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215)+番外

作者: 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康熙想到李光地的不识趣,同意了儿子的要求,不过还是跟他儿子说:“这不是派官,阿玛需要先问问他们的意见。”

如果哭着喊着不想去出海,他这个仁慈英明的君主也不会逼迫自己的臣子的。

---

夜色沉沉,山西大同府城外小小的庄园里却灯火通明的人来人往,周大娘看着装满整整五辆大车的玉米,心里的喜悦怎么都抑制不住。

五辆车还没有装完今年收成的玉米,另剩了两车,是王爷叫她分发给附近村人结善缘的。

而这些,只是十亩地不到的玉米产量,比着四川人的种植方法,她们种的精细了一些,但还是没有照顾稻麦的更精细。

仅仅是这样,便已产出这么多。

此外,还有囤了两仓库的玉米杆,她这些天都拿玉米杆子喂牛羊,它们竟也爱吃的不成样。

周大娘都可以想象的到,如果按照主子的吩咐把这些种子分给附近的农人,自家能结下多少善缘!

装好车之后,周大娘找到过来拉玉米的官兵们的头儿,说道:“大人,我们提前做了些家常菜,你们都来吃点再走。”

刘原是大同知府程平亲自指派过来拉玉米种子的,据说这是上面的人交代下来的任务,也不知道是多上面的上面,程大人让他把一队平时都是抓山贼的精兵良将也给带了出来。

因此对于这个小小的庄园,刘原是半分不敢小看,客气笑道:“我们还需要回去复命,不能多留了。”

周大娘深明打点之理,闻言也不坚持留人家吃饭,却是转身到屋里拿出来一小包银子,大约有十几两,叫他们在路上买茶吃。

刘原只觉得能叫知府大人都命令小心对待的人家,果然是讲究,到底是没有推掉这些银子,怀揣着银子披着夜色离开,心里还是感慨的。

怪不得人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越是大家子越是大方讲规矩。

等到了知府衙门,竟然程大人身边的赵师爷还等着他呢。

刘原跟着去见知府大人的路上,惊讶询问道:“赵师爷,不就是一点种子吗?怎么程大人这样子,比咱们从外面运来一箱金子还郑重呢。”

赵师爷瞥他一眼:“打听那么多干什么?”

到大人的屋里,见大人这时辰还在看文书,刘原再次惊讶,知府大人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一个多月前出门一次,再回来就成为这么勤奋的大人,真是叫人不习惯。

“玉米种子都装上了?”程平合起那两张纸,几天前才从京城送来的,辰亲王对于他这边工作的指示。

要采取官商合办、小煤球厂花开民间的方式经营煤矿,同时尽量开采大型的露天煤矿,每年不定时京城会派专人来检查煤矿的安全设施,乃至对最底层煤工的待遇问题。

诸多交代让程平一开始都没有怎么看明白,心中更加惴惴。

刘原答:“装好了。”

“那你明天就亲自押送,送到盛京去。”说着程平招了招手,旁边的赵师爷把一包银子放在刘原身上,他说道:“这是你们的路费,一路上晓行夜宿,尽早送到,回来了还有赏给你们的。”

四川,保宁府,常海也目送着长长的一个车队走出行军衙门,前后都是他这段日子训练出来的精兵,护着十几车粮食走趟远路应该不成问题。

此次购买蜀地玉米种的事,也是常海一手办理的,按照中等的粳稻价格收上来的,虽然种子的品相不太好,但按照今年的玉米价格,来年还愁收不到品相更好的玉米种子?

只是常海还是无法想象到,这种被川地百姓随意种在房前午后的玉米何以能被辰儿这么重视。

送走运粮车队之后,常海没有回去休息,而是骑马去了十几里外的军营,一路走来不见半个村庄,即便战事已停大半年,这里的荒凉程度还是让人心底凄凉。

苏辰一夜好梦,第二天便精神奕奕骑着马继续赶路,一直到盛京这一路,修起来的水泥路都是相对宽阔笔直的,是以在从京城出发后第六天他们便顺利抵达盛京。

盛京是清朝龙兴之地,这里的衙门设置相当于另一套朝廷小班子,六部什么的都有,主管此地的官员便是盛京将军。

在盛京将军之下,设有盛京、锦州等五位副都统,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辅佐官员,只武将将领就有二百余人。

盛京将军下辖近万八旗精兵,说是东北的土皇帝绝对不夸张。

现任盛京将军的是伊巴罕,格济勒氏,一个浑身携带着疆场杀伐气息却面容亲和的中年人,看见明黄色的帝王銮驾那一刻,伊巴罕眼中闪过喜悦之色,双手平放在身前恭恭敬敬的跪下来。

其他官员更比伊巴罕将军恭敬十分。

官员们跪在洁净的路两边迎驾,整整齐齐的似乎是按照一条线排出来,相比现代阅军时整齐的军队也不相上下。

苏辰骑马和保成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跟在他们阿玛后面,走过军容整齐的八旗士兵军林,心里的震撼程度还是很有一些的。

怪不得八旗贵族们一直为八旗军队自豪,表面看起来还真的挺唬人。

但其实上过南方战场的苏辰却知道,八旗军队的威力相比先祖努尔哈赤时期却是大打折扣的。

“奴才们叩见皇上。”

整齐的声音便在此时响起,康熙骑着马刚好走在两排官员跪迎的前方。

“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一片请安的声音整齐到没有一丝杂声,很容易让人有血液沸腾之感,苏辰就跟在他阿玛后面,也跟着头皮发麻的。

保成双手握着缰绳,脸上神情端是严肃无比,受到的震动同样不少。

虽然每天跟着皇阿玛进进出出,看见请安见礼的不少,但是有这样气势的却绝无仅有,一时间他有些理解了龙兴之地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康熙点点头,用坚定有力的声音道了“免”。

所有人几乎在同一时刻站起来,甚至带起哗啦啦的风声。

伊巴罕带着几位副都统到跟前,再次见礼,康熙伸手指了指前方,道:“先回京城。”

盛京宫城的主体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亭,还是清□□努尔哈赤命人建造的,当时大清草创,宫城就是他们权力班子运转的中心。

因此这里的建筑远没有紫禁城的精致华美,但在宏阔疏朗之上却不相上下。

大政殿真的很大,等盛京的文武官员都跟在后面进来了,这里还是有一半没有占满。

官员们再次拜见过皇上才一一退到外面,一时之间也不能离开,只怕还会有传唤。

伊巴罕留了下来,坐在旁边较小一些的配殿,回答青年帝王的问话。

康熙对这个老将的关心涉及到方方面面,吃的如何,肩上的旧伤秋冬时节复发的可频繁?等等等。

伊巴罕被问的心里热乎乎的,到后面皇上在询问到盛京的一些问题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