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111)+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起晚的苏辰匆匆刷刷牙跑到前面来,到懋勤殿的门口听见的就是这么一句。

广东?

榴莲啊。

苏辰属于爱吃榴莲的那一挂,想象着那个味道就忍不住流口水,他招招手把里面的梁九功召出来。

“王爷,还在议事呢。”梁九功笑眯眯的道,“要不您先和太子爷去给皇后娘娘见个礼去?而后再去慈宁宫,跟太皇太后好好的唠一唠。”

万岁爷昨晚上召幸的还是那个小秀女,帝后的大婚之夜啊,等于啪啪打皇后的脸了,天刚亮的时候,太皇太后派人来问了。

轻易不管事儿的老祖宗都惊动了,梁九功只怕今天不太好过去。

帝后不和,这是很不好的一个征兆。

而且在外人看来,万岁爷此举就是宠妾灭妻。连昨晚的起居注官员,他都给特意交代了,这事儿不能记。

好在现在的官员都比较好说话,没有那些历史上史官的死性子。

虽然梁九功也不清楚昨晚上帝后具体闹的什么矛盾,但逼的万岁爷把那样的话都说了出来,是很难让万岁爷跟皇后低头的。

如此看来,能稍微圆圆这个场面的,也只有辰王和太子爷了。

苏辰知道了梁九功的意思,很愿意去给阿玛收拾烂摊子去,只不过走之前交代梁九功:“你跟我阿玛说一声,我想去广东打酱油。”

打酱油?

梁九功满脸疑惑,酱油还是咱们京都的更好啊。

他还想问问呢,辰王已经跑下台阶往北边的弘德殿去了。

巳时初,慈宁宫的氛围有些刻意营造出来的热闹。

辰时左右的时候,皇后钮钴禄氏已大妆准备好,端坐在交泰殿,接受了妃嫔们的跪拜。苏辰是带着保成、保清一起过去的,他们给扎扎实实的给皇后磕了头,然后便一人拿着一个皇后娘娘给他们精心准备的荷包,先跑来了慈宁宫。

皇后再带着一群花枝招展的妃子过来的时候,慈宁宫的欢声笑语便按下暂停键。

太皇太后安坐着,等众人请安毕,抬手示意苏麻喇姑给皇后座位,随后才淡淡道:“泉清也坐下吧。”

慈宁宫没有太多的座位,其余嫔妃们就分别站在两边,听候太皇太后训示。

太皇太后没有多少话嘱咐,不耐烦听妃子们的恭维,很快便让小格格们各自回去。

这时候钮钴禄氏说道:“启禀太皇太后,臣妾还没有带众位妹妹去向皇太后请安。”

“她喜欢僻静,你单独过去说说话就是了,”太皇太后随意的放下手里的佛珠,说道:“外面看着咱们是天家,什么都要讲一个规矩,恨不能连饭吃几口都有规定,但其实咱们也是过日子,不能照着尺子刻出来的规矩过。那样,自己不舒服,别人也不舒服,反而失了天家的贵重。”

钮钴禄氏起身道:“臣妾谨领训。”

太皇太后看她一眼,说道:“昨天晚上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亲手扶养长大的孩子,她清楚,若非万分厌恶,不至于这么给钮钴禄氏没脸。

钮钴禄氏神情冷淡:“臣妾只不过是想请求皇上,给家父设立家庙。”

“就这个事儿?”太皇太后不相信,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请求,如今恩遇遏必隆,对前线八旗的八旗将士也有激励作用。

皇上不可能不同意。

钮钴禄氏下巴微微仰起,脊背挺直,道:“臣妾的确只说了这些话。”

十分理直气壮,很显然她没有说谎。

苏辰在太奶奶赶妃嫔出去的时候装作没听见,太奶奶也没有说他,因此他和保成保清正排排站在太奶奶右手边听着呢。

苏辰就有些皱眉,问道:“您是不是用这理所当然的态度要求的?我阿玛可不欠你们家啊。”

钮钴禄氏看向苏辰,随即淡淡的转开了视线。

不欠钮钴禄氏?

为何要立我为后呢?

她敢在康熙跟前透露出这样的意思,却不敢再太皇太后跟前泄露一个字眼。

父亲被削职在家里的那几年,跟她说的最多的,便是太皇太后有多老于谋算。

如果没有太皇太后在后掌控大局,出面拉拢资历最深的索尼,使得索尼为了赫舍里氏的风光而甘愿用尽他们在军中的所有势力,现在这个康熙帝仍旧是那个说话没有分量的小皇帝。

“好了,见了礼,皇后回去歇着吧。”太皇太后的声音依旧淡然随和,没有半分的威势。

但刚才太奶奶看皇后的那一眼,只让苏辰想到重剑无锋四个字。

第64章 册封了

皇后前脚回去,康熙后脚就来了,太皇太后正盘腿坐在炕上,隔着一个小炕桌,笑容和蔼的拿一个红薯饼递给保成。

“这个只有太奶奶这儿的厨房有,你们想吃了就过来。”

红薯饼稍微吃两个挺能通肠胀气,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不爱动弹,自从得了这红薯饼之后,每日都要吃一两个。

只是不会赏给孙儿那些妃子吃,免得叫人无地自容了。

看着俩孩子一人拿着一个红薯饼吃的好,太皇太后才转头看康熙,手里转着檀香木的佛珠问道:“气可是出了?”

康熙听皇祖母这一问,脾气都没有了,转身坐在俩儿子那边,自己也拿起一个红薯饼,道:“孙儿没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样的憋闷气,早气习惯了。”

“别捏了,”太皇太后说他,“这饼子本就软烂,你还吃不吃?”

康熙便一口将整个红薯饼都填到嘴里,朝皇祖母露出一个憨憨的笑容。

太皇太后不由得宠溺笑笑,孩子都好几个了,还跟小时候一样。

“这钮钴禄氏,看似清高不可侵犯,实则愚不可及,你跟一个这样的女人一般见识,没的丢皇上的大体。”

康熙将嘴里的红薯饼慢慢的咀嚼着咽下去,手闲不住又一下下捋着儿子脑袋后面的小辫儿,神情之间是一个帝王很少见的任性:“孙儿知道跟她一般见识才是抬高她的地位,但孙儿真的做不到不生气。”

也不管俩孩子是不是能听懂了,跟太皇太后道:“您知道她跟朕说什么吗?说根本不想做皇后,只是为了她阿玛的哀荣。”

太皇太后能理解的点点头:“钮钴禄氏的确不会说话,以前便听说遏必隆视此女作掌珠,如今看来也不是虚言。只是她提的家庙这个事,并不是什么难办的。等你气消了,便着人办理吧。”

康熙道:“孙儿听说她还有个妹妹,想把她召进宫来。”

太皇太后没有多犹豫,道:“随你的意愿。”

康熙又道:“孙儿还想多册封一个嫔。”

“是那个郭络罗氏?”太皇太后问道。

“是她,性子挺开朗,颇能让朕开怀。”康熙说道。

太皇太后便点头应允了:“你后宫的事,只要于朝廷大事无碍,祖母都是同意的。”

苏辰和保成坐在一边,康熙揉揉俩儿子,笑道:“日后,多几个弟弟给你们打下手,好不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