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201)+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随后是保成、保清、胤祉。

苏辰点点头走了进去。

左右看看,就他还没有选伴读呢。

但他也不会一直待在宫里读书,伴读就不选了吧,免得耽误人学习。

这时候,一个瘦瘦的高颧骨的官员从外面进来。

苏辰没有见过他,正好奇此人是谁,保成后面的伴读转头递给他一个纸条,是保成叫给的。

哦,原来这人就是李光地。

当年耿精忠举起反旗响应吴三桂的时候,他正在福建老家省亲,深入反贼中心给朝廷送来过反贼的军事布置图。

后来也一直在敌方策应。

阿玛因此对他颇为赏识,看他现在的顶戴,应是一回京就受到重用了。

苏辰见了人之后对他的印象反而一般般,因为他的面相苏辰在朝臣中看到的多了,就是那种老于谋算的政治家形象。

这样的人能深入敌营周旋?

苏辰持怀疑态度。

不过也可能是几年过去人老了面相也发生了变化。

见李光地讲课言之有物,苏辰决定抛弃对他的偏见。

正开着小差在纸上画来画去的,前面的李先生拿着一根棍子走过来,苏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啪啪的棍子抽在手心里声音响起来。

挨打的是胤祉的一个哈哈珠子,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被李先生五个手心抽的眼中噙泪。

抽完了,李光地还严肃着一张脸问道:“你可知错了?”

那孩子点头:“知道,三阿哥不专心,应该及时提醒。”

苏辰掏掏耳朵:什么,你们在说的什么?

“李大人,”苏辰站起来:“胤祉不专心听讲,为什么要打伴读?”

而且胤祉这么小的孩子不专心,不是很正常吗?用得着挨打。

李光地是第一次见这位辰亲王,但对这位王爷却是早已听闻满耳,闻言换上了温和的神色道:“三阿哥金枝玉叶,打坏了不好。”

又是这句话。

那次他在瀛台挨打之后,便跟阿玛反应了主子犯错奴才挨打的不合理性。

本人犯的错别人挨打,能起到什么教育意义。

还不如谁都不打呢。

没想到上书房也是这样的,伴读不是来读书的,是来替挨打的吧。

李光地见辰亲王脸色不好看,说道:“如此也能帮助阿哥爷们养出一副慈悲之心,若是不忍自己人受罚,便不会再犯错。”

苏辰差点呕一声,推开桌子就走了。他很理解个人力量的渺小,一个人心中有个理想世界是永远都不能在现实打造出来的,于是他也没有很强求。

很多很多看不惯的东西,苏辰都尽量要求自己跟这个时代和解,因为他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前世那个文明已然很发达的时代,不照样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吗?

所以他只要能让自己影响一点,微不足道的一点就好了。

但是到现在,苏辰已不知道自己多少次这样在心里劝说自己,可是挑战他三观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

也可能他前世就是个小人物,现在还是特别能共情到小人物身上吧。

不知不觉走到御膳房大门外,门里走出来的一个小太监看见他就笑:“王爷,您来了,这不,师父让我去挑鸭子呢,说是您喜欢吃烤鸭,中午给您来一个挂炉烤鸭。”

“鸭子都去哪儿挑?”苏辰还真不知道这个。

小太监道:“西北角的鸭舍,挺远的。”

所以你别说跟我去看看啊。

这时候复康才追过来,苏辰见他跟来了,说道:“走,咱们捉鸭子去。”

小太监:想哭。

“王爷,鸭舍的气味儿也很是不好闻。”他说着。

苏辰道:“没问题,本王不怕那个。”

上书房,辰亲王刚才反感厌恶的表情让李光地很是尴尬,站在当地好一会儿没动作。

保成笑道:“李大人,继续吧。”

李光地便继续上课了,等到中午特地去找索相请教。

内阁大堂,其他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索额图坐在太师椅上,听了李光地讲述的原委,忍不住哈哈笑道:“晋卿啊,你不用委屈,更不用担心,你或许知道,辰亲王小时候有两年是跟着个道士长大的。你知道那些道士,也讲究个仁慈之心,辰亲王被教歪了,都不知道亲疏远近起来。”

“难道说他不让打伴读还盼着亲弟弟挨打不成?”索额图摇摇头,“你可以跟皇上说说,皇上会管教的。只不过有一句话得说在前头,皇上一直觉得亏欠辰亲王,所有的皇子阿哥中最疼爱的就是他。”

李光地:明白了,可以去告状但不能一直指责辰亲王。

索额图道:“我先请你一顿,给你赔个不是。天地君亲师,哪能这么对待传道授业的先生呢?”

第100章 虎父犬子

下午,康熙正沉浸在批改奏折的快乐中,梁九功悄声走来,禀报道:“万岁爷,李光地李大人求见。”

康熙看了看侧后方的一个座钟,把批好的折子扔到即将下发的一堆中,笑道:“这是上午辰儿的任性给招来的,行,叫他进来吧。”

起身离开御案到外面的房间,李光地进来就见礼,康熙在主位上坐下来,点头道:“你来的正好,朕刚看到施琅上的折子,关于台湾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

一路上都在酝酿如何把上午的辰亲王无故退课,不尊师长不友兄弟的事情说出来。乍听闻这话,李光地没能从告状的频道中调换回来。

“郑经之子郑克塽,如今已三献降书,卿以为是否应该接纳郑克塽?”

李光地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用调换姿势的时间来思考皇上这个决定的利弊,康熙也不急,端起茶杯慢慢的吹着上面其实也没多少的热气。

李光地终于考虑好了,抬头回道:“皇上,臣以为郑氏后代可以接纳,但他们必须世代居住京城,以免再生反心。”

康熙笑道:“爱卿说的对,朕也是这么考虑的。此前你们建议与荷兰兵联合攻郑,未行,荷兰眼见台湾克复在即,竟然又向朝廷上了国书,想要分一杯羹。爱卿觉得这个徘徊在我国土上的野狼,该怎么处置?”

李光地眉头微皱,听皇上这意思,对荷兰人并没有多好的印象,但皇上一直以来对外国来的传教士不都是很友好的吗?

如果驱逐荷兰人,对福建不利,福建是他故乡,他不能让故乡失利。但如果说任其自流,皇上定然不能满意。

可两方总是要取舍的。

李光地说道:“微臣以为,那些荷兰人远离故土,势力极难扩大,并不用着意驱逐。”

康熙点点头,道:“爱卿的意见朕会考虑,”这才想起什么事的样子问:“你过来求见所为何事?”

李光地闻言只觉额头有热气蒸腾,似有汗意蒸腾而出。

“辰亲王的课业耽误太久,微臣想来问问皇上意见,是否需要给辰亲王再增添一个时段的课程?”

李光地说得真心实意,康熙却有些忍笑不住,李光地不会是知道辰儿最是厌学,不敢告状了就故意这么说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