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4247)
随后是崔妙、崔郎主夫妇以及其他崔家人。
只有崔二老爷和杜二娘子,吃了自己份额的馒头,又悄悄藏起了两个馒头。
夜深了,崔郎主等人没睡着,一则被老鼠的吱吱叫声叫得害怕和心烦,二则肚子饿得咕咕叫,如同被烈焰焚烧一般。
他们饿得实在受不住,只得伸手去摸索吃食,不料没摸着吃的,反而摸到老鼠,全都吓得放声叫了起来。
其他犯人被吵醒,都十分生气,对着崔家人便骂,粗言秽语不敢入目。
崔家众人又害怕又饥饿,还要被骂,都苦不堪言,不一会儿,便响起了高高低低的抽泣声。
崔二老爷将一个馒头悄悄递给崔郎主,自己继续闭目养神。
崔郎主想将馒头给崔大夫人,可男女牢房之间隔着距离,根本够不到,只得自己低头吃了起来。
这一夜,是崔家众人过的最漫长的一夜,基本没有人睡得着。
牢房的小窗终于亮起来,碗口大的阳光从窗户射进来,带来了光明。
一夜未眠的崔大夫人跟崔郎主喊话:“今日,皇上是不是会审我们的案子?我们想个法子进宫去好不好?”
她相信,若能进宫,自己一定有办法让萧遥改变主意的。
崔郎主亦一夜未眠,又没有吃五石散,整个人十分萎靡,听了便道:“这我如何知道?”
正说着话,狱卒送来早点,仍然是白馒头。
崔家众人饿了足足一夜,这次再也顾不得嫌弃了,拿起白馒头便大口大口啃起来。
邻近牢房的犯人见状,忙喊崔家众人分他们几个馒头。
崔家众人大口大口吃着馒头,听到其他犯人的喊声,都好奇地看过去。
大家都吃白馒头,他们喊什么啊?
这一看,发现那些犯人吃的像是潲水一样的东西,根本看不清具体是什么东西。
崔郎主来了精神,马上看向崔二老爷:“二弟,他们吃潲水,我们是馒头,这是不是说明陛下对我们崔家,还是有几分情谊的?”
崔二老爷看看手中的馒头,又看看其他犯人的潲水,道:“或许吧。”理智告诉他,这是萧遥为了名声的施舍,情感上,他也愿意相信是萧遥心软了。
崔郎主大喜,马上将这个发现告诉崔大夫人和其他崔家人。
崔大夫人等听了,都喜极而泣:“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她不敢这么做的,她还要名声呢。”
此时朝堂上,百官正就几大世家蓄养私兵和买卖人口展开讨论。
说是讨论,其实只是一面倒的讨论,因为几大世家蓄养私兵证据确凿,买卖人口亦证据确凿,按照本朝律法,一律抄家灭族。
朝堂获得共识之后,由司空向萧遥禀告,并请萧遥定夺。
萧遥面无表情:“当真查实,并非诬告么?”
司空马上躬身回到:“回陛下,证据确凿,请陛下定夺。”
萧遥沉默许久,才叹息一声:“他们固然有错,可说到底,是朕没约束好他们啊。”说到这里,语气一转,“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既触犯法律,便按律处理罢。”
第1220章
这时礼部尚书出列,他向萧遥拱了拱手,道:“陛下言之有理。”说完话锋一转,
“可是,陛下毕竟生于崔家,若将崔家灭族,只怕于陛下的声誉有损啊。再有人借题发挥,以此推翻孝道,我朝将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啊。故臣以为,须慎重处理。”
林楠看到这老家伙一副为萧遥操碎了心的样子便来气,当下道:“以林尚书之见,竟是不处理为好?”
林尚书马上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不住地摆手:“非也非也,还请太尉大人莫要误会。下官一力支持新政,只是为皇上的声誉计,希望慎重处理罢了。”
有人出列附和林尚书,这一批都是中途降了萧遥的小世家,他们为世家说话,是担心唇亡齿寒。
百官见两派争执不下,便看向萧遥。
萧遥心里早有想法,但什么也没说,而是看向低下不属于两派的官员:“众爱卿认为该如何处理?”说完见无人回答,干脆点了一人说。
可惜她点了几个,都是和稀泥,没有任何建设性。
眼见朝堂上又吵了起来,萧遥看一眼身旁的近侍,近侍喊肃静让百官静下来,萧遥才道:“众爱卿都有理,可都不全面。众世家触犯国法,不处理不行,可崔家与朕有血缘上的关系,朕直接处理,也过于无情。”
说到这里停下,沉吟片刻说道,“既如此,仍旧抄家灭族,但有文才者竟选拔可入国子监做夫子,做夫子者可得功绩,功绩可换家族任意两人免于流放。”
她其实并不想这么做的,毕竟毁掉一个世家,绝对会让世家活着的人记恨,未来会有后患,可是一来这些世家并未做过什么杀戮之事,反而于教化和文化传承上有功,所谓的蓄养私兵谋反,也是一时无法接受新规按以往习惯招部曲才导致的,二来本朝太缺有学识之士了,需要世家的饱学之士填充,所以只能尽量对世家网开一面。
至于将来这些化身为夫子的世家子弟造反,只要不给兵权,是不大可能成事的,毕竟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百官听到萧遥这话,都愣住了。
片刻后,寒门庶族和普通老百姓出身的百官纷纷出列,异口同声赞道:“此法甚妙!”
自皇朝成立以来,最让大家操心的是什么?是国子监没有大儒,天下各处也找不到名师——萧遥不止一次召集百官商议这个问题,并指派世家大族出任夫子,可世家大族为了不得罪萧遥,只指派一两个年轻子弟出来,那些名气大的,都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任夫子。
崔、李、杨等世家是支持萧遥一统天下的,就冲着这个,萧遥也不能强迫各族的名士入主国子监认知,所以只能忍着。
现在,终于可以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了!
林尚书等听了,心里暗暗叫糟,其中林尚书出列赞道:“陛下此举甚妙,只是不知各世家是否接受。毕竟各大世家的名士自有节气,风骨魁奇,只怕宁死不屈啊。”
萧遥沉下俏脸:“朕一心为他们尽力周旋,他们若不识抬举,不仅与民争利,还不愿为江山社稷做任何付出,朕便是拼着名声不要,也要将他们绳之于法,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林楠出列道:“皇上圣明!”顿了顿又道,“皇上一心为崔家,我们知道的,都会谅解。可天下百姓不知道,只怕会责怪皇上处事不公。”
萧遥皱起眉头:“朕亦知此举不妥,可朕生于崔家,长于萧家,为孝道故,也只能如此了。不过,朕此举愧对天下百姓,故朕将拟罪己诏,陈述朕对崔萧等家族前期疏于管教后又偏私之错。若百姓仍旧不满,朕亦一力承担所有错处。”
林楠、苏守之等齐齐赞道:“皇上圣明。”随后高呼万岁。
林尚书等便知道,这便是今天的处理结果了,他们再说什么都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