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161)+番外
王老大铜铃大的眼睛几乎突出来,他看着因为小孩儿醒来而放松瘫坐在地上的苏辰,惊怪道:“苏公子难道是仙童不成?”
苏辰摆摆手,道:“这是一种急救方法,有空了给你们讲。”
阎山拿着水壶蹲下来,拿到主子嘴边叫他先喝口水。
其实不说王老大等人震惊,荣广和赵泽也是震惊的,完全没有想过这都已经没有生息的小孩儿,还能这样救回来。
苏辰喝了一口水,紧张的情绪缓解,低头看了看依然处于虚弱中的小孩儿,对荣广道:“先把他带车上,赵哥,你去给他煮一些姜水。”
人都各自散去了,毕盛钜还愣愣的站在原地,看向自家先生:“先生,这苏小公子,人耶?仙耶?”
中年男人也是满心的震撼,一为落水幼儿得活,二为,这位苏小公子贵人出身,却能因为一个不知什么样的落水小儿而下水搭救,而耗费气力。
这种众生平等的意识,是他与生俱来的吗?
许久,这样的震撼都在心底翻腾起伏。
一直没有怎么注意这个小公子的中年男人,现如今很想结交了这位小友。
赵泽端来一碗温热正好的姜糖水,被搬到车里的小孩儿已经彻底清醒,能靠着枕头说话了。
但他看着这些人,一语不发。
苏辰看他神情,便不追问,侧身让开地方叫赵泽把姜糖水给小孩儿。
甜丝丝的味道钻入鼻孔,小孩儿无波动的眼眸抬起来,问道:“你们救了我想要做什么?”
阎山皱眉:“为了救你我家公子亲自跳入水中,要回报你也回报不起。”
小孩儿便又垂下眼睛。
苏辰道:“先把水喝了。”
赵泽递过去。
小孩儿终于没有抵抗住甜甜味道的诱惑,伸出两只枯瘦如鸡爪的手咕咚咕咚喝起来。
喝完,他还抱着碗不舍得放。
苏辰也不催他,趁机问道:“你是附近村子的小孩儿?叫什么?家住在哪里?又是怎么落水的?”
“狗子,”小孩儿说道,“我没有家。”
赵泽很不喜这态度,严肃道:“说清楚。别枉费我家公子救你一场。”
大清国辰亲王的命比你重了不知多少,能冒着溺水的危险下水救你,竟还不知感恩?
狗子听不见赵泽的心声,抬眼看看这几个都不大喜欢的看着他的人却是理解了。
他向来不讨人喜欢,陌生人们不喜欢他很应该。
“我叫狗子,家住一里外的赵家集。我父母早亡,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今天家里的鸡蛋被隔壁邻居家的狗偷吃两只,我怕婶婶回来打我,便想下去找爹娘。”
很平静的叙述,没有一丝生气。
苏辰初步判断这个小孩儿有点抑郁,说道:“你还想回家吗?”
狗子摇摇头的样子,让人想到无家可归的丧丧的小狗。
“那我们还需要回你家跟你叔婶做个了结吗?”
狗子再次摇头,道:“他们巴不得我死了。”
“那好,”苏辰的目光在他手臂的红肿伤痕停留一瞬,“你就跟着我们走吧。我救了你的命,以后你便给我做仆人还债吧。”
荣广和赵泽担心的对视一眼,又一个。
这才是出来的第八天还是第九天来着?他们以后的这一路上,主子不会要一直拣人吧!
苏辰不知道俩人的想法,确定狗子愿意跟着他,又给他取了个名字:“以后你叫水生,是我苏辰从水里救起来的仆从。”
狗子黑沉如深渊的心底摇摇升起一颗微弱的星光,他仰头看着这个面容精致的小公子,缓缓的微微的点下头:“公子。”
苏辰再次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他这一行人便又增加一个队员。
毕盛钜靠在他那辆马车旁,时不时向这边看一眼,见苏辰下来,笑着举起手挥了挥:“辰弟,来喝杯茶。”
湖边铺着一块绒毯,其上摆放着一碟花生米一碟鸡油卷,还有苏辰这边提供的一罐鸡汤。
几个人围绕绒毯坐一圈,毕盛钜笑着连敬苏辰两杯酒,道:“你这样的人,我以前真是没有见过。辰弟啊,若是不嫌弃,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苏辰见他说话没了先前的轻浮,笑了笑点头:“可以啊。你家是山东的?日后有机会去山东游玩,毕兄可要招待我啊。”
蒲松龄的老家好像就是山东的,也不知道现在蒲大神有没有出生?或者是已经老去了?
“好好,”毕盛钜十分热情,转身就指着身旁的中年男人道:“我家夫子也很想和辰弟相交,蒲夫子教我读书三两年了,天底下存在的东西没有夫子不知道的,辰弟一定能和夫子聊的来。”
苏辰:这么巧,这位夫子姓蒲,还是山东的,不会是和蒲大神有关系的人吧?
“我这学生说的太过了,”中年男人站起身,郑重的见礼,道:“敝人淄川蒲氏松龄,字留仙,今日能交一小友,着实幸事啊。”
“咳咳咳,”苏辰正喝水,蓦然听到这句话,一下子被呛住了。
蒲松龄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或是哪里不妥,看着呛咳不已的苏辰,笑道:“小兄弟,是不是敝人哪里不妥?”
阎山给拍着后背,赵泽给递上帕子,苏辰拿过来擦擦嘴角的水,摇头道:“不是,不是,是我太惊讶了。”
惊讶?
“就是我以前听说山东有个写鬼怪话本的蒲松龄,没想到今天碰到真人了。”苏辰解释道。
蒲松龄闻言,眼神里的震惊是掩饰不住的,继而又都转变成不自在的惊喜:“我写的那些故事,小兄弟竟然也听说过?”
“听说过,”苏辰点头,还不敢相信的再次向这身着半旧衣衫的中年男人确定,“你真是蒲松龄?”
按说直呼其名是失礼的,但小少年的语气透露着全然的小心翼翼和不敢置信,反倒不让蒲松龄觉得冒犯。
他哈哈笑道:“如假包换,我这么一个破落书生,难不成还有人要假冒?”
苏辰:“能写出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如何说是破落。”
唉,也就是蒲大大生在这个荧幕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后世聊斋的改变多不胜数,他若是活到那会儿,每年拿稿费都能躺平了。
被这么夸赞,蒲松龄既觉得受之有愧又是些微自得的,笑道:“我这些故事便是在书斋随便写写,不想小兄弟竟然都看过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写的这些很受大家喜欢啊。
刚这么想,便听小兄弟说道:“我没看过书呢,只是听人说过。”
如果聊斋志异早传到京城,连山几乎把书肆的话本子都搜罗遍了,不可能看不到。若早看到,他也早想起蒲大大,然后在他阿玛的博学鸿词科名单里再加一个蒲松龄不就行了。
毕盛钜笑道:“我还遗憾呢,辰弟若是早看过夫子的那些故事,我这准备给你的本子不就是白白准备了?”
说着他把手往后腰一探,将一本蓝皮书拿出来递到苏辰面前:“送你了,这可是为兄自己抄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