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375)+番外
“下官正是。”
跪在篱笆院墙外的童剡战战兢兢回答的声音响起。
苏辰问道:“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下官,下官,”童剡结巴道,“下官不知。”
苏辰把自己的玉佩交给赵涛,赵涛拿过去给童剡看了看。
当看到蟠龙围着的一个辰字时,童剡差点白眼一翻晕倒。
苏辰道:“不知道我是谁你还跪得那么麻溜?”
童剡心里苦,谁能来告诉告诉他,传说中的辰亲王怎么是这样一个性子?
“下官下官是看您容貌不凡,认定您不是普通人。”
他的声音都快带了哭腔。
但苏辰并不准备放过他,说道:“你又不是火眼金睛,你认定的就准了?万一我是个骗子,你说怎么办?”
童剡真的要哭了,这辈子唯二的两次进宫,一次是六年前高中进士在金銮殿上,一次是授昆山县令时进宫陛辞。
两次身边都有一堆人,他在人群里连看到皇上脸的机会都没有。
突然就给他面前送来这么一个大佛,说话还这么角度刁钻的为难人,他真的快要撑不住了。
足足呆了一炷香的时间,童剡才想到一个答案,小心道:“下次若再有高官莅临,下官一定会好好确认。”
真不容易。
还能想出答案。
苏辰点头道:“你知道就好,这次就算了。”
童剡这个样子真的不奇怪为什么有人能装钦差装成功。
看来朝廷还需要给官员们都弄一个头像,一期一期地在邸报上展示,让内部人员都了解一下上官的长相。
童剡跪在地上擦了擦不停往下流的晶莹汗珠,而随他来的那些差役,此时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安安静静把头埋在地上。
刘哥更是心里不停地哗哗淌苦水,他跟叶家走得最近,此刻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叶家要完。
还没刚这么想,上面已然问道:“童县主,听说叶家有一个前朝苗裔,他还打着前朝苗裔的名义招揽了很多小弟,你知道吗?”
童剡一下子歪了歪,赶紧跪端正,回道:“下官不知、”
苏辰:“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不知道?”
童剡马上改口:“下官其实,听听说过一些。”
“虽然他们家光明正大这么做,没有谋反的意思、”
咕咚,是童剡一头撞在了地上。
这是什么心理素质?
苏辰继续道:“但你是县令,掌管昆山县的政务风俗教化,这样的行为,你说你是不是应该加以劝导?前朝已然过去,是不是前朝苗裔大家都不应该计较,但是打着前朝苗裔的幌子招揽人,这有点瓜田李下了吧。”
“您说的是,”童剡双臂抖索着撑在地面,“下官这就把那个朱俊抓起来,严加拷问。”
苏辰皱眉:“什么叫严加拷问?只要没有明确的叛国之举,不许罗织罪名,虽然他是用前朝苗裔的名义纠集人,但我看他们所行所为,跟黑涩会没有差别。对黑涩会怎么处理的,就怎么处理他们。”
童剡:---听不懂。
“爷,什么是□□?”
苏辰给他解释:“就是一手遮天,让这昆山县百姓看不见青天的一帮地头蛇。”
童剡眼前彻底一黑,大声道:“下官知道了。”
里面,顾炎武和小童昌隆全程在听。
顾炎武神色复杂,昌隆满脸佩服。
“老太爷,小公子真厉害。”他说道,“还是个好人。也不知道小公子是什么身份,不过这下子,朱俊那一伙子要完蛋了。”
不仅朱俊一伙儿完蛋,叶方恒也被抓了进去,徐家人一时人心惶惶,几天后,昆山的消息传到京城。
徐乾学看到家信像是看到了满天小星星,他不敢犹豫,马不停蹄就到皇宫去请罪。
又过半个月,朝廷钦差来到昆山。
遮天蔽日的昆山三徐、叶家大宦都在审查范围内。
苏辰离开热热闹闹的昆山时,有种自己又捅了个马蜂窝的错觉。
第189章 调戏
见过归庄师父,他们在昆山县东边的渡口坐船离开昆山,赵涛问自家小主子:“接下来去哪儿?”
苏辰想了想,道:“去罗家村养猪基地看看。”
只知道罗家村养猪基地办得不错,还没亲眼去看过呢。
两天后,苏辰和赵涛抵达罗家村养猪基地,因为全村大部分人都养猪,这里的味道不太好闻,但却是附近村庄都羡慕的一个地方。
猪栏里一头头大肥猪,让那些特地来取经的人都羡慕地流哈喇子,此外,还有很多过来贩猪的商人。
这个小小村庄,早已和罗涛跟苏辰形容的不一样了。
“赵涛,今天咱们见的这个人和你同名,待会儿见了你们可要喝一杯。”
赵涛有印象,这里盖猪圈的钱当初还是他领了命令送来的。
苏辰和赵涛一路问人,找打了罗涛家中。
罗涛家现在四面都是水泥打底砌起来的猪圈,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他们到的时候,罗涛正在和两个风尘仆仆的人谈着什么,一抬眼看见小公子出现在自家院子里,他忍不住揉揉眼睛,然后腾一下站起来。
“小公子,”罗涛起身,噗通一声就朝着苏辰跪了下来。
苏辰抬手:“快起来吧。”
罗家院子里只剩下一家待客的房间,罗涛就把人引到此处,让小公子坐好,他再次跪下来郑重磕头。
这次苏辰就叫不起来了,罗涛坚持磕完个头才起身。
苏辰是来看看养猪基地的发展情况的,很快就话到正题上。
罗涛是个读书人,他不仅做着养猪笔记,还把隔差五从外地来罗家村买猪苗的人记下来,姓名地址拿走多少猪苗都记得很清楚。
公子关心养猪的情况,他立刻把这一年来又记的厚厚的一个本子拿出来。
苏辰看了两页,才发现连苏州那边都有结团过来买猪苗的。
而罗家此时的格局,就是猪圈不停在扩的结果。
罗涛本来想把猪圈往山边扩的,但是村里那些和他一起养猪的人看过村子和延伸到山边的地形,大家聚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把住的地方往外迁。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除了考虑到地形风向等原因,还因为猪圈准备外扩的时候,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已经不缺钱了。
而村子里原先大家住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石结构的茅草屋,拆迁改猪圈都非常方便。
村里的住宅区集中到山边的阳坡之后,罗涛还画了个简易的罗家村地形图。
苏辰想知道什么,就有很多直观的东西可看。
中午是到山上的罗家民居吃的午饭,罗家人还挺有生活情趣的,这个建在山上的屋子周围种满了桃柳,此时春季,草木萌发,只要一出屋门满目都是绿意,沁人眼目。
苏辰都觉得罗家这个住处特别好。
午饭由罗涛妻子张氏一个人张罗,有农家特色的凉拌菜,还有用上等五花肉做的红烧肉,汤是大骨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