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308)+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雅克萨。

高寒地区的一个小城镇。

如果不是那些俄罗斯人据守且以之为据点向黑龙江侵扰,他们都不屑看一眼的。

现在胜利了,其实也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苏辰就听这些人发表半天意见,总体的意思是既然把人赶走了,就叫萨布素退守瑷珲。

雅克萨没有陈兵守之的必要。

那地方太寒冷了,无法种田,如果屯兵的话每年又要多一笔不小的支出。

“咱们守了雅克萨,可以跟俄国人开放通商啊。”

一道声音插入进来,大家都觉得可笑。

谁啊,说这么天真的话?

顺着声音看去,竟是头上跟刺猬毛似的辰亲王。

既然是辰亲王那就没问题了,高士奇笑着解释:“王爷有所不知,俄罗斯一个国家都在寒冷地带,听说他们那儿一年四季都有风雪。他们有的东西,咱们有,而且比他们的还好,根本不需要他们的东西。”

因此还有什么经商的必要。

苏辰知道后世华国所经历的那场持续几十年的被世界各个列强瓜分的屈辱史,就算现在的清朝是世界第一强国他也做不到现在大多数人的上国心态。

而且,听到类似言论时他觉得挺讽刺。

现在这些人能想到不过短短两百年,他们这些自诩天朝上国的人会被世界上的先进人士批判的一无是处吗?

“俄罗斯有油有气,”苏辰说道。

说完了才想起来,现在的石油、天然气用处不大。

“俄罗斯人比我们更好战,”他接着说,“如果我们退兵,对方必定卷土重来。”

这话连一向稳重的张英都不太相信,“王爷,据捷报上所陈,雅克萨的罗刹人已经被挫败的只剩下二三十人。”

“他们想卷土重来也没有那个力量了。”补充这话的是陈廷敬。

康熙基本上认同这些臣子们的说法,如果在雅克萨一带布置防卫的话,每年至少需要再加几十万的军费。

更何况,在黑龙江已经建了瑷珲城,守卫放在那里,俄罗斯应该不敢再轻进了。

高士奇说道:“为防罗刹人再回雅克萨,皇上可以下令萨布素将军撤军之前毁了雅克萨城内的建筑。”

跟历史对上了。

雅克萨这里清朝是出兵了两次才把俄罗斯彻底打服,现在退到尼布楚的托尔布津以及俄国上层,都还存着继续占据雅克萨的心理。

黑龙江在清朝这边看来是苦寒之地,但对于更苦寒的西伯利亚国家俄罗斯来说,黑龙江是一处宝地。

他们通过对当地居民、山林物资的掠夺,可是很大的一个进项。

历史上,萨布素取得雅克萨胜利之后就毁了雅克萨城,带兵回到瑷珲继续做他的屯边事宜,很打脸的是,他前脚回到瑷珲,托尔布津后脚就带着沙皇增派的六百兵回了雅克萨。

到二十五年初,雅克萨被重占这个消息才送到中央,康熙再次下令发动反击战。

这一次直接打到俄国摄政王索菲娅公主上表乞降。

可惜,如今只把经营重心放在中华大陆上的康熙又一次答应了撤军,在华国历史上这是中国最后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最终签订了平等的《尼布楚条约》。

但清朝虽是胜利占据主动的一方,最后也没有从这个条约中得到什么便宜,划定疆界之后还失去了大兴安岭以北的部分领土以及尼布楚周围的地区。

虽然第一次打脸之后自家还会很快的反击回去,但这中间不知又要增添多少普通士兵的性命。

因此苏辰据理力争,想要说服大家在雅克萨一带沿着设防。

好不容易他把这些人说的松动了,第二天大朝,户部的和内阁的参与进来时,只守木城瑷珲的意见再次成为主流。

苏辰一个人的意见,就算有保成站他,还是没有被采取。

说到底,还是现在的朝廷比较穷,不舍得掏钱养边疆的将士和防卫线,说没钱吧,每年国库至少要有一半掏出来给宗室亲王以及八旗人口发工资。

亲王的就不必说了,每年一万两银子一万两禄米,而旗人虽然每年各项的收入折合下来只有六十两,但也架不住人多啊。

每年国库里要出这么大一笔,不穷才怪呢。

虽然苏辰也是那个领俸禄的亲王,但如果他阿玛说不给亲王发银子或者少发减发,他肯定第一个支持。

不过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除非他阿玛不想干这个皇帝了,否则永远都都不可能动勋贵们的蛋糕。

“大哥,喝茶。”

灯下,小四端着一杯茶给送到面前。

苏辰看见他就想起历史上留下个刻薄寡恩名声的雍正,他还没有动勋贵们的蛋糕呢,只是清查亏空,而这个亏空的大部分还在内务府帑银上,仅是如此雍正帝都招了那么多人的诋毁。

所以,养贵族、八旗的这一部分银子是必须出的。

苏辰喝了小四给的茶,但还是愁的抓了抓脑袋。

胤禛还没见过大哥这样子,劝说道:“大哥,你别生气,等我长大了,帮你把雅克萨夺回来。”

听了,苏辰好笑起来,道:“你脑子这么好使,做武将岂不是浪费?大哥有个主意,你先帮我查资料。”

胤禛的眼神动了动,灯下少年的神色不参杂一丝作假。

虽然他知道大哥是真的对他好,但是远没有想到会受到这般信任。

就连大阿哥,平日想表现的争气又得阿玛喜欢,都要说他要为大清开疆扩土这一类的言语,用以表示他不会参与朝廷政事。

也就是不和太子相争的意思。

可是大哥,竟然这么肯定他。

胤禛只觉得自己小小的胸膛里热乎乎的,用力点头道:“大哥,你要什么资料我都给你查。”

看小四干劲十足的模样,苏辰微笑:免费劳动力初长成啊。

之后几天,苏辰都在课余时间带着胤禛去武英殿的藏书楼,找前朝和海关相关的记载,同时还把以前存放的东南沿海递上的奏折翻了翻。

保成有空的时候,也会和他们一起。

这天,保成看见他哥写好的一张纸,拿起来看了看问道:“哥,你想发展海上生意?”

苏辰点头:“嗯呐,你看看这些资料,还有以前东南省份官员每年的进贡,他们都比其他省份的高两三层。在那里当过官的,往往也升职更快。这说明什么?”

说明那里有钱啊。

在那儿当过官的都能捞到钱给京城送礼,然后一路升升升。

江南富裕是富在明面上,闽省、两广是富在内里。

苏辰记得,在清朝还设立过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牙行,名为广东十三行,到乾隆时期闭关锁国,只余一处通商口岸没有关闭。

那就是设立于清初康熙早期的十三行。

在乾隆“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经营达到了巅峰,清朝有名的三大商人群体便是徽商、晋商和十三行商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