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女炮灰[快穿](2337)

作者:二月落雪 阅读记录

皇帝阴沉着一张老脸,气得手指不住地抽搐。

这些老东西,这些老东西,竟敢如此逼迫于他!

这时王丞相和许尚书派别的人纷纷站队,让皇帝定下太子人选。

皇帝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的臣子,从未有一刻这样无力。

都说坐在龙椅之上,便君临天下,拥有莫大的权势,可是,他几乎从未体会过这一点。

他总是被这些老东西逼迫,尤其是此刻,这些老东西喷着口水,几乎要让他退位了!

百官还在吵,一个个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的脑袋嗡嗡嗡作响,他很想站起来,将龙椅给踹翻了。

正在这时,忽然有太监尖声叫道:“皇上,有北边传来急报——”

吵成一锅粥的大殿,瞬间静了下来。

皇帝舒出一口气,终于找到了喘息之机,因此忙道:“快宣——”

很快,太监双手捧着一份急报上前,递给皇帝。

皇帝打开一看,蓦地站了起来。

王丞相、许尚书等见了,心里都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

但两人很快又在心里暗笑自己多疑,再不好的预感,能比小城被攻破,北戎即将攻打京师更不好吗?

再没有更差的消息了。

这时,皇帝忽然放声大笑了起来。

他的笑声带着无尽的痛快,听起来甚至有豪情万丈之感。

王丞相和许尚书听了,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

这时,皇帝忽然开口道:“曹奔,将萧将军发回来的这份急报拿给王丞相,让王丞相读一读。”

曹公公忙恭敬地接过那份比较简略的急报,递给王丞相。

王丞相接过来,只扫一眼,脸色剧变。

可是他毕竟是个老狐狸,很快收敛了脸上的神色,读起那份急报。

“歼灭北戎10万3千兵马,守住小城,已令北军分成小股,围剿骚扰四周村落和乡镇的北戎残余兵力。守城和围剿北戎耗费大量粮草,加上大捷须犒劳大军,如今城中空虚,急需粮草和兵饷,请皇上发饷银和粮草。”

这样一封急报,毫无文采,干巴巴的,可是涉及的内容,却让金銮殿上的百官全都倒抽一口气!

小城三万的兵马,不仅守住了城,还能歼敌超过十万,这太夸张了!

皇帝意气风发,坐在龙椅上,沉声说道:“众爱卿,萧将军不愧是将军府出来的一员猛将,竟以少胜多,击败北戎十多万的大军!如今,守住北边为第一要务,因此户部和兵部即刻筹备粮草和饷银北上,至于太子,择日再议。”

他一边说一边缓缓看向殿上神色各异的百官,无比深刻地意识到,朝堂上的大部分老东西都不可靠,已经投靠了他某一个儿子,只有萧将军,是忠于他的——驻守南边和西北的将领,或许也是忠于他的,但是带给他的,却远不如萧将军多。

只要萧将军手握重兵,镇守一方,所有心思各异的老东西,都不敢轻举妄动!

他那些野心勃勃的儿子,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藏起野心,避免他发现,进而猜忌。

王丞相和许尚书听了,悬着的心,彻底坠落谷底。

刑部尚书忍不住站出来:“皇上,花公公和袁旭先前说北边已经城破,可如今又说守住城了,还歼敌十万,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王丞相、许尚书等都抬头看向皇帝。

皇帝看着刑部尚书等人的神色,心情十分愉快,笑道:“自然以急报为准。急报发回的时间比袁旭他们遭遇碧眼郎君稍迟,这便说明,碧眼郎君是被萧将军击败溃逃,到四周的村落乡镇扰民,才遇上袁旭他们的。”

说到这里一板脸色:“爱卿这么问,可是不满意这个好消息?”

刑部尚书马上跪了下来:“臣不敢!”嘴上说着,心里产生了吐血的冲动。

第605章

北边守住了,皇帝一时半会,便不可能驾崩,那他们先前的放肆,绝对会被皇帝记在心上。

虽然说由于朝堂上有三股势力,以至于皇帝势弱,可是也只能让他们稍微嚣张一些,至于说完全无视皇帝,或者干掉皇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以后,他们可怎么办?

不知刑部尚书是有这样的担忧,王丞相等亦然。

当日早朝结束,北边被守住了,萧将军以少胜多击杀超过十万北戎士兵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京城中惶惶不可终日的老百姓俱都欢欣鼓舞,喜极而泣。

碰上将军府出门买菜的采买,很多商贩直接降价,更有许多纷纷表示不要钱愿意送给将军府的,将军府的采买激动万分,但还是坚决给钱。

而王丞相、许尚书等暗中安排儿子带着家眷南下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时间,那些目下无尘的官员以及书生,纷纷写诗斥责和嘲讽这种行为。

许尚书坐着软轿出门,听到街边有几个小童用稚嫩的声音在吟唱:“满朝肱骨,两度南逃,若问气节都几许,满途荆钗……”顿时脸上发烧。

随后外头传来轿夫厉声呵斥的声音,那些小童再唱了什么,他便听不见了。

许尚书再也没有心情出门了,当即命令轿夫回去。

回到书房中,许尚书面沉似水。

第一次南逃就够难看了,他还来了第二次,虽然这第二次他本人没走,可家眷走了啊,就像那些小童唱的那样,满路都是京城高官家的女眷。

后世历史提到这个,他还有何面目立足?

再想到自己的兄弟儿子,已经绝了仕途,许尚书的心情又差了几分。

他站起身,在书房中走来走去,咬牙切齿道:“萧遥那个死丫头。”

一切都好好的,都怪萧遥那个死丫头。

刑部尚书也听到书生嘲讽的大作了,打从街头上走过,更是听到小童的吟唱。

他的心情比许尚书更恶劣,因为不仅名声坏了,自己孙子还落在了北戎大军的手中。

他以为这已经是最糟糕的局面了,可是第二日早朝即将结束,皇帝看完北边的急报之后,他直接被打入地狱。

他的孙子,以及五皇子并京中的一些纨绔,被碧眼郎君俘虏之后,居然大声要求小城开城门投降!

刑部尚书听皇帝读完这份急报,膝盖一软,瞬间跪在了地上。

皇帝高坐在龙椅上,完全顾不上因百官的臣服而高兴,他心中只有愤怒,因此愤怒地将急报扔到地上:“好一个开城门,好得很啊!”

相关官员全都跪在地上死命磕头,完全顾不上坑了自己的年轻后辈了。

皇帝神看着死命磕头的百官,心情终于好了起来,他清气爽地发作一通之后,沉声道:

“曹奔宣旨——今有方文书、杨方舟等在城门外大声劝降,动摇军心,造成恶劣的影响,究其根由,乃刑部尚书等养而不教之过,故相关涉事官员,全都官降一级,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刑部尚书的一颗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可是完全找不到话求情,只是不住地磕头:“谢皇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