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98)+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至于把英文字母和汉语结合起来表音,也同样不是单独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此时辰王这么肯定的说不是他指定的,南怀仁更加肯定,这位小王子在回宫之前是待在一群特别厉害的清朝的大能人物身边。

“康熙帝为了培养他最疼爱的王子,用一场假的葬礼给他布置了一个完全异于他的兄弟们的生活环境,以至于这位王子天生便带着并非高高在上的亲和力,以及对民间百姓的经历感同身受的能力。”

南怀仁在他以后的回忆录里是这么写的,而现在他一一向辰王请教这些字母的汉字拼写规律时,也是这么想的。

什么声母啊韵母啊,苏辰那是多年不学也刻在脑细胞里的,以至于南怀仁问什么他都能接上,并且还说得挺清楚。

南怀仁只剩下点头了,最后向康熙点着头道:“辰王提供的拼音表,十分适用于汉字的标识,臣以为可以推行。”

现在外面的天都黑下来,康熙留南怀仁一起用晚膳,同时还叫人将张英、沈荃、励杜讷、王士禛等文臣叫来。

吃饭的时候,苏辰才注意到保清和保成两个小家伙,忽灵灵的大眼睛时不时都要落到他嘴巴上,小脸儿上还带着同情、担心等等复杂神情。

气的苏辰一下子emo了,南怀仁以及半个时辰后才过来的张英等人再有问题时,他说话能不张嘴就不张嘴。

戌时,梁九功进来提醒:“万岁爷,您吩咐的晚间游船已经备好了。”

康熙率先站起身,“湖上凉爽,都去湖上说。”

众臣这才发现他们只顾听这个拼音字母的读法拼法,好像把万岁爷给忽略了,惶恐的转身后退叩谢。

瀛台周围一片水,夜晚间每隔十几尺都有点着松明子的石盏,一圈一圈亮光在水面上交映出光环晕,停泊在湖中的两层大船灯火通明。

微风吹拂过来清清凉凉,将这番夜景衬的更加美好。

上船之后苏辰哪还管拼音的事,反正他刚才都说的差不多了,对于这些杀过一波波读书人进到全国文艺圈顶尖的文臣们来说,只要告诉一遍这些“阿波吃的”声母韵母,他们就能记下来。

让他们自己给汉字注音,也不是没有苏辰就不行的。

和两个弟弟去吃吃喝喝之前,苏辰提醒一句:“各位大人能不能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弄出一套全国人们都通用的官话出来。有拼音标注,也好学啊。”

现在的官话是有,但并不是说全国通行,全国推行是有一定困难的。好些进士在金殿上面圣时说方言,皇上都听不明白。

张英等人一听辰亲王的话就想起来去年殿试时的场景,一个江南的进士跟皇上的沟通就很不顺利,要不是同出于江南的同僚翻译可要闹笑话的。

几人面面相觑,辰亲王这么好的主意他们以前怎么都没有想到过?

啊,辰---

想叫住王爷细问问,才注意到人家已经坐在前面看湖心月去了。

到底还是个孩子,他们相互笑了笑,说着往轩窗通通开着的船舱里面去商议。

康熙叫南怀仁和这些臣子们过来,也是想说一说北部蒙古和罗刹国互有联通的事。文臣们对战事可能会纸上谈兵,但他们的有些见解并非一无是处。

因此一聊起来就没了时间。

夏日湖上泛船特别舒服,苏辰又睡了一下午,等保成、保清都撑不住睡了,他还精神的很,一直跟着议事的大人们熬到子时。

晚上睡的晚第二天就容易起的晚,不过苏辰跟复康说了卯时二刻叫他起,这早晨复康叫苏辰便咬着牙起来了。

正打着哈欠在湖岸边的柳树下打拳,一个小太监脚步匆匆的从北边拱桥上走过来,经过时遥遥跟苏辰打个揖便继续疾步走。

看方向是去涵元殿。

苏辰就想是不是有什么事。

果然是有事,打完拳神采奕奕回去的苏辰去读了书,和两个弟弟跑到涵元殿就看见他那刚听政回来的阿玛,脸上蕴着几分怒气。

苏辰好奇问了一嘴:“阿玛,是宫里有什么事吗?”

看见儿子,康熙的怒气便一下子都不见了,笑道:“没事,今天读的什么。”

“还是大学,”苏辰说道。

康熙一看儿子还是这么怏怏的,这仍是没有对儒家学术读出来兴味呢,便坐下来道:“明日休沐,阿玛带你们读大学。”

苏辰的脸色瞬间都要苦出汁子来,不行,不能把阿玛这一个月唯一的一天休假浪费掉,忙说道:“阿玛,明天咱们去京城玩。我让表哥准备的预售促销活动明天开始了,咱们一起看看去。”

康熙作出深思模样,在孩子越来越紧张的看着他的时候,缓缓点下头:“行,阿玛跟你们去。不过晚上回来,咱们还是要读书的。”

行行行。

苏辰带着两个弟弟在阿玛这儿吃了糕点,又一人喝了一杯奶茶便跑着去外面的村舍玩耍。

瀛台林木茂盛,不仅有精美的楼榭亭台还有非常原汁原味的农舍和水田,只不过这里的农舍中没有农人居住便是了。

水田里种着长势极好水稻,还养着几十条肥美的稻花鱼。

这是苏辰刚跟在瀛台照看的几个小太监打听好了的,就准备去抓两条做粉条炖鱼吃。

自从索额图明珠分别给苏辰送了红薯进宫之后,宫里的红薯、红薯粉条这些便没有缺过,粉条炖鱼是食材齐全。

康熙眼看着孩子们跑远了才叫梁九功过来,脸色铁青道:“不要惊动大理寺,叫内监们先自查,凡是与这件命案有牵连的,通通处死。”

梁九功低着头一声不敢吭,暗中骂那起子小人,万岁爷一不在宫里就作死,真还以为这是在前明的皇宫里呢。

内监当道,死个把人都能叫你们摁下去。

自家万岁爷,可不会允许后宫乌烟瘴气的。

晚些时候,康熙就把荣广叫了过来。这个看似平静的后宫,其实因着利益巨大,尽是各种各样人放出来的钉子,而在这些钉子上缠绕的就是各人的利益线条。

这些线条又相互交错,都快织成一片网了。

所以他决定,在这些钉子们中间,安插上属于自己的钉子,必要的时候能起主要做用的只能是他的钉子。

帝王的□□

□□初露端倪,只是所有人都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不想掌控全局的皇帝,才不是好皇帝。

因为宫中的一口井里捞出来个女尸,本来要过来瀛台的避暑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取消了行程。

这件事苏辰是提着两条稻花鱼,一前一后领着两个弟弟,在回去涵元殿的路上听到两个修剪柳枝的小太监说的。

注意到他们三个,两个小太监相互捣了捣肩膀就不说了,然后躬着腰低着头和路边的树并排站着。

苏辰看他们一眼,说道:“以后少说闲话多做事。”

其实宫里心眼子八百个的人多,缺心眼子的也大多是,苏辰都不能理解这些喜欢说闲话的宫人们是怎么想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