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医高源(282)

作者:唐甲甲 阅读记录

高源继续诊断,发现病人发热,头晕,微汗,要不酸痛。前胸有玫瑰色红疹5-6粒,其中一粒成疱疹。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白?透露于颈下及胸部数量不多,状态似水晶。

脉象濡缓,舌苔薄腻。

诊断完了之后,高源站了起来。

李胜利也很清楚高源的习惯,见他已经结束诊断了,便赶紧问:“院长,这到底是不是肠伤寒?”

高源回头看他:“肠伤寒是西医的病名,你要记住,千万不能执着于病名,更不能见到有相关症状就开始乱套病名,开始照名抓药,这样误诊误治的概率就会很大。”

“哦。”李胜利答应一声。

高源又看一眼呆滞的病人,他说:“所以没有去西医的相关实验作为依据,但大概率应该就是肠伤寒了。不过不管是不是这个病名,都不影响中医诊断和治疗。”

“你们要记住,中医的治疗只有十二个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定要仔细判断和辨证,病名当然有概括疾病的巨大价值,但是肠伤寒的症状跟其他疾病非常相像,所以很容易误诊误治。”

“所以你们千万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甚至可以先抛开病名的概念,先判断病证是什么,犯到了哪一经,病情演变到各种阶段,然后根据病证治疗,这样偏差就不大了。”

李胜利和甘静都认真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高源说:“再说回病人身上,这个病人是比较典型的湿温病,湿热郁蒸气分。你们看他身上有白?,白?多见于湿热证,外发于颈胸皮肤上,呈现出白色小颗粒,晶莹剔透,内含水液,这是湿热证特有的证候。再加上其他诊断,已经可以肯定判断是湿热证了。”

换源app】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白?这个特征来分析病情变化。白?发出来了,则证明了邪气有外泄的机会,若是颗粒饱满,如水晶色,那就代表正气尚足,津液未伤,是好事。若是形瘪色枯,则是气液大伤。”

甘静也赶紧做记录。

李胜利还巴巴地问:“那这个病人应该怎么治?”

高源反问:“你说呢?”

李胜利干笑两声。

高源白了他一眼,说:“用薏以竹叶散加减。”

第287章 水粪管理

“好。”李胜利忙答应着。

高源随即便开了处方,交给甘静之后,他便先出去了。

李胜利赶紧跟上问:“院长,这个病人情况怎么样,严重吗?后面不会重症死亡把?”

高源无语地看他:“你前面是没有听懂吗?”

李胜利讪笑道:“确实没咋听懂,主要也是你最开始说的太渗人了,动不动就穿孔就出血,还说会死人,这种话谁听了不害怕?”

高源耐心跟他解释道:“这个病人虽然已经发热五天了,但是我前面说了晶莹剔透的白?就代表了正气未衰,湿热病邪有外透之意,所以这个时候因势利导一下,情况就应该会好转了。”

“哦。”李胜利松了一口气,他前面就被吓坏了。

高源也皱眉道:“我得回去赶紧把这个病例报上去,要引起大家警惕了。”

李胜利也点头。

高源赶紧回去向上报告,按照他前世的记忆,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了。前世因为大调整,所以基层医疗弄得一团糟,这辈子知道自己说话还是有分量的,希望能早点引起重视,防控疾病。

高源去打完电报之后,回来之后,又去看了病人的情况。

经过高源的观察,病人服药之后,体温很快就控制住了,而后渐渐退烧。高源开了两服药,吃了两次药之后,诸症都消除了,也不发烧了,精神也不错,舌苔前半的腻已经消除了,只是白?继续往外发布,当然,这不是坏事。

换源app】

综合来看,湿化热清,上方已经见效了,所以效不更方,继续用药。

再服三剂之后,痊愈了。

而这段时间,高源也没闲着,抓着卫生院里的这些人给他们做培训。

“这个病的发展,非常曲折,也容易缠绵反复,一旦遇到棘手的,就很难治疗,这个主要是因为毒邪所带有湿热特性所导致的,湿性粘稠,如油入面,又很容易困阳阻气。”

“而热性又很爆裂,气炎于上,也很容易灼津伤液,这两者相互交织杂混在一起,则酝酿熏蒸,难化难解。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热得湿则愈炽,湿得热而愈强。”

“刚才我们说了,肠伤寒的表现出来的症状很其他病症很类似,所以容易被误诊,也很容易被当成普通感冒,有些很严重的,到了出血穿孔,也可能会被当成阑尾炎,所以早期的准确诊断就很关键了。”

“热病的特点是很明确的,所以怎样辨湿才是关键,只要准确辨别是否有湿,那就增加了我们的准确性。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些典型特征来分析……”

高源讲课也是老传统了,早在刚重生回来的时候,带卫生员的时候他就开始讲课了,李胜利就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曾经如此,现在也不例外。

所以张庄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比较高,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甚至好多外面的人都会过来求诊的。要知道,跨地区是没有公益金报销的,在这么贫穷的年代,都还有人愿意这样做,这确实是对人家医生大夫水平的极大信任。

高源在这里面作用很大,功劳更大。

严桥还老觉得学到高源的本事,就是他们家占便宜了,还挺沾沾自喜,甚至为此答应高源很多条件,他也心甘情愿。高源一句我之学问即严家之学问,给老头整的热血沸腾的,都不顾一大把年纪也要去乡下当院长。

其实高源想的一直是我之学问即天下之学问,又岂止是严家一家,他不怕别人学会,他怕的是这些人学不会。就像是李胜利脑子也不太灵光,就让高源很头疼。

讲了好半天,李胜利还是云里雾里的。

可不等李胜利询问,门口就响起了声音:“讲完了?”

众人皆看去,居然是王汉章过来了。

“大领导来了啊。”高源赶紧站起来。

“去!”王汉章白了高源一眼,道:“你过来,我有事情找你聊。”

“哦。”高源答应一声,然后对其他人:“有什么问题,先记录下来,等下再来问我,你们先出去忙吧。”

交代完之后,王汉章跟着高源去了院长办公室。

王汉章进门就道:“你的电报我收到了,后面的来信我也收到了。我也让县医院关注一下肠伤寒的问题,让他们尽快组织检验检查。”

高源询问:“那乡下呢?”

王汉章道:“寄信过去了,应该快到了吧。”

高源皱眉。

王汉章却道:“没办法,卫生院基本名存实亡了,乡下医疗分的太散,只能这样先通知了。就是我担心效率很低,之前是卫生院的时候,发现一个上报一个,现在还有不少是个人开业的,怕是很容易被他们忽略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