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2396)
皇帝看到老太君这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跟前哭得那样伤心,心里也很伤感,但是听到老太君说要北上,马上戒备了起来,一脸讶异地说道:
“老太君这是从何处听来的消息?萧将军中箭?危在旦夕?这些朕未曾听过,是不是有人故意哄骗将军府?”
萧煦道:“回皇上,不可能是哄骗的。外头都传遍了。”
皇帝脸色凝重:“此事须彻查。老太君和萧卿莫急,朕一定会彻查清楚的。只是如今萧将军正和海原国交战,攻打海原国都城,海原国为了保卫都城,难免会派人散布谣言,哄骗将军府北上。所以,暂时不能轻举妄动。”
太子妃刚没了,将军府就说要北上,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呢?
例如萧遥没有中箭,将军府猜到皇室要对付将军府,所以才接机北上跟萧遥汇合。
他一直给北军送粮草辎重,从来不担心萧遥造反,就是因为将军府在京城,是他的人质。
所以此刻,他是万万不会让这些人质跑掉的。
老太君看了一眼皇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当真是谣言么?”
皇帝看到老太君此时的表情,有些心虚,但还是点头:“很大程度上是谣言,老太君莫急,朕会查清楚此事的。”
老太君点点头,又谢恩,这才带着萧煦出宫去。
出了宫门,萧煦很是不解:“祖母,我们为何跑这一趟?”
老太君脸上已经没有了泪水,她年迈的脸上一片冷漠,压低声音道:“自然是进来看看皇上对我们萧家是什么态度。”
萧煦闻言忙问:“是什么态度?”
老太君用手点了茶水,在桌上写下“猜忌”两个字。
萧遥曾命人悄悄回来传讯,若太子妃和皇太孙出事了,就表示皇帝要对她出手,还会危及将军府。
但萧遥又说,皇帝对她有知遇之恩,所以希望老太君到时进宫一趟,探一探皇帝的态度,好根据皇帝的态度决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如今看来,就是猜忌。
而且,皇上似乎要将将军府控制在手上。
萧煦变了脸色,忙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老太君道:“回去再说罢。”
两人回到将军府,得知萧大太太去了东宫吊唁,便叫上萧照、萧二太太和萧大奶奶:“皇上对我们萧家出手了,我们想办法离开京城。”
皇帝目送老太君和萧煦离开之后,马上对身边的曹公公道:“派人到街市上打听一下,外面是怎么说萧将军出事的。”
打探的人回来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皇帝听完萧遥出事的事,见跟自己掌握的消息差不多,便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事?”
打探的人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帝,道:“那些老百姓还说,太子妃抱着皇太孙自焚,是因为知道皇上和太子要杀她和太子。”
皇帝脸上的肌肉急促抽动,半晌咬牙说出两个字:“荒唐!”又冷冷地道,“派人去查清楚,谣言源头在何处。将人查出来之后,带回厂卫,好生审问审问。”
他做是一回事,可老百姓却不能说!
天子的名声不容有瑕。
打发人出去之后,皇帝坐在御书房里,面沉似水。
这些流言,是谁传出来的呢?
老四和许尚书,还是萧遥?
可萧遥中了淬了毒的箭,是他的人亲眼所见,袁旭传回的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不大可能是萧遥。
不是萧遥,那就是老四和许尚书了。
太子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再有这种迫害忠臣的名声,只怕要被百官弹劾,当不成太子了。
而他这个皇帝呢,若被御史骂迫害忠臣,虽然可以分辨,但是他的威信必然受损。
老四这狗东西,端的狼子野心。
皇帝自从对萧遥下手后,就一直有些心虚,觉得他会对萧遥这样,别人也会对他这样。
所以他越想越担心,甚至忧虑四皇子到时会拿他迫害萧遥一事来说嘴,再声讨他,逼迫他退位。
皇帝马上命人示意将这些事告诉太子和王丞相。
只能让他们跟四皇子和许尚书斗了。
第二日早朝时,大概感慨一番皇太孙和太子妃的惨死之后,王丞相和许尚书的爪牙出列,说听到北边传来风声,似乎是萧将军中箭,危在旦夕,问皇帝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是否该推选一个将领北上接管北军,继续攻城。
皇帝一听,马上庆幸自己昨天夜里就派了人出发,但面上不显,说道:“若查实此事,自然要换将的,如今一切只是听说,暂时不必换将,免得扰乱了军心。”
王丞相和许尚书暗骂老东西,却不好说什么,因为那些,毕竟是私底下的勾当。
下朝后,皇帝亲自去东宫吊唁。
之后几日,是太子妃和皇太孙做法事和出殡的日子。
但饶是如此,王丞相和许尚书仍旧为了北军的军权用尽手段。
而外头,到处都在传太子为了自保,皇帝为了保太子,所以故意毒害萧将军,又杀掉太子和太子妃以绝后患这些事。
四皇子一派听到这些消息,觉得是意外之喜,连忙命人推波助澜。
颁布完命令,四皇子意气风发地对许尚书说道:“只要再加一把火,我的太子三哥就完蛋了。”
就是他那个父皇,也不好过,等他安排好一切,完全可以逼迫父皇让贤,将皇位传给他!
许尚书却皱起眉头:“万事要小心些。这些消息,不是我们传的,太子一派显然也不会传,我担心,是萧遥的人传的。”
如果是萧遥的人传的,那么萧将军中了毒箭这事就值得商榷了。
再者,萧遥手上掌握着十二万大军——这还是朝廷知道的数,谁也不知道,她在北方大展神威时,有多少人投军,又招募了多少私军——若攻打京城,只怕无人能抵挡。
三皇子不屑地道:“她一个女人,不值一提。”难不成萧遥还能造反?
一个女人,谁肯跟着她造反?谁愿意一直屈居一个女人手下?
许尚书心里也是赞同这一点的,因此命人留意萧遥的消息之后,便将注意力转回朝堂上,准确地说,是转回争夺北军军权的问题上。
北军的军权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三派谁也不服谁,谁都想收到麾下,因此一直吵了十多日,都没有结果。
而这时,皇帝派去北边接管北军军权的人悄悄传回密报:“萧将军已经病故,他已经将军权掌握在手上了。”
皇帝看到这条密报,顿时龙颜大悦。
朝堂上再争论这个问题时,他不再像当初那样被气了个半死,而是抱着愉快的心情看戏。
不过,皇帝的好心情只是维持到第二日。
因为次日将军府满府的孤儿寡母举着大横幅走到将军府门口,要求皇帝和太子给太子妃以及皇太孙之死一个交代,要求皇帝放将军府的孤儿寡母北上去见萧将军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