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44)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果然,天上不知何时起又变暗了,不是之前为了凸显盛世所以选择夜晚的那种暗,而是黑云罩顶,阴沉漫天。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音乐凄凄,天地昏暗。

大唐,也终于走向了它的终结。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唐亡。】

巨幕灰暗,天地无色,凄怆悲凉的末路歌乐中,新的朝代顺应规律而来。

【宋】

【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即位。】

【公元961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自此宋朝重文抑武之风盛行。】

王翦/卫青/李靖等武将:。

嬴政/刘彻/朱棣等君王:?

李世民:………………

他对这种有事用武将没事就解兵权的情况感到十分难受,这种既视感,太浓了。

所有人都不理解。

前边不是还说了有辽人出现吗,虽然是一笔带过仅仅出现了一下,但那不是证明了外患很严重吗,辽人甚至都想来中原建立政权了,你还在这儿刚登基就解除兵权?

这不就带得整个宋都开始重文抑武了么?

一个王朝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无论你内部怎么乱,都要保证要把外敌制得服服帖帖。

战国那么乱,有哪些外敌敢作祟?

汉末那么乱,北方的势力们不还是要先把外敌给打服了才内乱?

唐那么鼎盛,和对外的威压也是分不开啊?

敢在建国之初就来这招,真是……眼光太短浅了,怕是只能看到那一亩三分地的权利。

晋不是用整个华夏的生命和鲜血写教训吗?怎么就不知道以史为鉴呢?

不出所料,下一刻天幕上播放出来的就是宋辽大战了。

【公元1004年,澶渊之盟。】

辽人南下攻宋,宋辽制定盟约。

虽然天幕没有说这个盟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在外敌攻过来之后定下的盟约,想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

再接着——

【靖康之变】

【公元1127年,金攻陷宋都,俘虏宋徽宗、宋钦宗。】

自古以来的帝王们:?

你俩没事儿吧?

赵匡胤捏碎了手中的杯子。

这是什么?

他就想知道,这是什么??

都城给别人占了,皇帝给别人俘、虏、了?

吴王夫差最后在勾践打回来的时候选择自刎,隋炀帝那么混账的皇帝尚且都知道“皇帝该有皇帝的死法”,你们俩就不知道??

还当俘虏?

你们——还有脸苟活?!

大宋的脸面真是给这两个人丢尽了!

赵匡胤气得手都在抖,然而等他看清天幕上换出来的字时,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

【公元1141年,宋朝向金称臣。】

赵匡胤:“……来人,给朕拿药。”

刘彻眉毛蹙起。

称臣?

向金?

李世民有一瞬间差点喘不上气。

刚刚天幕说:南宋以淮河为国界,北为金,南为宋。

疆域缩小,和国家存亡比起来,这的确都不是什么事。没了可以再打回来,只要国民依然在,有百姓,有民心,养精蓄锐、休养生息,迟早能够夺回应有的东西。

可——

……华夏、子民、百姓们。

当政者可逃,他们逃向南方、逃向安全的地方,不要国之脸面、不要君之威严,依旧可以歌舞不歇,醉中宴饮,但……被他们抛下的百姓呢?

那那些被丢在北地、渴求生存的百姓呢?

他们是不是只能在番邦蛮夷人马蹄下、祈求上天垂怜,给他们一丝生机?

王朝存亡,尊严碾地。比这要更为可悲的是,在这个时候,天幕给出的一行小字:宋时、词发展到鼎盛,和唐诗并称。

自古悲时出文人。

每一个盛世,都会诞生许多青史留名的人;而每一个末路,则会涌现出更多史书难描的伟大者。

他们用自己的刀、用自己的枪、用自己的剑、用自己的笔,替天下万万受苦受难的人向上天鸣冤,与这政者无能苍天无眼的世道抗争。

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脊梁,一个时代的风骨。

而这,往往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浩浩天穹之上,属于宋的笔墨终于暂告一段落,马蹄踏踏,却叙述起了“蛮夷”的战争。

【成吉思汗联宋灭金】

【成吉思汗灭金】

天苍草茫,战马嘶鸣,万里中原渐渐漫上海水,战船残破、旗帜断折。

画面之上,一名中年男人身背龙袍幼童,毅然决然地一跃而下。

【崖山海战】

【公元1279年,年仅八岁的末帝赵昺与丞相陆秀夫跳海殉国,十万军民相随。】

【宋亡。】

李晓诗鼻子一酸,眼泪直接就流下来了。

可能是那穿着龙袍的小男孩儿太过懂事,让她对这个在视频里和她年纪最接近的人产生了深度的共情;也可能是十万军民相随的字太扎眼,脑子里很难不出现十万尸体浮于海面的悲壮。

一整个视频积累下来的难受在这一个瞬间就找到了宣泄口,李晓诗泪珠子涟涟,只过了两秒,她眼前就一片模糊。

还记得在直播,她没有让李珉给她拿纸,而是自己去桌子上抽了一把回来,擦了擦眼泪。

没有人注意到她的举动,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为幼主殉国,军民相随的描述而震撼。宋朝末年的百姓和军士们更是跟着一起抹起了眼泪。

赵匡胤几口喝了药,眼前还是一阵一阵地犯晕,他看着天幕上的画面,忍不住抬手撑住了额头。

宋的骨气,赵家人的骨气,那些活了几十岁的人不知道、不记得,反而在一个小儿身上重现了。

真是可悲。

只不知这小儿是哪一脉的了。中途曾看到“宗室赵构南迁,是为南宋”,想必这赵昺也是赵构的子孙?宗室赵构、又是他哪一脉的后人?

宋亡,下一个朝代自然就是灭了宋的“元”。

只是,在播放属于元的时代时,许许多多观看天幕的人心思都不在这里,他们只是惯性地看着天幕,但脑子里挥之不去的,还是宋末十万军民随小皇帝跳海的画面。

直到骤变的音乐把他们拉了回来。

【公元1351年,韩山童、张士诚、郭子兴等人起事反元。】

“砰——!”

巨大的响动中,沙石纷飞,画面震动,军士或持长枪刀兵,或拿一把看起来怪模怪样的圆筒东西,还有巨大的,投石车一样、却由黑黢黢圆筒占据中央的器具。

嬴政顿然扶桌站起:“这是什么?”

刘彻“嘶”了一声:“这东西能有这么大的声势?”

李世民看向尉迟敬德,后者摇头:“不知道啊!”

这可不是李晓诗那里才有的,而是对他们而言属于“后人”,对李晓诗而言同样属于“古人”就已经在使用的。

不一定非要达到李晓诗那个时代的要求才能够制作,或许,他们也可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