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42)+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认人期间苏辰就注意到一幕,八旗贵族对汉大臣都颇有种趾高气昂的气势。这些人……让他都为阿玛发愁了。

现在,不,或者说终清之一朝,满汉的矛盾是一直时显时隐的存在的。

其实满清入关有二三十年了,习俗什么的都早已相互交叉彼此融合,还分什么彼此?

也不看看,他阿玛自己都人汉臣老儒为师呢。前两天阿玛闲暇时和他一起练字的时候,还得意的向他说:“这是阿玛跟沈铨学的字,都说颇有董其昌之风,辰儿看着如何?”

而八旗的或旗主或耆老们围着老三家的这个小崽子,每一个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再看看更小的那个小崽儿,只觉得他们打下来的这片基业后继有人了。

或许是亲王袍服的蛟龙刺绣太过传神,恍然间好几人都觉得看到的这是一个小龙崽子。

苏辰自己思绪满天飞,却没想到别人比他想得还跑偏。

蒸热闹的时候,苏麻喇姑率领慈宁宫的宫人,给辰亲王送过来一席菜,还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亲自做的两道糕点。

这一赏赐不贵重,却充满了脉脉温情,而在皇家最重要的就是温情。

看来太皇太后这位背后大山,对于辰亲王的归来,也是满心欢喜的啊。

第二天,千里之外的一座采石场,从早上起来就干活儿的犯人们到现在,才听到勺子敲击木桶的声音。

提着几桶菜几桶大白馒头过来的官差喊道:“都过来,吃饭了。”

紧跟着一官差道:“今儿个是皇上长子辰亲王册封的大喜日子,颁告天下普天同乐,大人便叫给你们加了肉片,还有大白馒头。吃饭之前,记得向北京磕两个头。”

“都来领饭吧,排好队。”

两个排在一起的汉子,矮个儿的在前高个儿的在后,端着豁一角的碗领了饭菜,矮个儿老老实实低趴在地上朝北方磕了三个头,嘴里还念念有词。

应该是为辰亲王祈福的,一旁的官差看见非常满意。

高个儿捧着菜碗,眼中闪过一抹狠戾。

“大哥”,矮个儿趴在地上抬头提醒。

高个儿没说话,转身走了。

官差看见了就提上鞭子,但被一旁的同伴拦住了:“算了,圣谕都说了大赦天下,别管他。”

矮个儿起身追过去,蹲在坐在一块石头上的高个儿边上,说话前先呼噜一口菜:“大哥,香,你快吃。”

高个儿骂道:“鞑子皇帝假惺惺,吃了不克化。”

矮个儿不说话了,埋头苦吃。

“你说,这个辰亲王,说是鞑子皇帝的长子,是不是就当初苏老七他们从皇陵里偷出来的那个?”高个儿突然自言自语。

咳咳。

矮个儿差点没呛过去,喝了两口汤才缓过来,左右看没人,低声道:“大哥,苏老七三个被抓之前,我见过他们一面。他们说那小孩儿是死的,都僵了,还能再活过来?”

第31章 太子之威

高个儿居高临下的看一眼:“那你说鞑子皇帝的长子是谁?”忍不住骂道:“三个蠢货,既然偷了出来怎么不带到总部去?救活了鞑子皇帝的崽子,于咱们来说是多大的一个牌!”

否则也不至于平白拔了胡须,半点好处没捞着,还惹恼了鞑子皇帝,弄出一个什么专门针对他们的暗绣阁。

本来都没空管他们的鞑子,竟然直接端了自家的老巢。弄得总部不得不躲到南蛮地方,而他一个阁的头儿,现在却要在采石场做苦力。

矮个儿这时候安慰:“大哥,别想太多了,咱们能逃得一命,比起其他头儿来说幸运了。”

高个儿一阵噎堵,不过他心里并不甘心,以他们多年的经营,定然不可能这一次便被全部剿灭。

三藩之乱伊始,京城那边还传出来了朱三太子的消息。

若是能逃出去,找到朱三太子,即或找不到,他也能以朱三太子的名义迅速招兵募马。

“干活儿了,干活儿了。”

想法在官差凶狠的呵斥声中结束,高个儿看了一圈的石头,再次咒骂那三个蠢货笨蛋。

---

九月十六,慈宁宫的宫女们一早就布置殿中花草,洒扫庭除。

苏辰和康熙过来的时候,苏麻喇姑就在廊下等着的,紧忙打起竹帘,笑道:“太皇太后一早就在等着了,快进吧。”

苏辰不会像小保成那样天然的卖萌,进来就跟在父亲身后规规矩矩的行礼。

太皇太后笑着让他们起来,拉了苏辰到身边,先是夸赞他和保成保清弄的那些个坐椅,随后叫苏麻喇姑:“把我的那个奇石拿过来。”

奇石镶嵌在一个紫檀木的底座上,未经工匠过分雕琢,整个儿和一座微型小山似的,中间还有一道似乎是水流冲出来的河道,山脚一片洼地,应该能聚水。

苏辰想着,是不是可以在这个小河道上冲水玩?

太皇太后笑着揭了密:“这块石头之所以称奇,便是在下雨雪的时候,从山顶会氤氲出一道浅浅的溪流来,小瀑布似的冲到下面这洼地中。但若要找那水的来源,却毫无踪迹。”

康熙笑道:“这还是刚入关那会儿,下面的人孝敬给你太奶奶的,阿玛小时候也喜欢,但你太奶奶都舍不得给。”

太皇太后笑着嗔怪:“这么大了,还和你儿子吃醋?”

康熙一笑:“给了孙儿的儿子,与给了孙儿有什么差别?”

“还有呢”,太皇太后说道,“这是太奶奶积攒的东西,分了三部分,你的先给你了,把你那库房啊什么的都填充满当。”

把从袖口里拿出来的一个单子递给苏辰,笑向玄烨道:“你的还有保成的,便都等我大行之时再给你们。”

康熙脸上笑容没有了,严肃道:“祖母长命百岁,孙儿不喜欢听这话。”

“好好好”,太皇太后宠溺道,“不这么说了。”

逗留一阵儿,父子二人被赶出来去给皇太后请安去了。

苏辰没见过皇太后几次,印象中对方是个十分忧郁的中年女子,眉眼间带着常年化不开的忧愁。

还是阿玛跟他说过了,苏辰才知道缘由。

现在的皇太后是皇爷爷册封的第二位皇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出身先就让皇爷爷带着三分抵触。

而在册封继后的第二年,皇爷爷就遇到了让他动真情的董鄂氏,若非不能短时间第二次废后,董鄂氏能被他为感情冲动的皇爷爷直接立为皇后。

便是册封董鄂氏为皇贵妃的大礼,很多地方都追比皇后的册封礼。

有了董鄂氏之后,六宫顿时黯然,皇后虽还是皇后,但跟被废的也没什么差别。

草原上如风的女子因为政治原因被圈在后宫,不抑郁才是奇怪。

苏辰跟着皇阿玛进了慈宁宫不远的宫殿,却见殿门紧闭,外面守着的大宫女递了一份贺礼过来,歉意道:“太后娘娘昨夜赏月,着了凉,就不便见辰亲王了。”

康熙表示了关心,随即就带着苏辰离开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