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里青山远(46)+番外

作者: 温暮生 阅读记录

陆晟眼皮子一跳,扯着僵硬的嘴角道:“妇人之见?在下真不明白了,望楚公子赐教一二!”

他一开始就看楚青不顺眼,语气立刻不耐起来。

“那是自然,不会审时度势,看不清状况,还放着此等天赐良机不予利用,这还算不上是妇人之见?”楚青负手而立,双眸眯起,直直盯着陆晟的眼,“我真觉得,你这天下第一商有些浪得虚名了。”

楚青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陆晟倒气急反笑:“噢?呵呵,那就请楚公子赐教一二,什么叫不会审时度势,什么又叫放着天赐良机不予利用?”

看着那一张淡定的娃娃脸隐隐有涨红的迹象,楚青却丝毫不急,缓缓喝下一口茶,才道:“我且先问你,如今洛阳城里的安国侯在做什么。”

“开仓放粮,抚恤难民。”陆晟压着声音道:“此乃他们为官之人的本分,与我无关。”

楚青道:“是啊,诚然为官之人做什么你们为商之人确实不用太过关注,但陆公子你怎么不想一想,如果没有朝廷的纵容,你怎么可坐拥如此巨富,你以为那些当官的都是瞎子?”

陆晟轻笑一声:“我与朝廷官员的关系向来密切,每年亦会上缴大量税金,便想楚公子说的,当官的不是瞎子,不然我怎可能坐拥如此巨富。”

楚青笑得更开了,晃着手指,一字一顿道:“所以我才说你是不——识——时——务。”

接着,不待陆晟辩驳,他已加重了语气:“为官之人,当以鞠躬尽瘁造福天下百姓为己任,是以樊旸虽为武官,闻得百姓遭难也立刻散了家财开仓放粮只求难民们能吃饱穿暖,我听闻他甚至下令处死了两个知县,只因为他们没有按时将下拨的粮食发到难民手中。”

陆晟朝天拱手,“樊将军深明大义,乃百姓之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萧晋齐。”楚青控制着语气不疾不徐,“如今朝中尚书省尚书令大人位置长悬其缺,最高权限一直由左右仆射把持,我想陆公子你也知道,尚书令这个位置,可是仅次于三公,乃百官之上的一等官位啊。”

陆晟点头。

“那陆公子你也该明白,下一任尚书令会从左右仆射中选出,没错吧。”

陆晟再点头。

“左右仆射的身家背景,我想以陆公子的精明,必然了然于胸。”

陆晟忽然愣了,这次头点得缓慢而沉重,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

楚青展颜,“我们先来看看右仆射,右仆射乔宇桓乃是当年仍在位的尚书令大人一手提拔,可谓也曾风光过,我这里之所以用一个曾字,那是因为自从尚书令死了之后,这位右仆射大人,似乎因总没什么建树而一直在朝堂之上灰头土脸。”

顿了顿,楚青扫了眼陆晟的脸色,接着道:“我们再来看看左仆射,萧晋齐这个人陆公子你也见过了,不光有勇有谋,新科状元的名号远播,还是顾涟顾太师的孙女婿,顾太师啊。”楚青故意砸了咂嘴,“自从陈太傅与高太保告老还乡之后,顾太师在朝中似乎就再没什么对手可言,他说一个对,除了皇上,谁还能说一个不字?”

陆晟脸色渐渐白了。

楚青托住下巴,作沉思状:“唔……一个是安国侯樊旸,一个是如今的左仆射今后的尚书令萧晋齐,一文一武,双剑合璧,可是都在为了安置难民的事情操心,若是把这两个人都得罪一遍的话……”

见好就收地闭上嘴,楚青似笑非笑地坐回去,端起茶又喝一口,还冲着早就呆了的徐峄天真无邪地眨了眨眼。

第31章 奸商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养成

陆晟身子鲤鱼打挺般狠狠一抽,似乎从未相通这层关系,他们商人大多只看重眼前利益,本以为好端端的置身事外就能不去没事找事,待楚青将利害关系由上到下一通细说,直将陆晟的冷汗都给说了出来。

如果真在官场中失了人脉,他这生意人,也别想再当下去了。

怪不得昨日在那太湖之上,萧晋齐满面愁绪,三句不离难民,陆晟有意岔开话题时还会惹得他皱眉不快,若他从此心中记恨,今后官位越高,他陆晟的生意就会越难做。

有钱不是万能的,至少在萧晋齐这等真正为国为民的官员比起来,银两的价值绝对比粪土还要粪土。

陆晟明白,现在他已经不能再做到冷眼旁观,若是顺着楚青与徐峄的意思立刻出钱,名声传出去后说不定还能争取到樊旸和萧晋齐的好感。

可是他却并不能立刻就低头。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陆晟纵横商海十数年,以表面如沐春风内里阴狠毒辣的手段而声名远播,几乎还没有人能触到他的霉头,有权的惦记着他的钱而不想惹,没权的还怕他的钱又惹不起,倒是个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的局面。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偏偏接连着两天都在楚青身上吃了瘪,昨天给弄得灰头土脸倒也罢了,毕竟还有个萧晋齐陪着不至于太丢面皮,今日却被人直指鼻子大骂“不识时务”,让他从心底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气软地随便应了徐峄的请求。

“楚公子,你这一席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陆晟用力憋着火,使自己的表情看着不至于太狰狞,缓缓发问:“如此说来,似乎我真的有些不会审时度势,但不知楚公子那句‘放着天赐良机不予利用’又是何意,陆某还想讨教一二。”

这件事情,明摆着是掏了钱的人吃亏,甩出去的银子泼出去的水,根本别想有收回来的时候,退一万步说,即使今后萧晋齐在上边多照应着,那也是一个无比长远的回钱之路。

楚青听见陆晟这么问,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通狂笑。非凡整理“敢问陆公子,你的商号中若是有了新货品,平日里是用什么渠道宣传的?”楚青先道了一句,不等陆晟开口,又不紧不慢地补上一句:“莫不是寻几个嗓门大的伙计,站在店门口一通吆喝吧。”

这个时代似乎完全没有广告的概念,楚青在洛阳城中就见过,凡是开店商家需要宣传了,普遍做法是纠结一帮嗓门响亮的汉子,排排站拉于店门口吆喝咆哮,以达到扩展知名度的目的。

陆晟点头,奇道:“除了这样,莫非还能有更好的法子?”

“法子多了去了。”楚青朗笑一声,顿时身为现代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陆公子这次出钱安置灾民,就是一个宣传的大好时机呐。”

“但闻赐教”陆晟仍是一脸不相信。

楚青不知道该怎么对他解释何为“赞助商”的概念,只有尽量简化地道出一句,“陆公子何以想过,在此次为灾民准备的东西上全写上自己商户的名号?”

此言一出,莫说陆晟,徐峄也跟着脊背一震。

他们自然是从未想过如此简单易行又覆盖面广的宣传手段。

楚青心道这些生意人赚钱是会赚钱,可惜继承了商人一贯的小气作风又不会多动脑子,果然不用指望这个时代的生意人会懂得最基本的营销论与广告学,他们恐怕连那些靠大嗓门吆喝的宣传手段都是依着常年累月的经验琢磨出来的吧。

上一篇: 神医你好高冷 下一篇: 庶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