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366)
老师说的这么一句诙谐幽默的比喻成功让李晓诗紧绷的神经松了下来,随后,他继续道:“什么上了大学以后几l十年就定型了……不用给自己这么大心理压力。换咱们班那几l个捣蛋鬼我可能要劝他们先保证自己有学上,保证自己有工作做,有饭吃,再去考虑个人喜好,但是你的话老师就不会那么说了——李晓诗,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都是既定的先决条件,这样的话选什么都没有太大区别。”
“别那么大包袱,把事情想单纯点。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老师和家长都给过你意见了,那接下来就是你自己的选择。老师知道你是个稳重的孩子,所以在综合考虑过学校的整体情况、以后专业的就业问题以后,如果你想选择的专业你觉得能接受,是在接受范围内的,那就选。”
他看着李晓诗:“你们们还小,人生还长着呢,凡事其实都没那么复杂。你看,是这个道理吧?”
李晓诗若有所思。
另一边,天幕前的康熙眉头皱得成一团。
“……是什么是。”
虽说现代女子和他们不一样,不需要很早嫁人,但十八岁了还是什么“还小”啊?
即便现代的教育观念和他们有差别,也不能差这么离谱啊!
还“不会定型”“随时更换”“四年很短”“喜欢就行”……这不纯粹就是惯着她吗?
先不说她到底想的是什么,这件事这么想就是错的——四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人都已经十八岁了,这时候的性格一切基本都已经定型,优秀的孩子这个时候就已经很优秀,能够承担起重任了。而这个时候,长辈们不督促她加紧充实自己多学习把自己变得更优秀,从而远远甩开同龄的所有人也就算了,还放任她去“任性”?
就说不该这么教育吧?什么都没没做呢就你最好我相信你可以的你一定行、就不能让学生们自己跟自己比起来吗?有督促才有进步,这样的环境真的不会让李晓诗被哄得当真了然后飘飘然吗?
看现在,连长辈和老师的意见都不听,这真的是对她好吗?她万一想去学唱曲唱戏呢?也可以?
……真是不成器。
哦,他指的是现代的长辈们。
李晓诗这样优柔寡断却犟得很的脾气,离不开他们的“宠溺式”教育。
而对此浑然不知的李晓诗正认真琢磨老师的话,良久,她重重点了点头:“谢谢您,老师,我觉得我大概知道要怎么选了。”
的确,爸爸妈妈也说,大学主要是去感受氛围,感受环境,去充实经历的。因为对于“活到老学到老”的现代大环境来说,不管学校里学的是什么,出来后都有可能不做本专业的事;而不管出来后想做什么,对于大多数的职业行业来说,其实都是有很多的途径去接触的,完全不用太拘泥于一点。
反倒是“上学”这件事本身,才是最珍贵最值得珍惜的体验。
爸爸妈妈从来没想过她毕业就捧住铁饭碗一辈子不改变生活方式,他们自始至终说的都是开心最重要,就连不那么靠谱的老哥,也是觉得自家妹妹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会开心、才这么推荐的。
家里人绝对没有想过要她背着不开心去选什么,也从来没有对她抱有过“你得这样做”“你要那样做”的期望。
老师说的对,是她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李晓诗把根本没打开的书和本重新抱怀里,郑重其事地朝这位陪伴了她三年的老师鞠了个躬。
“谢谢您,老师。”她重复地道谢,“如果不是您,我现在应该还在钻牛角尖。”
既不想让给她出主意的人失望,也不想勉强自己做出选择。
就是包袱太重了。
见她想开,准备告别了,老师也笑了笑,又好奇地问了一句:“那你自己是想学什么的?”
李晓诗抿了抿嘴,身子站得板直:“……嗯,其实也是属于历史学的。”
“考古学。”!
第184章 通知入学
考古学,也属于历史学大类之一的专业,但是却和专门研究历史的学科不属于同类,是不同的分支。
而且要说起来的话,一些师范类高校中也是会设置有考古学专业的——
考古学主要培养具有考古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后做的也大都是在考古、博物馆等机构进行考古研究文物管理或教育方面事情。
李晓诗既然在排除掉了教育这个选择之后说想要学习考古,那就肯定不是指的往教育方向发展的那一类,换句话说,她的目标应该是极为专业的考古或文物研究方向。
从各种文物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在蛛丝马迹中还原被时间湮灭埋没尘封的一切……
一份全身心沉浸与文物打交道、避世且安宁的专业。
——倒是很适合她。
李晓诗啊,也真的能够算得上他教书这几十年里,灵性都快要溢出来的那一小部分学生了。
灵性足,偏生做什么又都肯认真,现在要专心去做这些……以后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吧?
看着被李晓诗礼貌点头再见后打开又重新关上的门,老师久久没有收回目光,思绪渐渐飘忽到不止哪里去了。
/
在大事小情上,李晓诗自打上了初中起、或者说自打记事起,只要能给出合理的理由,那她的意见就很少会受到家里的无视或反对,他们家一贯民主而和谐。
所以在前后两次和家中人的谈话后,李晓诗选专业的事情就这么无风无浪地敲定了。
这让直播另一端通过白天出现的天幕观看到全程的观众们都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虽然说,虽然说,虽然说这个年纪是可以自主做选择的年纪了,但是父母长辈俱在的情况下,大事哪有让女儿自己做主的?就算父母不在了,那不是还有兄长?什么时候轮得上小妹说一不二了。
父母之命,长兄之命,怎么到了李晓诗家里,就全成了“爸爸妈妈不干涉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你想好了就可以”呢?
知道后世现代开放、和他们各不相同,但忽略女子的身份不提,就算男女平等,人理伦常长幼之别呢?
唉……
虽然他们也不懂这个“考古”到底是要学什么吧。
而除了这部分为李晓诗“选专业”这件事发生得如此顺利而感到震惊感慨的人,剩下还有一大部分都是在好奇这个所谓的“考古”。
李晓诗心心念念的,会是个什么东西?
考古,考察、考试、考验……古代?
……那这是个什么啊。
在众人的期待好奇以及李晓诗自己的期待中,报选学校的事情结束。时光过得飞快,假期李晓诗也不出门玩,从六月考完她就一直窝在家里看书,六月下旬成绩出来,然后填报志愿的事情落定,一直到七月下旬,完全不知道直播已经再次开放的李晓诗始终都没怎么出门。
被迫跟着她看了快二十天书的观众们人都快麻木了——也不是什么书晦涩难懂,而是那些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