记得他、能够把他成功了的消息告诉他,他是很感激的。

但是……

夫差一定会来杀了他的!

越的残民也不再注意头顶的天幕,纷纷帮忙帮助勾践逃离,哪怕叠上自己的性命。

天幕可是说了,他们的王成功了。

那么只要王还活着,他们无论生死,都是值得的。

越迟早会大败吴。

他们迟早能够回去。

即便是死,他们也坚信,天幕之上的事情绝对能够成真。

天幕说了: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千越甲可吞吴啊!!

春秋终于滚滚而过。

【战国】两个大字跃然幕中,乐声已然达到了又一个**,然后顿然休止。

厚重的大门如同历史,被缓缓拉开。

流水高山,琴音缈缈。

层层书卷、斑斑墨痕之间,白须老者手握竹简,溘然长逝。

【公元前479年】

【孔子逝世】

孔子的学生们都愣在了当场,直到画面再转,【《左传》本春秋编年记事停止】出现,他们才懵懂回神,泪流满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