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3992)
掌柜的听了,躬了躬身,上前将《雪堆红梅》拿下来。
罗老爷正如痴似醉地看着《雪堆红梅》,闻着鼻端若有似无的梅香呢,忽见眼前红梅被摘了,顿时大怒:“是谁摘了这红梅?真真是岂有此理!”
这话一出,旁边正走过来几个客人都看了过来。
张如新则哈哈笑了起来:“老罗啊,你是魔怔了么?哪里有红梅可摘?”
罗老爷指着原先挂着《雪堆红梅》那处,高声道:“哪里没有?方才就在那里!”
这一下,众人知道他说了什么,顿时哄堂大笑。
掌柜的不敢笑,在众贵客的笑声稍歇时,他礼貌地对罗老爷道:“罗老爷可是将《雪堆红梅》当成了真的?见我拿走了这绣品,便以为红梅被折了?”
罗老爷此时回过神来,意识到刚才闹了笑话,但心中委实喜欢那幅《雪堆红梅》,当下便点头:“没错,没错,我看着这绣品,仿佛亲眼看见了雪堆红梅,还闻到了淡淡的梅香。你们这刺绣师父,着实厉害!”
其他人听他说得奇异,都表示不信。
罗老爷顿时脸红脖子粗:“若不信,再将绣品放回去,都来看一看,不就知道老夫说的是真是假了么。”说完连声催促掌柜的将绣品放回去。
掌柜的听了没有马上放回去,而是看向张如新。
张如新听了,点头道:“既如此,便放回去罢。若这绣品当真能叫人身临其境,也是一桩雅事,自当与同好者共赏。”
《雪堆红梅》被放了回去,张如新作为已经决定买下这幅绣品的人,自然而然成为第二个看绣品的人。
其他人见了,也不去看其他绣品了,都围在张如新旁边,跟着看《雪堆红梅》。
只是片刻功夫,便有人深吸一口气,忍不住用极其享受的声音低声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妙,妙,妙啊!”
他这样一叫,张如新以及另外几个看绣品的,都回过神来,脸上尤带着浓浓的激动之色,目光则紧紧地盯着绣品,激动地说道:“看久了的确叫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绣品,绝对是大师的杰作!”
掌柜的含笑说道:“不瞒诸位老爷,此幅绣品,乃我们本店目前的镇店之宝。”
众人听了,连连惊叹。
那些还未看绣品的,纷纷请张如新让开,让他们上前看看。
未几一拨人接一拨人都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惊叹,将这幅绣品捧上了神坛。
待众人都看过了,张如新连忙催促掌柜的:“掌柜的,这是我先看上的,帮我拿下来,给我。”
罗老爷一听,连忙叫道:“等等,此绣品是老夫先看到的,便是要买,也是老夫先买,何曾轮到你?”
张如新听了忙将绣品拿到手上,警惕地看向罗老爷:“罗老爷此言差矣,你虽是先看到的,可你未曾出价,也未曾说过要买这绣品,是我先提出买下来的。掌柜的可以作证。”
掌柜的站出来,表示的确是张如新先决定买下来的。
罗老爷等听了心中失望,忙问:“我等都极喜欢这一幅绣品,劳烦店家再拿一幅过来罢。”
掌柜的一脸歉意:“抱歉,店中所有绣品都只得一幅,而且总量都在此了。若售完,本月便没有绣品出售了。”
“什么?统共就这么些?”众人大惊。
掌柜的躬躬身:“正是如此。我们刺绣的大师说过,只求精不求多。本月的绣品有如此之多,不过是因为开张,下个月并非开张的日子,只怕绣品还要更少。”
罗老爷等人听见,大为焦急,也不拘是什么绣品了,忙都去抢。
只是片刻功夫,店中并不多的绣品,便被抢光了。
还有许多人因为手脚慢,竟一幅都没抢到。
当日,镇上便传开了,街角新开的千金绣里头的绣品精妙绝伦,全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当中有一幅《雪堆红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伴随着这些好话,罗老爷闹的笑话,以及众人抢购绣品的佳话也跟着传开了。
千金绣的名声,在极短的时间内一飞冲天。
不仅本镇知道这绣品铺子的存在,便是邻近的镇子以及大城,也都知道了!
许多人甚至不顾路途遥远,也不相信绣品已经售罄,纷纷赶来,想购买大师的绣品。
可惜,都迟了,他们扑了个空。
因着这个,千金绣的绣品,更出名了。
萧遥的绣品铺子,终于一战成名!
李大太太坐在家里,听着下人绘声绘色地说起千金绣的传奇,目光中异彩连连。
第1102章
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李家宅子里,下人们在为晚饭忙碌着,忙里偷闲时,瞧一眼天边的火烧云,心情便明朗了几分。
然而下一刻,他们看到比火烧云更绚丽的颜色。
他们的少东家,李永真少爷,手里捧着几盆色彩各异的菊花,身后跟着的几个丫鬟,也都抱着开得异常灿烂的菊花,从抄手游廊那边过来,径直进了李大太太的院子。
李永真见了拿着扇子坐在廊下的李大太太,笑着上前:“母亲,你瞧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品。”
李大太太见了那些菊花,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一边上前打量那些菊花,一边指挥身边的大丫鬟将菊花接过来摆好,等菊花终于都摆好了,李大太太屏退下人,看向李永真:“说罢,你买这么些花来讨好我,是为了什么?”
李永真自是不认的,说了些看到这些花便想起李大太太所以特地寻了来之类的好话,将李大太太哄得高兴了,便婉转地提起对邱大小姐无意,又说已经竭力想忘掉萧遥,但始终无法忘怀,求李大太太成全他。
李永真这些日子以来,没少尝试说服李大太太,但是都失败了,此时这样提,也认定她不会答应,已经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不料这次,李大太太听完,却沉吟起来。
李永真见状大喜,忙问:“娘,你终究是心疼儿子的,你便成全儿子罢。”
李大太太叹了口气:“你是我儿子,我的确不能罔顾你的意愿。只是,和邱家的婚事,之前便谈过的,虽未曾交换庚帖,但悔婚终究不好,所以得徐徐图之。”
李永真喜不自胜,忙道:“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不知娘打算何时跟邱家提呢?又什么时候请冰人去萧家提亲?”
李大太太假装生气:“你这孩子,急什么?邱家不是小家族,得处理好,不然后患无穷。此外,便是退了和邱家的婚事,也不能马上就去萧家提亲,不然叫邱家知道,只怕猜到什么,那时他们家不仅忌恨萧姑娘,只怕还要损坏萧姑娘的名声。”
“还是娘想得周到。”李永真说完,想起一事,便收起笑容看向李大太太,“娘,你这该不会是缓兵之计吧?”
不然为何先前一直不答应,这次忽然便答应了?
李大太太忍无可忍,拍了李永真一记,这才不悦地道:“你便当娘是缓兵之计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