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拿着夏王府的牌子,他们也不好多啰嗦。所以人家明明在这儿住了十来天,他们却硬是连具体来的哪位都不知道。
现在人倒是出来了,也成功把所有人都吓蒙了。
夏王妃!
元嘉很明显地感觉到樊浩轩的激动。
樊浩轩看到来人之后,直接往前疾走了两步,跪倒在地,声音都有些抖:“姑母!”
夏王妃这个穿着一身骑装,态度从容的女人,也瞬间红了眼眶,情绪看起来不比樊浩轩平静:“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夏一等人上前述职不提。
元嘉倒是有些莫名,转头问不知从何时靠拢过来的易雪峰:“夏一他们不是叫哥二殿下吗?怎么哥叫夏王妃姑母?”
易雪峰这一刻的眼中有些恍然大悟的神色,但是他为人镇定/装逼惯了,又常年在太子手下做事,知道的事情比常人要多出不知道多少。他现在对元嘉比对樊浩轩要亲近得多,也就小声解释道:“夏王妃姓樊。樊家的根基深厚,在前朝之时就已经是有了传承世家,只是樊家嫡支人丁单薄,到了夏王妃这一代,就只有姐弟两个。夏王妃后来嫁给了夏王。夏王妃的弟弟成为了樊家的家主,后来听说是为了救夏王没了,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从小养在夏王妃跟前,应该就是樊爷了。至于二殿下的名头……凭着樊家的势力,让夏王收一个养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易雪峰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格外刺耳。收做养子,竟然不是因为救命之恩,而是为了家族势力。而樊浩轩这样强硬的背景,为什么会去太子身边当一个卧底,还一当就是好多年?他看过樊浩轩身上的伤疤,明白这人真的是拿命在拼!
元嘉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事情。他明白易雪峰的话,其中可能会有所偏颇,但是这分析应该不会距离真想差太远。凭着易雪峰的才学,他大可以说得更加婉转一些,偏偏他说得这么明白……易雪峰这一路上的事情都说得挺明白的。
元嘉忽然意识到这一点,长长的反射弧终于传递到了大脑,小声对易雪峰郑重道谢:“多谢雪峰先生指点。”
易雪峰露出一个谦卑的笑容:“元少哪里的话,我可是元府的管家啊。”
元嘉还不明白易雪峰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就见樊浩轩渐行渐远,竟然就这么把他给丢下了!
元嘉抹了一把脸,转头死鱼眼看易雪峰:“这算是什么安排?”
易雪峰眨了眨眼:“元少就交给易某出面即可。”
元嘉无奈点头。
接下来,他就看到易雪峰和守城将士交谈了两句。
将士们显然是被事先打了招呼的,对他们的态度很客气。
而易雪峰对他们的介绍是济州城的元家。易雪峰的气度微微收敛了一点,就让人有一种高门大户的感觉。身边的元嘉虽然面容还有些不够精致,但是逃难到现在能成这副样子,也是下人照顾够精心了。随行的流民们也被介绍成一部分家人,和一部分在路上收容的人。
樊浩轩那边对夏王妃的解释则是:“……当时差不多都等死了,亏得元嘉出现,救了我一命。”
夏王妃点了点头:“虽说是机缘巧合,但是人家救了你的命是事实。轩儿放心,以后在西南地界上绝对不会有人敢动他们。”
说实在的,什么济州元家方家的,既然已经从济州出来了,还是逃难出来的,在夏王妃这等人眼中就算不得什么门户。但是如今西南要发展,一个家族和几个家庭,带来的区别是重大的。
无论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夏王妃都不会对元嘉一行人吝啬。
元嘉很快就收到了夏王妃的赏赐,还有夏王的封赏。
于是,元嘉很莫名的突然多了一个名字长长,自己都念不顺溜的头衔,外加许多钱财布帛和一个大庄子。在得知那个头衔不过是一个虚衔,作用不过是每个月能拿点钱,见到官员能不跪拜之类的作用之后,元嘉就放下了。
庄子还是在云州城郊,算起来比赏赐的那些财物还要更值钱一些。
只是无论元嘉还是易雪峰,都是第一次到西南,对这个庄子价值的认知不够。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么大一个庄子,够安置下所有人了。
他们现在可不光是最初的那些人,还有沿途加入的流民。在见识过几次阵法的效果之后,他们对元嘉更加崇敬。
易雪峰甚至见到有人做了长生牌位,在偷偷叩拜元嘉。
对这一切,元嘉不知情。易雪峰没告诉他,樊浩轩也没告诉他。
一切安顿完毕后,元嘉倒是松了一口气,终于能睡在一个正经的房子里了,其它的还是等他睡醒了再说。
所以等晚上樊浩轩摸进元嘉的房间时,发现元嘉正在呼呼大睡。
王府里因为他的归来,摆了三天的酒宴。他这几天身上酒味就根本没散去过,这会儿一靠近,元嘉在睡梦中也是微微皱了皱眉头,翻过身。
樊浩轩看着那个对着他的后脑勺不满了,踢掉鞋子,长腿一跨到了床上,直接掀了被子钻了进去,将人往怀里一按。
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
常年握着兵器的手上有着不少茧子,微微粗粝的手掌在少年光裸的背脊上来回滑动。樊浩轩的嘴角弯了弯,又像是想到什么,突然变得有些不开心。
这一番动作元嘉就算是睡得再死,也醒过来了,不用睁眼就认出来人,并且嫌弃地踢了一脚:“哥,你臭死了。”
樊浩轩的脸黑了,坐起来两三下把自己的衣服扒了,和人习惯性地四肢交缠:“敢踢你哥,几天没见,胆子大……”樊浩轩说到一半,发现元嘉又睡了过去,声音轻了下来,手劲也微微放松,低头对着元嘉的肩头轻轻咬了一口,喃喃,“谁让你不穿衣服睡觉的?”
☆、 第二十九章 雏鸟情节
从西南城关到元洲郊县,一行数天。
再从安置流民,庄子交接,各种事情的添置安排,又是数天。
这么一套下来,元嘉也不过是刚刚才把事情理出一个头绪来,连忙都还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忙起。
索性,他不知道,易雪峰知道。
易雪峰这几天的表现实在是让元嘉叹为观止。庄子各种事务的交接,财物的清点,人员的安置,初步的未来规划等等,甚至还把元嘉拉出去溜了一圈,在佃农们面前刷了刷脸,竟然还指导了春耕,还改良了农具!
元嘉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些基础的统筹安排,以及账目方面的贡献:“雪峰先生不是读书人吗,怎么什么都懂?”明明手上连个茧子都没有,竟然还能像模像样地去指导农民种地!
易雪峰倒是不自傲:“主人称呼一声管家就是了。原本我就在京城,举国上下但凡有个什么变动的,京城总是第一个知道,也是第一个开始试验的。看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对于称呼问题,元嘉并不纠结,多少知道一点易雪峰大概是不愿意在西南露脸的。否则凭着易雪峰的名头何苦当个管家?就算易雪峰和太子……前任太子梁禄撕破了脸,可是在这种时候,有心扯旗子的,谁还会卖梁禄的面子?元嘉隐隐觉得,可能还会有其它的问题,但是凭着他的脑子,着实是想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