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3534)
萧遥知道,这大和尚应该是不懂相面,只是为了画,答应她的条件而已,当下笑着点头:“有劳大师了。”说毕眸子一转,又道,
“只是我若找普通寺庙道观的道长或是和尚看相,兴许一百几十两便成,请大师着实贵了些,不如大师给个添头?”
通达大师警惕地看向萧遥:“施主要什么添头?”
萧遥笑道:“听闻福庆二年,一善大师曾为皇上算国运,希望大师跟我透露一二,一善大师算出来的内容。”
通达大师听毕,脸色大变:“你怎知此事?”
“虽是秘密,但总有人知道的罢。”萧遥淡淡地说完,又问,“还请大师将所知透露给我知道。”
通达大师摇摇头:“不管施主是从何知道的,贫僧建议施主忘掉此事,莫要向任何人提起。”
萧遥一脸不解:“这是为何?”
通达大师道:“师父算过国运之后,便严令寺中僧人不许提起此事,若叫皇家知道往外泄露了消息,相国寺将有灭顶之灾。自那时起,师父亦再不曾提过,偶尔不小心提及,师父总也戚戚,叹息说兴许是罪过。”
萧遥精神一震,忙问:“一善大师为何说兴许是罪过?”
通达大师摇了摇头:“委实不知。施主莫要再问,若要再问,那《佃户》虽然与贫僧缘分深似海,贫僧亦不敢要了。”
萧遥便道:“大师既不能说,我便不问。”说完将画递出,“此画,便赠予大师罢。”
萧遥和达通大师达成协议,急匆匆地赶回府上。
刚回府,便见萧老太太的大丫鬟珍珠迎上来,她福了福身说道:“老太太请三姑娘过去。”
萧遥知道,定是萧老太太知道她出府,便找她晦气了,心中并不怕,从容跟着珍珠一道过去。
走出没多远,珍珠道:“老太太因世子之事,心里很是担忧,和担心府上的少爷姑娘们再出事,故知道三姑娘出府,便命我来请三姑娘过去。”
“有劳姐姐了。”萧遥谢过珍珠的提点。
到了萧老太太屋子里,萧老太太果然逮着萧遥便是一顿训。
萧遥听完,适时开口:“祖母,孙女担心大哥哥,希望大哥哥早日恢复清白,特地去相国寺上香祈愿的。”
萧老太太听了这话,脸色稍霁,道:“你有这个心很好,只是你一个姑娘家,不该单身出门的。这次便罢,若有下次,祖母便罚你了。”
萧遥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祖母,如今大哥哥如何了?”她之后,肯定还要外出的,此时可不能答应萧老太太。
萧老太太别成功转移话题,说起了萧大公子。
建安侯一边带萧大公子大张旗鼓地去报案,一边又命人在市井之间到处传萧大公子是被冤枉的,萧大公子的口碑虽然还不曾逆转,但也获得了一定的支持——一些学子认为,萧大公子敢如此大张旗鼓报案,兴许当真有冤屈也未可知,毕竟萧大公子出身侯府,若要通房丫头,府上自会安排,根本不至于做采花贼。
萧遥听了,心中并不乐观,背后的人既然这般设计萧大公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只怕很快又会从舆论上重新打压萧大公子,直至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萧大公子才有可能恢复名声。
不过,等达通大师兑现她的承诺,世人的目光以及幕后之人的目光,应该会转向她的。
达通大师办事很快,仅仅是第二日,京城中便流传起一则消息——通达大师观建安侯府三姑娘的面相,发现萧三姑娘命格贵重,所嫁之人亦出身高贵。
若论这世上,什么事传得最快,非坏事、轶事以及与鬼神相关的莫属。
通达大师为萧遥相面以及萧遥的命格,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赵尚书夫人也是出力传播这则异闻的人之一,她卖力地跟认识之人传播一遍之后,回府找因为思念萧遥而暴瘦的赵大公子:“我儿,你听到建安侯府三姑娘的命格了罢?她命格贵重,注定要嫁身份高贵之人,与你不合适啊。”
赵大公子一脸激动地握住赵尚书夫人的手:
“母亲,爹贵为尚书,我迟些参加科举,也定能高中,未来说不得有望站到与父亲一般的高度,故论起身份高贵,私以为也算得上。再者,母亲原先不愿为儿子求娶三姑娘,是认为门第不合适,既三姑娘有如此命格,母亲还担心什么?母亲,你为我去建安侯府提亲罢?”
赵尚书府人没想到用这个不仅劝不住儿子,还让儿子更坚定了要娶萧遥,顿时脸色一变,甩开赵大公子的手:“我儿,你为何如此执迷不悟?建安侯府的三姑娘到底有什么好,让你如此茶饭不思?便是连温书,也没有过去认真了。”
赵大公子道:“母亲,我只是心悦于三姑娘罢,求母亲成全。”
赵尚书夫人不愿意成全,她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她左想右想,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又见距离春闱时间不长了,赵大公子仍然无法安心温书,心烦气躁得很,便递了牌子进宫找六皇子李维的生母赵贵妃大吐苦水,说到最后,还抹起了眼泪。
六皇子李维碰巧来给赵贵妃请安,见赵尚书夫人如此,便上前安慰了几句。
赵尚书夫人看向李维:“殿下,你可有什么法子?长此以往,我怕闯儿会被毁掉啊。我已将宫外的传言说与闯儿听,说与闯儿不合适,闯儿仍然一意孤行。”
赵贵妃也看向李维:“若有法子,便帮你舅母想一想罢,闯儿是你表兄,你可不能眼睁睁的看他误入歧途。”
李维最近正在琢磨皇帝的心思,想知道皇帝会给他们兄弟几个挑选什么样的皇妃,又为没了太子妃的太子挑选怎样的太子妃,见赵贵妃与赵尚书府人皆想自己想法子,起初为难,很快便心中一动,道:“既如此,我想想法子罢?”
他离开赵贵妃的宫殿,便去求见皇帝。
皇帝刚从太监口中听到这则传言,老脸上瞬间满是阴鸷与暴戾:“命格贵重?所嫁之人亦身份高贵?”
得知李维来求见,便压下满脸的阴霾,恢复了过去的稳重,说道:“宣——”
见了李维,和蔼地问道:“怎地来朕这里了?可是有事?”
李维行了礼,这才道:“一则,是想父皇了,来看看父皇。二则,有事要求父皇。”
皇帝笑道:“你们兄弟几个,也就你敢与朕说真心话了。说罢,要求朕什么?若是吃喝玩乐的,朕可饶不了你!”
李维也笑了起来:“父皇未免小看儿臣了。儿臣今儿个前来,说是求父皇一事,其实也算是为父皇分忧。”
皇帝道:“你还给自己邀功来了?快说,你到底要为朕分什么忧。”
李维说道:“赵尚书夫人方才进宫来,跟母妃哭诉,说儿臣的表兄必行为建安侯府的三姑娘神魂颠倒……”他说到这里,眼角余光见皇帝瞬间阴霾了片刻的脸色,心中有些讶异,面上却只做不知,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