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149)+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康熙心里知道自己理亏,跟着进去哄了哄宜嫔,转头到乾清宫就叫人送来很多赏赐,然后便不再为此事挂心。

第二天,听到儿子又说要出宫,康熙把早就想好的理由搬出来:“再过几日就是你额娘忌日,过了忌日再走。”

苏辰万万没料到阿玛不让他出宫的方式能这么狗,先答应,然后今儿个明儿个的给你拖时间。

只不过这次的理由,让苏辰根本没办法说不行我就要走。

于是又是几天的耽误,过了五月初三母亲的忌日后,苏辰直接拎着自己的小包袱就去乾清宫找阿玛。

康熙一看这阵势,知道再拦不住了,道:“行,走吧。但走之前,你得想好怎么跟保成告别。”

怎么跟保成说这件事,还真是苏辰最头疼的。

这不还没刚一提起,保成就目光灼灼的看着他道:“哥,你要去哪儿玩?不能带我一起吗?”

“不能啊,”苏辰语重心长,“你是太子,要学很多很多东西。我呢,早就想看看天下,咱们俩分工,以后一个月寄一回信,还跟在一起是一样的。”

保成听完,放下手里的正描红的笔,噔噔噔就跑了出去。

苏辰想着让他静一静自己先考虑好就没跟去,不想一会儿便见平澜气喘吁吁跑进来:“太子爷在御兽园打起来了。”

苏辰:“和保清?”

平澜摇头:“一只小梅花鹿。”

苏辰抚额头,赶到御兽园,把小孩和梅花鹿拉开,确定他身上没有外伤才揪住他的耳朵道:“保成,你成熟一点,我只是出去走走,再说多亲近的人都有分开的一天,你现在是干什么?”

保成闷头不说话。

苏辰说道:“你不说话我就当你同意了。”

保成一抬头,苏辰才看到小家伙两只大大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哥,你别走,你走了我就又和以前一样,除了阿玛便再没有别的亲人了。”

说的苏辰也忍不住双眼一热,他弯腰抱抱虽然这两年很显长但还是比他低的保成,看着他道:“游历天下是哥的梦想,这样吧,到你六岁的时候,哥再出去好不好?”

听到哥妥协了,保成心里也没有多开心,因为他不想是逼着他哥留下来。

“哥。”听见小孩喊自己,苏辰答应道:“怎么了?这样还不行?”

保成摇摇头,咬牙大方道:“你如果留下来不开心,那你就出去玩吧。不过你一定要每个月写信,给我捎好玩的好吃的。”

“好吃的就算了,”苏辰心里软软的,笑道:“一路上还不都坏了。”

保成:“……我只是客气客气,你如果不觉得难过的话,就到我过了六岁生辰再走吧。”

苏辰哈哈笑着揉了揉弟弟的脑袋,“保成,你怎么这么可爱?哥答应了你六岁后再走,自然是等你六岁了再走。”

紧跟着收到消息的康熙,冷哼道:“朕这个阿玛,竟然没有他弟弟重要。”

梁九功默默听着,而后就听到万岁爷转头和他唠道:“梁九功,你说说,朕和辰儿的相处时间,比他和保成多了两年多呢。”

梁九功很想说,万岁爷您和太子爷、辰亲王之间,用得着这么比吗?

但是要劝人,不能这么说的,梁九功笑道:“或许是辰亲王觉得太子爷年纪比较小,不想让他过于伤心?”

康熙想了想觉得说的通,但这话不就是,辰儿不关心自己这个当爹的伤不伤心吗?

康熙越想越郁闷,等俩孩子笑着手牵手从外面回来,就把苏辰叫到跟前,问:“怎么阿玛苦留你不住,保成一哭就管用了?”

不等苏辰回答,又道:“看来是阿玛在辰儿心里,不如保成重要啊。”

苏辰看着真心实意伤心的阿玛,一脸问号加感叹号。

保成则转头偷偷翻了个白眼。

苏辰说道:“阿玛,您和保成对儿子来说一样重要。只是保成年纪还小,儿子担心不顾他的想法就走,会给他留下心里阴影。”

站在桌子一边的梁九功不自觉挺了挺脊背,咱家说对了,咱家比万岁爷还了解辰亲王。

康熙听了儿子亲口这么说,再看看胖墩墩的保成,虽然觉得保成没有那么脆弱,但他心里却是舒服不少。

辰儿不吵着出宫游历了,康熙心情彻底大好,第二天就吩咐收拾东西搬去瀛台。

三月份的时候,康熙在十七年召各省举荐的贤才全部到京,便是在苏辰住的昭仁殿举行的博学鸿词科考试。

因为有黄宗羲的从中涡旋,王夫之也来了。

有这两位镇着,吸引来不少此时学界有名的儒士,共来四百多人,因此这一次考试举办的挺漂亮,被授官的有三四十位。

黄宗羲、王夫之这一水平的大儒,授予的则都是名誉称号。

他们和臣子们一样,拥有自由进宫的权利,只不过这一批从民间选上来的大儒贤才,进宫后别的地方也不去,基本上进了宫就直奔武英殿,参与明史的编修而已。

这一年去瀛台避暑,康熙便把这些文人带过去十好几个,分别安排在藻韵、绮思二楼,让他们负责教授辰亲王他们三个皇子诗词歌赋。

到晚上,康熙处理完政事的闲暇时间,就带着儿子们和臣子们在湖上举行钓鱼比赛,定下规则道一圈里没有调上鱼来的就要做一首诗。

苏辰很怀疑,他阿玛带这么多文人过来,还让叫他们诗词歌赋就是为了钓鱼的时候坑他。

因为他钓鱼运气特别烂,这是已经在宫里经过很多次证明的事。

钓鱼比赛的时候,苏辰总输,之后让他做诗他就感觉像是便秘似的,半天里大脑都拉不出来一个字。

后来文臣们都看出来了,辰亲王拙于才思。然后今儿个高士奇送来一本诗集,明儿个黄宗羲给他捎来一本对韵歌,大后天张英给他送来一堆民间的比较雅的诗。

在瀛台不到一个月,苏辰手头便堆积一摞子作诗的书,到后来逼得他都能胡诌两句了。

万分后悔之前没有坚持马上就出宫去。

而看到儿子终于能诌诗了,康熙默默点头。

话说王士禛叫辰儿作诗辰儿表现出来抗拒的态度后,康熙在教儿子学做诗这方面是花费了很多功夫和时间的。

但这孩子太懒,他也管不住,竟然学到现在还不会诌,于是才想出这个主意。

苏辰哪里知道他阿玛这么阴险,现在察觉了,他也答应保成再过一年离开的,却晚了,真是后悔啊。

时间过得飞快,七月下旬天气转凉,御驾由西直门回宫。

永和宫,乌雅氏听到这个消息,双手抚在了小腹上。

如玉说道:“娘娘,奴婢给您换衣收拾。”

“稍等等吧,”乌雅氏平淡说道:“皇上回来第一件事,定然是先去看宜嫔,咱们到明天再去。”

乌雅氏又怀上了,到现在已经足足有三个月。

她瞒的很紧,只等着皇上回宫后亲自去告知他这个喜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