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回想,她就越脸红耳热。
江明薇幽幽叹一口气,一时思考他什么时候回来,一时又担心将来,一时又发愁两人身份怎么处理……
夜色茫茫,她心里一会儿酸,一会儿甜,一会儿又微微发涩。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睡着。
可惜梦里也睡不踏实。追兵、悬崖、刺杀、羽箭……
迷迷糊糊的,一会儿一个梦境。
直到天快亮,她才勉强睡了一个囫囵觉。
再次醒来,早就天光大亮。不出所料,谢廷安已经离开。
江明薇幽幽叹一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依旧每日抄写佛经。
她想,更多是希望佛祖真的可以保佑大家平安顺遂。
尤其是他。
——
近来皇帝身体明显更不如以前了。
他时常头痛,眼睛也愈发的黄。只有在吃丹药后,头痛才会稍稍停止一会儿,人也能精神一些。
皇帝已经连续数日不曾召见妃嫔了。
——近年来,皇帝沉迷丹药,自诩龙马精神,能夜御数女,将近七十的年纪依然热衷女色。
皇帝斜躺在榻上,微眯着眼睛,翻看面前的密折,脸色越来越沉。
“好,好得很。无君无父的东西,朕就是平日里对他们太好了。”
他命人查巫蛊,真正行巫蛊之事的没见几个,倒是见到不少私下对他的议论诅咒。
连他的亲儿子,居然都会说什么,可惜他活得太久了。
皇帝怒火高涨,转而又问谢廷安:“迎仙台建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再有半个月,就会完工。”
“嗯。”皇帝眼睛不舒服,干脆将密折丢在一旁。
他阖着双目,似是自言自语:“你说,朕近来运势不好,是不是和祥瑞之死有关?难道是老天不肯再眷顾朕了?”
“皇上是真龙天子,自会得上天庇护。”谢廷安神色极其诚恳,“那次祥瑞虽有意外,可还有其他的祥瑞。”
皇帝嗤了一声,没再说话。
其他祥瑞?是指那只被涂了颜色的赤雁吗?
可能是身体的影响,皇帝的脾气也变坏许多。暴躁、易怒,几天里已经连续发作好几个宫女内监。
甚至连一向得宠的萧贵妃前去探视时,也被他厉声训斥。
皇后早薨,萧贵妃是后宫中最尊贵的女子,哪曾受过这种委屈?
她当即红了眼眶:“皇上这是做什么?若真嫌弃臣妾,不如将妾打入冷宫,也省得碍眼。”
“那你现在就可以去冷宫。”
皇帝话一出口,他和萧贵妃齐齐怔住。
萧贵妃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会说出这种话,短暂的愣怔后,她冷汗涔涔。
她不会想当然地以为皇帝在说笑。
毕竟这位天子最是无情,连自己亲儿子都能下狠手,对女人又能有多少真心呢?
依稀看见萧贵妃一脸惊恐,皇帝按了按眉心,终究还是记起这是自己平日最喜欢的女子,他略微缓和了神色:“朕现在没工夫哄你,好好去你宫里待着。”
“是。”萧贵妃止住眼泪,施礼后急忙退出。
皇帝深吸一口气,转头问左右:“丹药还有多少?去给朕再取一枚来。”
可惜为了迎仙台,罗玉真人需要闭关七七四十九日,不然他肯定能有更好的丹药,解他当前困局。
皇帝跟前伺候的人又换了一批。
各宫的主子并不意外。
因为都知道皇帝近来脾气暴躁,动辄下令或打或杀。
在他身边当差的人无不小心翼翼,唯恐下一个就是自己。
皇帝不经常上朝,但朝臣也有消息灵通的,其中有刚正不阿者,纷纷上书劝谏。
可皇帝因为眼睛又疼又涩的缘故,连奏章都不肯看了。
他只在吃了丹药后,偶尔翻看一点,越看越恼。
还是谢廷安主动揽过这些。
“一天吃一枚丹药会不会太少了?”皇帝问谢廷安,“朕只有在吃过丹药后,才会舒坦一些。太医院一群庸医,喝他们的药,半点用处都没有。”
谢廷安面露为难之色,忖度着回答:“仙家之物,想来不宜过量。”
“胡说八道!既是仙家之物,难道不应该越多越好吗?等罗真人出关,自会为朕炼更多仙丹。”想到罗玉真人,皇帝更焦躁几分,“他还有多久出关?”
“还有二十二日。”
“二十二日,二十二日。”皇帝重复一句,缓缓阖上眼睛。
谢廷安双目微敛,看不见眸中任何情绪。
少时,有宫人小心翼翼向皇帝奉上燕窝粥。
这宫女大约是新来的,她双手捧碗,举过头顶,两手轻轻颤抖。
皇帝冷笑一声,夺过燕窝粥,直接掷在她身上。
宫女吃痛,却不敢惊呼,只是不停地求饶:“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燕窝粥还是热的,洒在她肩头、胸前、衣角等处。
可她连擦拭一下都不能,只能拼命地磕头。
很快,她的额头便渗出了血渍。
“来人,拖出去砍了。”
一旁的谢廷安插话:“皇上,迎仙台建成在即,臣以为不宜有过多杀戮。”
“你要忤逆朕?”皇帝眼睛微眯。
谢廷安连忙请罪:“臣不敢。”
皇帝到底还是有些忌惮仙人,他抬腿踹了宫女一脚。
堪堪踹在她另一侧肩头。
“滚出去!”
宫女如遭大赦,顾不得整理,连滚带爬逃了出去。
凉风习习,宫女后知后觉感到疼痛和黏腻,庆幸又害怕。
回望一眼方才出来的方向,宫女不禁恍惚:这真的是皇帝吗?
记得她小时候,民间一直传言,皇帝多么英勇神武,还说他登基以后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现在看来,这分明是个脾气暴躁、阴晴不定的疯子。
现场一片狼藉。
谢廷安另找了一个小太监收拾残局。
皇帝方才的怒火莫名其妙,连他也不知道缘由。
不过,他能确定的是,离那一天大概不远了。
第42章 驾崩
离迎仙台竣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皇帝的脾气也越来越暴戾, 有时一天之内都要连吃三次丹药。
他身边伺候的宫人内监无人敢违逆他的意思,甚至私下盼着他多吃一些。
因为他只有在吃过丹药后,才会有短暂的好脾气。
十月十一,是萧贵妃的生辰。
皇帝吃过丹药, 难得好心情一会儿, 命人赏赐萧贵妃一些珠宝, 随后又宣萧贵妃一同进膳。
若在往年, 萧贵妃定然十分自得, 毕竟这殊荣是独一份的。
然而今年萧贵妃面对宣召, 不免战战兢兢。
上次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她哪敢大意?
可是皇帝有令, 岂能容她拒绝?
萧贵妃只得打起精神,前去面圣。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这回的态度倒还和善, 还饶有兴致同她谈论几句书画。
皇帝喜好丹青,萧贵妃也擅长书画,两人你来我往,气氛倒挺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