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女炮灰[快穿](2373)

作者:二月落雪 阅读记录

众镀金者们知道这个“不如”后面接的肯定是对他们不利的话,忙打断:“萧将军乃我大兴朝最为勇猛和机智的将领,莫说管理日西城,便是多管理几个城也能整整有条。”

萧遥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不如将你们管理的城池一并让给我,让我来管?”

众镀金者们:“呵呵……”随口找借口回绝了。

王公子回到下榻处,跟幕僚说了今日分城池的过程和结果,末了笑道:“祖父这一招着实妙啊,萧将军在北边的地位无可撼动,但若治理不好日西城,这名声绝对要江河日下。”

萧遥那么嚣张,不就仗着北边是她只手遮天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么?

当北边的人民不再信任她,他就不信,萧遥还敢嚣张。

张大人看向许瑾;“尚书大人希望,大公子能够助我管理此城,大公子才华横溢,饱读诗书,又是尚书大人一手培养出来的,想必于治理一方上颇有心得。若得大公子相助,某铭感五内。”

心里却撇嘴和异常不服气。

明明是他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可却因为许尚书的爱孙在这里,他便得主动邀请许瑾来分大饼,甚至有可能分走比他还多的大饼,想想就窒息。

许瑾也收到许尚书的来信了,自然知道张大人为何这样安排,当下谦让一番,便答应下来。

张大人心中更不快,但又不好表现,只得转移话题:“日西城那般贫瘠,不知道萧将军能有多少作为呢。”

许瑾摇摇头:“那里很难有什么作为。”

京中王丞相和许尚书等收到手下和子侄托人带回来的书信,得知萧遥果然被挤兑得答应管理日西城,都不由得大笑三声。

实在太痛快了,这个让他们吃瘪的黄毛丫头,终于站到了悬崖边上。

他们相信,自己轻轻一推,这位名震北边的萧将军就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皇帝看到萧遥居然被挤兑得亲自治理日西城,也觉得窒息。

萧遥的军事才能他是从不怀疑的,可是为官管理一方百姓就难了。

更别说,日西城处于西北,偏远又苦寒,只怕连去投奔的百姓也没几个。

果然,没多久便收到北边送来的折子,折子上称,日西城由于地处偏远又严寒,没多少英才投奔,只有一些不出名的男子以及一些慕萧遥之名而去的女子。

就连萧遥自己,也上折子恳请多给些银子财物,同时提出日西城的产出和收息暂时停交一年。

皇帝觉得自己的萧爱卿被狡诈的文官坑了,担心她名誉受损,很爽快地同意了。

在朝堂上,他将萧遥的难处点出,又表明自己的态度。

出乎意料之外,王丞相和许尚书等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反驳。

皇帝得知,并不觉得高兴,反而更慌。

王丞相和许尚书都不屑在银钱上为难萧遥,这岂不是说在他们眼中,萧遥就是秋后的蚂蚱?

如果王丞相和许尚书知道皇帝想什么,一定会很诚恳地回答:“是的!”

前期萧遥要得越多,越附和他们的心意,因为到后期,这些都将成为萧遥的催命符。

王丞相淡淡地对王大老爷道:“她已经站在悬崖上,身后是追兵,便是多给她银钱又如何?这些银钱,说不得最后会成为她提前跌落山崖的障碍。”

王大老爷喜不自胜:“哈哈哈,萧遥那个死丫头也有今天,真是痛快!”又骂,“想收回将军府的生意便收,我倒要看看你自己会不会被噎死。”

他的心情实在太好了,因此滔滔不绝地说话:“不过,爹你这个站在悬崖边上的形容,实在太妙。”

王丞相捋了捋胡须淡然一笑。

然而十二月份,隆冬来临之后,萧将军送来了日西城的产出煤球之后,引起了满京城使用煤球的热潮,煤球的价格一再攀升,最后甚至比银丝炭还昂贵。

王丞相和许尚书都亲自用过这煤球,发现不知怎么处理的,没有烟,也没有灰,小小一块能烧很长时间,而且,这煤球不仅能用来取暖,更能用来生火做饭甚至煮茶炖汤!

这就说明,即使隆冬过去,天下人不需要煤球御寒,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这好用的煤球!

一时间,即使是隆冬,也有很多人不顾严寒北上直奔日西城。

王丞相和许尚书等捶胸顿足,几欲吐血。

萧遥不是站在悬崖边上,她是站在金山上!

因为,就算这煤球的价格降下来,只要推广到位,推广给了天下老百姓,萧遥就能源源不断地赚钱。

王大老爷将茶具摔了一套又一套,心中始终极度暴躁:“爹,你说那个死丫头怎么这么好运?不对,爹你说她是不是算出来的?”

一想到萧遥以后能躺在这座金山上享受,王大老爷就有杀人越货的冲动。

第615章

王丞相面沉似水,原先他得知萧遥接管日西城心里有多痛快,此刻就有多难受。

明明是个极度贫瘠的城,怎么就出现这劳什子煤球呢?

难道,萧遥真的是上天所定的将星,无人能压下她?

可是皇帝是天子,也被他们掣肘得无可奈何啊,萧遥一个将星,凭什么超然?

王大老爷见王丞相不说话,叫道:“爹,你想想办法啊!”这些年来,冒犯过丞相府的人,坟头的草都不知多高了,萧遥总不能一直例外吧?

王丞相道:“日西城愿意以城池和大小镇子贫瘠而要求朝廷拨款,又不用交赋税,如今有了煤球,这些特权,都得取消了才公平。”

第二日便有官员请求皇帝取消对日西城的优待。

皇帝坐在龙椅上,精神大好,笑道:“关于这一点,萧爱卿已经与朕商量过。如今西北一带虽然有日西城,但比起东边和南边远远不如,为了吸引更多老百姓主动到西北,朕决定三年内不收日西城的赋税,至于拨款,应爱卿所求,暂时取消。”

百官忙出列,认为日西城如今依靠煤球十分富庶,应该收税才是,甚至有户部官员出来算一笔账,认为日西城一旦交税,或许抵得上国库半年的收入。

皇帝收起笑脸:“日西城的账本,朕已看过,倒不知有这样高的收入。为了避免误会,爱卿便到日西城去,实地记录一下日西城的收入吧。”

这位出列的户部侍郎姚大人一滞。

他是京官,在京城待得舒舒服服的,他可不愿意到西北去啊。

姚大人当场就要开口拒绝,可在开口那一刻,接到了王丞相的眼神。

得,王丞相是让他到日西城去一趟。

萧遥知道姚大人要来,当即就命人做好各种准备,务必让姚大人好好工作,认真查账,还她一个清白。

春天来临之后,姚大人才来到日西城。

他能在京城坐稳,备受王丞相重用,是因为的确本事不小。

所以带齐幕僚来到日西城后,姚大人雄心勃勃,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日西城的收息,让皇帝知道,萧遥贪污受贿,昧下大量银两造买粮草辎重,打算造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