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39)+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苏辰很大方,道:“待会儿我写个方子,张大人回家了也可以做着吃。”

察岱:我也想要表弟的方子。

可能是他的怨念太强烈,苏辰也感觉到了,一会儿低声跟表哥道:“我配一些酸菜鱼的料,表哥回去的时候带着,给大舅和外祖父、外祖母也尝尝。”

“好,”察岱笑得点头。

常海身体不太好,苏辰给这个二舅面前放的都是御厨做的清淡口味的菜,只让他尝了尝酸菜鱼,就建议他多吃这些。

外甥这么关心自己,常海心里挺暖和的。

康熙注意到了,虽难免有些吃味,不过到底是多注意妻子娘家的舅兄侄子几分。

饭后饮茶闲话的时候,考校了二人一番,察岱么,中庸之才,但胜在对辰儿是真切的关心,至于常海,有些聪明机智,但身体太差了。

下午过了酉时,察岱常海才离开,中间并没有怎么和他们说话的小保成,竟然还给他们都捎了东西回去。

面对严肃的小太子表弟,察岱还是有些压力的,但却也觉察到小太子散发出来的亲近之意。

他心情有些复杂,只说下次再进宫来看他们,给他们带一些有趣的玩意儿。

张英一回到翰林院,就被同僚们围了起来,宫里是规矩最严的地方,却也是消息传的最快的地方,尤其是谁失势谁上进了,此类消息堪称不胫而走。

现在大家就都知道,张敦复被万岁爷请去乾清宫用了御膳,于是众人打问的焦点,都是御膳的味道怎么样。

张英是个谨慎谦逊之人,袖子里揣着辰王亲自写的酸菜鱼方子,只笑而不多言。

后来的几天,苏辰每天写完阿玛留的满蒙文书写,就和弟弟去乾清门左阶之下,新收拾出来的一个书房去读书。

这地方和阿玛日常看书的议政的南书房相对,他们读一个时辰的书便到正午了,然后跟在阿玛身后一同去乾清宫用午膳。

到了下午,活动就多了,苏辰和保成、保清相聚在御花园,安装座椅布置花卉。

不出几天呢,御花园已是变个样,妃子们再出来赏花的时候,对那些各色的固定在地上的椅凳便十分感兴趣。

这几天里,苏辰他们也碰见了好几个妃子,还和当日听到说话的乌雅氏和万琉哈氏熟悉起来。

尤其是乌雅氏,皇阿玛新近宠爱的这个妃子,给他们的椅子提出了不少意见。

苏辰三个,对她的印象都不错。

但是这一天下午到御花园最后检视座椅工程的时候,却看见跪在石子路上的乌雅氏。

苏辰头次见到这样的,走过去问道:“你得罪谁了?”

乌雅氏垂着头,“王爷不用管,奴婢再跪一柱香的时间就可以离开。”

苏辰皱眉,保成说道:“谁欺负你只管说,孤不信这宫里还有谁能欺负孤交好的人。”

乌雅氏听见这话心里发抖,她只不过是下意识讨好宫里的小主子而已,没想过这其中的隐患,想到马佳氏训斥她的那些话,后背冒出一层冷汗。

连小太子都这么护着自己,真的是好处多于坏处。

皇上知道了会怎么想他呢?

乌雅氏忙道:“没什么,全是奴婢做错事在先,求太子爷、王爷千万不要再管此事。”

苏辰道:“你受罚跟我们有关?”

乌雅氏不说话了。

但苏辰万万没想到,他在御花园行走,这两日和乌雅氏说的话多了些,竟然都传但前朝。又有御史给上了一道折子,说他已有七岁,整日流连后宫和庶妃亲近,影响不好。

上折子的有两人,这叫近些日子都心情不错的康熙发了好大的一通火。

然而朝堂上竟有好几个官员,紧跟着启奏,建议就在宫外给辰亲王建立王府,叫他出宫居住。

或者专门在宫里划出一片地方,叫苏辰搬过去居住,平日除了请安便不必进后宫。

康熙气得都喘了粗气,辰儿才回来几天,竟然已经有人三番两次将冷箭射在儿子身上。

但他是能轻易妥协的吗?撤蕃那等事关社稷的国事,他都能力排群臣众议,更别说叫儿子住在哪里的家事。

将那些人狠狠地敲打了一番,康熙便起身退了朝,到乾清宫尤自气愤不已,呵问梁九功:“那等肮脏言语,究竟是怎么传出来的?”

在朝堂的时候,梁九功就感觉不好,偷偷溜出去叫徒弟去查问了,此刻便把上午之时,荣格格将乌雅氏拦在御花园好生训斥一番的事告之。

康熙怒极拍桌,道:“马佳氏胆大包天。”

但她此刻怀着龙嗣,着实不好给她没脸,即便没有妊娠,这样处置了人也会显得太过冷情。

最后,康熙道:“马佳氏有孕,着将三阿哥送到延禧宫抚养。另外,乌雅氏恃宠生娇,令她禁足一月,好好反省。”

马佳氏固然有错,但这个乌雅氏故意接近辰儿,也是不争的事实。

本来以为乌雅氏容颜不盛,好歹有几分智慧,现在看来却是小聪小慧。

康熙两句话下来,整个后宫瞬间变了天,一时间不仅那些奉承乌雅氏的奴才们不见了踪影,钟粹宫也迅速的冷清下来。

第29章 册封

苏辰第一次见识到阿玛的威力,按说应该害怕的,毕竟他不能保证自己有触怒皇上的一天,但这样的话不就是因为一个人有非人的力量,尽管他帮了自己却反而恐惧对方吗?

苏辰当然不会这样的,相反他还觉得特别爽,谁让那些人这般恶心的猜测他一个小孩儿。

他现在的身体其实七岁还不到呢,就想给给他安个私通庶母的罪名,也太恶心了。

只是乌雅氏比较倒霉,完全是因为自身太弱受到了牵连。

苏辰就跟康熙替乌雅氏求了两句情,重点是叫阿玛别逮着弱小者撒气。

康熙见儿子不像是被那乌雅氏鼓动的替她说话,对她的迁怒倒消了几分,摸着儿子的脑袋说道:“辰儿啊,宫里的这些女人,皆是各有一份心肠,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她们便不会真心对待。”

苏辰一阵无语:那阿玛,您还找这么多女人生孩子。

“其实儿子都知道这些,只要她们对阿玛是真心的就好了。”

这叫康熙有些惭愧,但儿子,还是越多越好。

苏辰不知道阿玛的想法,要是知道了,肯定更无语。

宫里的气氛直到九月十五这天才变得热闹,第二天是册封大礼,这一天各种准备都要抬到面上,太和殿也布置好了宝案、采亭。

整个皇宫都热闹的像是在过年。

再遣官员分别去告祭天地、太庙、社稷的时候,热闹喜庆的氛围也弥散到了京城各处。

一阵马蹄声从墙外传来,院子里踢毽子的伊尔木面色红润,停下来静着听了听,问旁边捡毽子的丫鬟:“外面这么热闹,都是为着辰亲王册封的?”

丫鬟点头道:“是的呢,听说比照当年太子爷的册封大礼,也不差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