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论起来,怕是无人能一心为她。比起家族的名声和脸面,若真要权衡得失,她必将是被舍弃的那一个。
安抚,叮嘱。
让她不要多想,让她安心养身子。
但她如可能不多想,如何能安心。
他们呼拉拉的来,又呼拉拉的走,如同她生命中的过客。而她也似一个看客,冷眼旁观着他们。
珠帘晃动不停,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走在最后的蓝衣少女突然回头,似乎想说些什么。
少女生得明眸皓齿,鹅蛋脸远山眉,大气沉稳中又透着隐隐的张扬,如明珠一般澄亮无垢,无端让人心生好感。
燕迟知道这人是谁,原主的继姐盛瑛。
突然她眼前似有一道白光闪过,刺得她险些睁不开眼。那白光渐渐形成一个光环,笼罩在蓝衣少女的头顶。
倾刻间,无数信息涌进她脑海。
原来她不止是穿越,还是穿书。
“大姑娘,你冷不冷?要不要奴婢再添些炭火?大姑娘,你困不困?要不你再睡一会?”
这丫头还真吵,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嗡嗡嗡。
“你出去守着,我睡一会。”
“大姑娘,你是不是又想支开奴婢?奴婢发过誓,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你半步。你就可怜可怜奴婢,奴婢还有老子娘和兄弟姐妹…”
真是吵死了!
燕迟被吵得头更疼,有气无力地道:“我发誓绝不再寻死,如果我再寻死,就让我来世投胎成一头猪。”
晚霁止了眼泪,巴巴地看着她。
大姑娘最重仪容,最不堪忍受污贱之物,投胎成猪这样的誓言都敢发,看来大姑娘应该不会再做傻事。
可是…
万一呢?
“大姑娘,要不你睡你的,奴婢保证绝不吵到你。”
燕迟的脑子里还有一堆的东西未消化,实在是无力和她扯皮。遂幽怨地看了她一眼,叹了一口气黯然地望向窗外。
“晚霁,你说祖母和父亲会如何处置我?”
晚霁一听这话,“呼”地站起来。
她真笨!
她怎么没有想到。
大姑娘以前说得对,她就是不如朝露聪明,也不如朝露机灵。如果朝露还在,一定不需要大姑娘开口点破也能知道该怎么做。
“大姑娘,奴婢这就去打听消息。”
孺子可教也。
燕迟耳根终于清静,慢慢闭上眼睛。
她穿的是一本宅斗文,女主就是她的继姐。按照剧情原主此时已经下线,书中的剧情正处于开始阶段,后续所有的剧情都会围绕女主展开。
穿书定律分两大类,一是远离主角团,二是亲近主角团。
盛瑛是她的继姐,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远离似乎不太容易做到,不如亲近来得容易。然而原主和女主的关系不和,甚至可以说是极差。若想修复关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何况此事不急,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务之急她要解决的是自己眼下的困境。
作为一个书中的背景板,听怕是已知书中剧情对她而言也没有任何帮助,她无法从以后的情节中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诶。
“大姑娘,大姑娘!”
珠帘被人急切拂开,晚霁的声音听起来像是被人火烧眉毛。
“大姑娘,不好了!老夫人和侯爷他们正在商量你的事,奴婢听说二夫人要送你去庵堂当尼姑!”
作者有话说:
新文开坑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么么哒~
第2章
一刻钟后,燕迟站在屋檐下。
入目所及是雅致的院落,前池如贻贝,怀抱着雕花木刻的屋子,喻为掌上明珠之意。院中设凉亭桌几,可观池鱼赏荷花。此时荷尖未冒头,唯有春水氤氲着薄薄的雾气,湿染着池边的花坛,映得那零星的迎春花越发鲜明娇艳。
春已至,天犹冷。
她裹紧衣衫,亦驱不散透骨的寒意。
出了院子,回望匾额的居福二字,只觉无比讽刺。原主小名福娘,既为侯府掌上明珠,又占着福字,出事之后却无人可依。
晚霁小心扶着她,主仆二人下了台阶。
深宅大府,景致处处。
她无心欣赏,亦无心挑剔。
穿回廊过假山,走至薄汗如细露覆于额头时,终是到了前院议事厅。
重檐攒尖顶有雪,背阴的墙角还积存着去岁的残雪,沾满污泥枯叶冷硬成坨。由云入地,从天上到人间,一朝零乱与尘泥混杂,再也不复最初冰清玉洁的姿态。
恰如她现在的处境。
“大哥,你不能只想着福娘,你也想想娴娘婉娘!母亲,娴娘婉娘眼看着就要议亲,您不能不管…”
这是小崔氏的声音。
娴娘婉娘是她的两个女儿,大名燕云燕月。
人有亲疏,为人父母为子女争取利益也是人之常情。
燕迟没有犹豫,迈过门槛。门槛太高她一时错估,软面的绣花鞋不小心踢到坚硬的槛板上,疼痛从娇嫩的脚趾瞬间传来。
未及开口,泪珠已落。
众人望过来,皆是惊讶。
原主自小体弱,有着林黛玉的身体,泪腺发达常人不及,却长着一颗薛宝钗的心,成日自艾自怜又敏感要强。所谓孤芳自赏惹人嫌,遗世独立碍人眼,恐怕就是原主在侯府众人心中的印象。
她的人设就是爱哭,成日顶着一张凄苦的脸。
这一哭,然后又是一跪。
“祖母,孙女让您为难了。”
一句含泪的软话,听得崔氏生出一丝不忍。虽说她不太喜欢这孩子,但到底也是自己嫡亲的孙女。
“你身子还虚着,起来说话。”
“祖母。”燕迟一脸悲恸,未起。“当日孙女有幸被广仁王所救,王爷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孙女死过一回,不怕再死一次,只怕王爷怨孙女不知好歹,枉费了他一片仁心。”
广仁王宁凤举,太后幼子,陛下胞弟。
也是她的救命恩人。
她处境艰难,要么死,要么青灯古佛,这两条路她都不想选。至亲已然靠不住,她唯有借助外力。
广仁王是她唯一的选择,也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她一语惊起千层浪,在此之前众人还未想过这一层。
燕昭道:“母亲,广仁王深得陛下看重,若他在陛下跟前透露对我们侯府的不耻,陛下必会厌弃我们侯府。”
“大哥,你会不会是危言耸听?”燕明反问。“王爷何等人物,怎么会在意这样的小事?”
性命攸关,在他眼里却是小事。
燕迟齿冷,在心里给这个便宜二叔划了一个叉。
燕昭又道:“二弟所言差矣,陛下最重骨肉亲情。如果我们侯府为了所谓的名声,连自己的骨肉都能舍弃。即便是王爷不说什么,陛下会多想,还请母亲三思。”
“大哥!我们永昌侯府自开国至今,世袭罔替何等荣耀。难道在大哥眼里,我们侯府的脸面还比不过你的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