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源(103)
高源问:“之前用过什么药?”
问到这里,朱主任不由一噎,看了后面的中医一眼,沉声道:“各类抗生素。”
中医们纷纷面露古怪,他们就说抗生素无效吧。
高源蹲下检查患儿情况,韩岱挤了进来陪着高源一起。
高源让患儿吐出舌头,看了一眼,发现舌正红无苔。高热,有汗。呛咳有痰,喘而气憋,心烦腹满。然后他又拉过患儿的两只手,诊断脉象。
见高源真治上病了,众人不得不惊叹初生牛犊不怕虎。
孩子父母也一愣一愣的。
诊完脉象之后,高源说:“右数急无力,左弦数有力。”
韩岱老师微微一怔:“右无力,左有力,这是肝风欲动吗?”
高源点点头:“很典型的一个久热伤阴病例。”
韩岱老师表示认可:“这孩子病二十多天了,热病已久,肺气已虚,所以津液被劫,因此出现了舌红少苔舌象。脉象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高源说了四个字,韩岱就能解释出来一大堆。
“怎么样?”朱主任问高源。
高源道:“既然是热久伤阴,肺气已虚,痰热互结,那就应该要治以益气生津,清热化痰,此病不难。”
这话一出,孩子父母最先坐不住了,孩子父亲惊愕问:“不难?”
“不难?”这一声是朱主任发出来的,他们前后治了二十多天,始终难以拿下这个大难题,结果高源给他来一句不难。
高源说:“确实不难,一两剂药足以平定乾坤了。”
尽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估计高源的口气了,可朱主任还是被噎了一下,他都气的说不出连贯的话了,指着患儿:“来,你来。”
韩岱见到这场面,也不敢凑热闹了,赶紧往后面撤了撤。他一开始还打着互相探讨的想法,现在觉得还是跟这个狂人保持距离比较安全。
高源写处方,西洋参一钱,沙参二钱,麦冬钱半……
韩岱本想着跟狂人保持距离,但又耐不住心里的寂寞,就又凑过去看,看完高源的处方,他问:“病人肝风欲动了,要不要给点镇肝息风的药?不然可能会生变啊。”
高源摇头:“患儿是因为肺气阴虚太过,所以才导致肝风欲动,其根本在于肺。只要肺金得养,以金克木,难不成还怕他一个肝风欲动?”
韩岱点了点头,又看了看高源的方子,说:“有胆有识啊。”
高源道:“韩大夫要是没别的意见,就抓紧下处方吧。”
韩岱赶紧把方子放下,自己撤到一旁去了,讪笑道:“跟我没关系,我只是随便看看。”
高源拿起方子询问朱主任:“朱主任,您需要看看方子吗?”
朱主任脸一黑,他哪里看得懂。
“那就抓药吧。”高源把方子交给护士。
孩子父亲又过来问:“真能一两剂就治好?”
高源道:“一两剂治好是不可能的,但控制病情,两剂足以。”
虽然高源又说了一遍,可孩子父母还是难以相信,市里的专家可是足足治了二十多天啊。
朱主任都不知道高源的自信从哪里来的。
袁海局长再度看了看高源,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药煮好,一剂下去。
众人观察。
朱主任紧张不已,嘱咐护士小心观察病情:“再量一下体温。”
护士过来测量,而后嘶了一口气,就是不敢说话。
朱主任催促道:“怎么样了,你说啊!”
护士才道:“比原先降了一度半。”
“嘶……”朱主任也忍不住啧了啧牙,效果这么立竿见影吗?
孩子父母也顿时有了信心,两人皆期待地看着高源。
高源却还觉得不够,他蹙了蹙了眉,说:“怎么才降这么点?”
众人一滞,才这么点时间,你还想要多少?
高源稍一思索,便道:“在原方上加入五分知母,二钱茅根,继续服用。”
“好。”这次不等朱主任开口,孩子父亲就先答应下来了。
病人家属都这么强烈要求了,朱主任还能怎么说,只能让人安排新方子了。
新处方下去,效果更加立竿见影。
护士量完体温,看了看众人,说:“退烧了。”
这一次,众人并没有太过意外,毕竟现在孩子的心烦喘憋已经消失了。高烧之前是有反复的,但心烦喘憋却是第一次消失,这就足以证明高源的医术了。
朱主任许久没回过神,他真的两剂就控制了病情。
李院长却很淡定,看多了,也就这样。
高源说:“不必太过惊讶,中西医各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些中医不擅长的病,西医可以处理的很好。同样的,你们治疗二十多天没有拿下的难症,在中医这边,只用区区数剂药而已,这很正常。”
朱主任闻言看向了后面的中医大夫们,却发现这些中医大夫也是一个个张大着嘴。
高源理了理衣服,对朱主任道:“别干站着了,下一个吧,总不可能只有这一个吧?”
朱主任一愣,你咋还主动要上病人了?
第97章 来都来了
朱主任被高源噎了一下。这一刻,他突然想起自己放假时去茶馆听的相声,捧哏演员就老跟逗哏演员说,‘你怎么能要掌声呢?’
现在,朱主任就是这个心情。
中医们也有些激动,高源给他们涨了大脸,连带着他们对这个年轻人的不满和敌意都减少很多了。
高源又道:“再找几个吧,我们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再说,来都来了。”
“好!”朱主任点点头,往后面一指,说:“三号病房。”
“三号房?”旁边医生皆窃窃私语起来。
一看就知道这个三号病房病人不简单,中医这边马上就有人说:“你们该不会故意为难人吧?”
高源看向那人,虽然他在帮自己说话,可高源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人家不是真的想帮他,而仅仅是因为中西医之争。
马上西医那边也有人说话了:“不是高源大夫自己说要把最难的病人交给他,怎么,说完就不算数了?”
见两帮人又要吵,高源叫了停:“带路吧。”
帮高源说话的那位中医见状也就不言语了。
一行人又到了三号病房。
朱主任神色有些凝重,在门口说:“这孩子只有三个月大,高烧喘息5天。肺部叩诊浊音,听诊有水泡音。血化验,白细胞14100,中性46%,淋巴54%,体温一直在40度以上。肝脏肿大,呈阻塞性呼吸,二度缺氧,已经昏迷了,时不时就会抽搐。”
听到这里,众人皆皱起了眉头,这患儿的情况可比前一个严重多了。
高源神色却很平常,他点了点头,就进去诊断了,然后顺嘴问:“你们之前用过什么治疗方案?”
朱主任回答:“之前给了冬眠合剂,冰袋,氧气等治疗,但没什么效果。”
高源去看患儿情况,此刻患儿已经陷入昏迷。高源用手摸了摸患儿,发现有灼热感,但也没有汗水,又是一个高烧无汗,高源忍不住蹙了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