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源(268)
众说纷纭,怎么说的都有。
会议室外,李润玉跟高源站在一起,见高源难掩忧色,他问:“你也在忧虑卫生院自负盈亏的问题?”
“嗯?”高源看李润玉,而后点头:“是吧。”
李润玉也一脸愁色:“卫生院是真干不了了,自负盈亏,哪里来的钱哦。农民本来又没钱,之前我们免费的外治又做的太多了,人家现在过来就让我们免费给他们做外治,不然就要闹。”
“之前咱们拿工资,免费就免费吧,反正他们给不给钱都落不到我们手里。现在自负盈亏了,我们能怎么办?不收钱,我们不得饿死啊?你说,这矛盾得多大,怎么干的下去?我是打算去县医院了。”
高源扭头看他。
李润玉说:“我跟李院长说过了,县医院也有弄中医科的意向。没办法,现在只有县医院才能拿工资,我总也要为我们一家子考虑吧?等会儿我再找王局长说说,只要他这边没意见就行了,高大夫,希望你也能帮我说说好话。”
“我……”高源皱起了眉。
李润玉道:“我要不实在是没办法,我也不走这一步。我也想单纯行医,别无他顾,那总要把吃饭问题先解决了吧。当初你跟我说,要我重拾少年时期的勇气,全力救人。”
李润玉看了高源一眼。
高源也不知道说啥好了,只是沉沉一叹。
李润玉也没有再多说了。
此时,王汉章也拿着文件,皱眉眉头过来了,见到这两人都站在门外,他便道:“好了,别聊闲天了,进来开会吧。”
说罢,他进屋。
高源和李润玉也跟着进来了。
见王汉章进来,屋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有点紧张地看着王汉章,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说。
“坐。”王汉章只说了这么一个字。
大家也没有说半句废话,纷纷坐了下来。
王汉章翻开文件,在衣服里面掏了掏,然后扔了一包烟出来。
大家一看,都愣住了,现在正是穷的时候,他们快连旱烟都抽不上了,就更别说盒装的卷烟了。妈耶,领导果然是领导,还能有这好烟。
“别客气了,自己分吧。”王汉章来了这么一句。
众人也不客气了,赶紧上前拆分起来,然后放在鼻子,旱烟就是冲,一点香味都没有的。
正在大概喜滋滋闻烟的时候,高源却是看向了王汉章,其实大家都没发现,此刻的王汉章低着头,脸上闪过尴尬和愧然之色。
高源又叹了一口气。
王汉章道:“好了,烟分完,该聊点正事了。先说一说接下来的医疗工作的重点和相关安排吧……”
有了香烟刺激,大家心情也好了很多,都在听着王汉章说。
王汉章把事情都交代完了之后,突然沉默了一会儿,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大家都以为他是渴了,谁知道他喝完之后,却也还是沉默着。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有些面面相觑。
高源此刻道:“王局,你就直说吧,该怎么样,你也改变不了,你也做不了主。”
王汉章皱眉。
众人心里陡然一沉。
“好。”王汉章把文件翻到后面,说:“那就说说医疗机构的调整吧。”
谭云有点不死心地问:“是不是要恢复公家办的了?”
王汉章看他一眼, 而后低下头说:“根据中央最新的指示精神,‘精简机构,减少经费开支,减少商品粮,加强农业展现’,所以省里也对医疗机构作出更进一出的调整。”
“县级医院还是由国家财政开支负责,地段医院改为自负盈亏,公社级医疗机构全部撤销,其内部医护人员以及行政人员,不再吃商品粮。”
这话一出,全场顿时陷入了鸦雀无声,大家都听傻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汉章慢慢把文件放下,他说:“大家可以跟57年之前一样,医生联合开业,做联合诊所模式。若自己有能力的,也可以自己独立个人开业,自负盈亏,而且不会再向诊所收取任何税费了。”
“就这样吧。”王汉章找了根烟,只是划火柴的时候,好几下都没点着。
第272章 改变
王汉章说完之后,全场都安静了,不,应该是寂静了。
因为谁都没想到政策居然会这样调整,一时间,谁的脑子都没反应过来。就连一直闭目养神的严桥,眉心都拧成了一个疙瘩。
过了好一会儿,谭云才结结巴巴地问:“那……那不能吃商品粮,我们吃啥?粮……粮食呢?”
王汉章低着头,都不敢看大家:“自负盈亏之后,医护人员下放到生产队,以交钱买工分的方式,可以分得生产队的口粮。”
现场再度寂静了。
高源也捏了捏发疼的眉心,他上辈子经历过这一遭,所以也没有什么意外。没错,这样操作,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财政压力,也减少了商品粮的压力。
生产队的意见很大,本来粮食就不够,还要分给这些人。
这些医护人员的意见更大,下放了之后他们各种待遇都没了,本来就一肚子不满。
】
所以现在允许私人开业了,很多医生就自己开了,但他们是挂靠在生产队里的。
而很多生产队却把这些医生的诊所当成是副业生产,经常在里面取款。这时候这些医生这才惊愕地发现自己混成生产队的卫生员了,人家只负责给自己口粮记工分,自己所创造的价值全给集体了。
甚至很多生产队除了让医生花钱买工分之外,还会给诊所规定上缴的任务,任务完不成,口粮也要减少。所以又导致诊所开始乱收费,多开药。之前卫生院一直是预防为主,后来也沦为了以治疗为主了,因为这样能多收钱。
这对那些技术比较好的医生来说,还勉强能完成。那些技术不好的医生,完了,真是饭都吃不上了。而且你还不能有意见,有意见生产队就把你赶走,本来队里粮食就不够吃,人家还不想分你呢。
所以很多技术不好的医生,还有护士,连挂靠的生产队都找不到。
所以这就是医疗私有化,还有自负盈亏所带来的弊端。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弊端,所以这个政策没持续多久,还不到半年,下半年又重新调整了一下,允许医生吃商品粮了,口粮标准跟当地脱产干部相当。不过生产队保健站和个体开业的医生,还是继续吃农业粮。
好不容易搞起来的农村集体医疗,一杆子又给打回到57年以前的状态了。
一旦自负盈亏,这些医生就不想认真搞预防为主了,人家是要赚钱的。而且也不可能正儿八经给你培养卫生员,人家是要赚钱的。也别指望医生用经济实惠的外治法给你治疗,人家是要赚钱的。
所以从现在到626指示间的三年,农村卫生情况非常艰难,预防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搞的很不到位,原先培养起来的卫生员保健员也因为少了医生大夫的持续辅导,荒废了一大批,偏远农村又出现了有病没得治,甚至要跑一天才能找到医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