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276)+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苏辰也不给胤禛制造恐慌情绪,打发保诚离开后,他就把自己存画的箱子拉出来,和胤禛坐在两边,一个卷轴一个卷轴的看。

也不管自己小时候的糗事会不会暴露了。

翊坤宫,康熙下朝之后便过来了。

惠妃去了皇贵妃安排的房间休息,此时八阿哥这边是皇贵妃看着的,才两岁多的八阿哥躺在床上小脸通红,时不时寒颤到牙齿磕碰。

康熙站在窗边看了会儿八阿哥的情况,眉头深皱。

两个太医弓着腰站在一旁,听到皇上询问:“八阿哥,有没有好转的迹象?”

太医均面露迟疑,“八阿哥的身体,本就不是太好,再加上年纪弱小,天明时的用药,臣等已经加重了剂量。但,效果不太明显。”

皇贵妃一下子哭出声来,道:“都是臣妾的错,臣妾没有管好八阿哥的饮食,才酿成了今天的大错。”

康熙看了她一眼,没有安慰的意思,只对太医说:“你们尽力,不要怕担风险,能用的药便都用上。”

虽然有皇上的这个话,但谁也不敢贸然对皇阿哥下太重的药。

康熙没待多会儿就离开了。

“皇上,”佟佳氏从屋里追出来,“胤禛还好吧?”

康熙道:“辰儿办事妥帖,胤禛跟他待在一起,不会有事的。”

佟佳氏长长松口气,双手合在胸前念了声佛,她看着康熙道:“皇上,臣妾只有胤禛这一个指望了,他一定得好好的。不然,臣妾活不下去。”

佟佳氏的脸色憔悴到极致,她或许没有那么关心胤禩,但她对胤禛的关心却是并没有掺假。

康熙总觉得昨天的事情有些巧合,云常在小产和胤禩腹泻发烧,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可现在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太巧合了,又不可能被人为提前安排好。

这么两件事撞在一起,云常在的小产可能是有人蓄意为之,但小八此时爆发寒热症,却并非人能控制的。

坐在御辇上,康熙还在心里过着这些事。

“皇上,”梁九功看到了前面突然出现的脚步匆匆而来的小福子,心里突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康熙的身体也坐正了。

小福子停到路边,御驾前不能横冲直撞,即便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也不行。

看到梁公公招手他才快步过去。

“有事快禀,”梁九功喝道。

小福子跪趴在地上,小心翼翼道:“养心殿,四阿哥发热了。还有,永和宫六阿哥,也起热了。”

梁九功气得踹了他一脚,这些话你不能一口气说出来吗?打量皇上还不够糟心是怎么的。

一下子病倒三个儿子,康熙心头瞬间像是被压下一块大石头,而对于刚刚得知胤禛发热紧跟着小儿子也发热的德妃来说,这一刻就跟天塌下来似的。

康熙马上去的是养心殿,复康敢拦太子爷可不敢拦皇上。

房间里,苏辰正坐在床边给胤禛读故事书,听见了脚步声,转头看见阿玛,就笑道:“昨晚上您不让我进翊坤宫,现在我的地盘也成了隔离区了。阿玛,您还是移步乾清宫吧。”

康熙看两个孩子情况都还好,心里紧绷着的弦一松。胤禛脸色虽然红红的,但精神不错,不像胤禩,昨天他去的时候都已经烧得迷迷糊糊了。

先伸手摸了摸四儿子的额头才转身说道:“辰儿,你过来,让太医也给你诊诊脉。”

如果胤祚和胤禛都染上了疟疾,他担心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跟着胤禛在一起的辰儿同样可能会染上。

苏辰把书给胤禛让他先自己看,跟着阿玛来到外面老实让太医一番望闻问切,而后才笑道:“阿玛,我绝对没事,我是敏感体质,如果被蚊子叮了肯定会有大包,但自从入夏,我身上一个包都没有。”

这时一个太医提醒道:“王爷,其实这个寒热症,也有通过污秽之物过人的可能,您小心无大事。”

苏辰当然知道,只不过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会比较低,而且他对养心殿上下在个人卫生上要求的很严格,便是负责洒扫的宫女嬷嬷头上也要保证没有跳蚤等寄生虫。

康熙可不管他儿子说出来的保证,只问太医:“辰儿的脉象如何?”

几个太医相互看了看,异口同声说道:“王爷的脉搏强劲舒缓,身康体健。”

说句犯忌讳的话,就王爷的身体情况,即使是真不幸染上疟疾,也能挺过来。

康熙听了,想劝儿子去宫外暂时居住躲避,然后找别人来照顾胤禛的台阶都没有了。

“阿玛,你放心吧。”苏辰说道。

昨天苏辰一下子听说胤禩确诊疟疾,阿玛又在里面看着,因为阿玛的疟疾劫他才有些慌不择路,后来才想起来一个人。

此人名叫张琰,是苏辰两年前离开四川之后,走湖北一路绕道去山西的时候遇见的一个大夫。

张琰,山东人士,随父辈定居湖北,精通医术,在当地以为人种痘防疫天花闻名。

张琰是个医痴,一直致力于研究防疫各种传染病的方法,在江南多水地区比较流行的疟疾,就是他苏辰遇到他的时候,这老头准备研究的新课题。

当时,张琰和几个穿着衙门差役服饰的人起了争执,朝廷闻知他是当地有名的痘医,征召他去京城给八旗勋贵种痘。

张琰不乐意去,当地的县太爷到他家请了好几次都不成,便直接派差役去强行征召,打翻了他弄的一罐非常珍贵的药草。

这个药草就是张琰调制了好久的,针对疟疾病症而制的。

药草打翻之后,他几乎要跟那些差役拼命,但家中妻儿在侧,又不能真的豁出去什么都不管的和官府的差役对抗。

在双方都有些下不来台的时候,苏辰冒了出来。

因为荣广的腰牌,他很轻松的帮双方调解了矛盾,最后给阿玛写了封信。他阿玛一个口信下来,朝廷便没有坚持征召张琰,让他推荐几个痘医入京即可。

张琰是有几个徒弟的,他马上就给出了入京给贵族们种痘的人选。

事后,张琰设宴答谢苏辰,提到了他想要消灭天下所有骇人听闻的传染疾病的宏愿,也就说起他的那罐药。

苏辰当时已经拜托好几个比较投缘的商人朋友寻找金鸡纳霜,听到张琰说了很多他尝试配过的治疗疟疾的汤剂中的药材,不知怎么脑子灵光一闪,就想到了现代时闻名全世界并给中国带来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大佬。

以及,青蒿素。

青蒿素是用现代科技手法从黄花蒿的茎叶中提取的纯化合物,是一种中西医手段结合产生的药品。

以现在的医学水平,想要搞出来这个无异于异想天开,但苏辰却从来不敢小看古人们的智慧,他们总有办法能做出来连现代科技也无法破解的东西。

像此时的许多医学大家,他们手里的药剂配方,让后人们配,恐怕很多都是一辈子配不出来的方子。

既然苏辰知道黄花蒿里能够提取出青蒿素,这就证明青蒿素是黄花蒿中的一种成分,或许一株黄花蒿里含有的青蒿素成分很少很少,想要用黄花蒿治疗疟疾可能煮一车都达不到十几克青蒿素的含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