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106)+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说完了瞧瞧康熙的脸色,问道:“不知皇上,可还满意?”

康熙看到南怀仁五官都想往两边飞的表情,笑的很开心:“满意,朕很满意。你说的这个吉拉尔吉尼,朕有印象,哪天有空,叫他过来给朕和皇子们再画一幅。”

南怀仁没有大臣们那么多礼,弓腰道:“臣替他谢谢皇上赏识。”

康熙满意的很,叫梁九功去送一份丰厚的赏赐:“他们都喜欢绸缎,赏赐他两匹内造的,剩下的你看着安排。”

梁九功心道,这又一位要起来的新星啊。南怀仁这个家伙,从来都跟湖心里的老莲花似的,除了皇上关心的那些火炮他什么都不关心,今儿怎么也学会拉帮结派这一套了?

南怀仁也跟着告退了,两人一起来到涵元殿外,站在廊下说话。

梁九功笑道:“南大人,您怎么和画师有话说了。这样吧,皇上叫奴才看着安排赏赐,奴才也不知道那位画师喜欢什么,您和奴才一起去库房看看?”

南怀仁没有多少心眼,不太会客气的弯弯绕,听见这话直接点头道:“好。梁公公,吉尼最喜欢中国的矿石颜料。”

廊下当值的侍卫看着梁总管被南怀仁裹挟而去,憋笑憋的嘴角抽抽。

接触过西洋传教士的人都知道,这帮子人都不知道谦虚委婉为何物的。

康熙把一尺左右的小小卷轴放在袖带里,趁着会儿闲暇,去后面的绮思楼看孩子们读书读的如何。

顺便叫辰儿看看,那个西洋画师画的牙窟窿。

绮思楼比涵元殿二楼更通透,也就更凉爽,一个多月来苏辰三人基本上都在这里读书。

现在给他们上课的不止有张英,还有给后世留下一部《池北偶谈》而在文学史上比较有名的王士禛。

王士禛是位文学素养极高并极有文采的人,他的课主要讲对韵,有时候还讲讲诗文家的逸事,苏辰听着比较有意思。

正对这位王先生印象良好呢,今天上午一开课,王先生给保清保成两个小的布置了描红的任务,转头便对他道:“辰王殿下,臣也讲了几日诗文格律,今日便以二冬为韵,请您拟一首五言绝句来。”

苏辰俩眼珠子都瞪直了,眼前几乎出现一道虚拟循环弹幕:我没听错吧!

“先生,您的意思是,我要作诗并且,可以作诗了?”他不敢置信的问道。

眼前的王士禛先生,微笑点头道:“辰王可以试试,有错的地方,咱们共同修改。”

苏辰想哭,写诗?他写作文都费劲。

听到有上楼梯的脚步声,虽然很轻,但苏辰还是分辨出来那是他阿玛的脚步声,一溜烟跑到楼梯边。

正放轻脚步往上来准备偷瞧瞧儿子读书如何的康熙,还没落在上一阶楼梯上的脚重也不是轻也不是。

“阿玛。”

儿子这一声喊的,好像迷路的小兽似的,如果不是眼瞧着辰儿的正脸,还以为他眼泪汪汪的呢。

“怎么了辰儿?”康熙一步两个台阶上来。

王士禛见到皇上,放下手里的书上前叩拜:“微臣参见皇上。”

“起吧,”康熙说道,抬手揉揉儿子的后脑勺,问道:“是课业完成的不好?”

被先生训了?

先生很无辜,对辰王别说训,语气重一点都不敢,况且现在三位阿哥并不是正式读书,就是开个蒙,对蒙童嘛,能怎么严厉?

苏辰摇头,无形的泪珠甩出来一大串:“我不要读书了。”

康熙耐心道:“不读书怎么明理?”

蹲下来拍着儿子的小肩膀,“否则,以后人家会说你,是咱大清国唯一一个白丁皇子。”

苏辰有些不好意思,边上还有俩弟弟看着呢,自己怎么这么幼稚起来?

不过被阿玛如此耐心宽慰,心里那么受用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每一个成年人的心里也都住着个不成熟的儿童!

苏辰的理智告诉自己你该成熟点,拒绝做幼稚鬼。但是那个诗,打死他也不会做啊。

打不死的话,就不知道能不能扯两句出来了。

然而苏辰的阿玛非常有耐心,开始从各个方面给他说读书的好处、必要性,还用晚上带他一起做几何题当作诱惑项。

一点没有熊孩子不听话竟敢说不读书,要巴掌伺候的意思。

苏辰终于哭唧唧说出实话:“儿子不会作诗。”

王士禛心里道:“要遭。”

不想皇上并没有先问他的事,而是依然耐心问辰王:“难道辰儿作过诗了?”

苏辰摇摇头。

康熙笑道:“没有作过怎么知道不会做,阿玛和你这般大的时候,也戏作过一首,咱们先只讲押韵不讲平仄、”

话没说完眼前一阵风,下楼梯的脚步声消失,远处传来小孩子崩溃的喊声。

说实话,王士禛心里现在有些颤颤的,孩子还小么,是他着急了。

不过自家的孩子,五岁都教着作诗了。

做好了被皇上训斥的准备,却不想又出王士禛意料之外的是,皇上堪称和颜悦色的对他说:“辰儿这样,以后要叫爱卿费心了。”

王士禛比挨训还惶恐,匆忙道:“皇上言重,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想到辰儿对作诗的反感模样,再看王爱卿这么郑重,康熙隐约觉得,自己好像给儿子挖了个坑。

第62章 大猪蹄子

“你们两个好好写字。”对一会儿就扭过头往这边看的保成保清说道,康熙叫王士禛继续带他俩读书,转身下楼去找大儿子。

外面都是侍卫,康熙很快根据一个个人形导航找到坐在凉亭里的儿子。

复康和小宫女在后面站着,看到万岁爷过来便退到一边。

苏辰听到脚步声,转头看一眼,继续趴在栏杆上。

康熙走过来在一旁坐下,也看向这烟波景色,一会儿都不听辰儿说话,他开口说道:“辰儿,你觉得这瀛台景色美不美?”

苏辰知道大人的套路,如果一点头,他阿玛肯定说看到美景不会作诗多遗憾这类的话。

“嘿,”康熙伸手挠挠他光光的小脑袋,“嘴巴缝上了?”

苏辰认真严肃道:“阿玛,我真的不想学作诗。”

康熙:“读书都要学的,阿玛再给你请两个作诗讲究章法的大儒。”

苏辰明白现在作诗就和现代的家长都期望孩子学生理化一样,不学他阿玛肯定不同意,搞的他都有些想叛逆辍学了。

“阿玛,会作诗又不能当饭吃,为什么读书人们这么热衷?”

康熙说道:“因为这是官员之间的交流方式,想想看,你以后代替皇阿玛去办差,连一句诗文都留不下来,岂不叫人面服心不服?”

“那我就不和读书人打交道,”苏辰抠抠手指,眼睛有些酸,前世他高中阶段选文理科的时候,都没有人这么耐心的为他打算,“那些事叫弟弟们做就可以了,阿玛以后叫我办差,我就负责工匠们的事。”

康熙没奈何,说道:“这样吧,阿玛叫王士禛先教你对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