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知青宿舍(6)

哪有第一天就挂免战牌的,梁孟津刚要张嘴,意识渐渐涣散,倒下去之前只来得及说:“我饿。”

饥饿,是每个人的共同点。

许淑宁伸手扶他的时候都听到自己的肚子也在叫,回宿舍后赶紧泡糖水。

大家乱哄哄的生火做饭,把梁孟津的罐头给开了——本来他是要拿出来大家吃的,但肉罐头的价值太大,知青们都不愿意占便宜,他只能收回去。

现在想想,早点开说不定还没这出。

醒过来的梁孟津也是这么想的。

他小时候很经常生病,在大院里没多少朋友,下乡后一直尽量不想给大家这种印象,现在居然还是这样,因此懊恼得想捶墙。

已经是下午,大家都去上工,只有趁机留下来照顾他的陈传文无法理解,说:“我看你不像指着工分吃饭的人。”

这么拼命做什么,像他一样不好吗?

梁孟津抿着嘴不说话,给自己咬出血色来。

明明年纪不大,苦大仇深做什么。

陈传文耸耸肩,往床上一瘫接着睡,心想反正自己休息好了就行。

第5章 收音机

陈传文此人,生平最好的就是偷懒,在家连油瓶倒了都不扶。

他出门前爷爷奶奶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太辛苦的话,被贯彻得很好,上工头一天就借口照顾梁孟津躺在床上,睡得比病人还死。

梁孟津起床吃过东西,扭过头看他都开始打呼了,忍不住捏捏耳朵。

集体生活对他来说是个大挑战,这一路上几乎是吃不饱睡不稳,本就孱弱的身子骨摇摇欲坠,坐在小凳子上洗碗。

来砌墙的大队长儿子赖上平看着忍不住在心里摇头,只觉得他现在可惨了,原来还有个城镇户口,起码说媳妇不用愁,但现在成乡下人,这种病秧子谁家姑娘都不会看上。

其实他自己都没对象呢,操心起别人还一套一套的,喊道:“你叫啥名字来着?”

梁孟津待人接物都是没问题的,听得出他的普通话不好,尽量放慢语速道:“梁孟津。”

本地人性子爽利,赖上平更是个炮仗,心想他不光是不健壮,怎么听着还有点结巴的样子。

这下可真是糟糕,他都替人家操心起来,忍不住道:“你们城里就没得治治?”

梁孟津说病吧,也不算。

他平常行动上是压根没问题,今天九成九是饿晕的,试想想在家都能吃两碗杂米饭的少年,下乡后每顿一个地瓜一碗野菜汤,能扛到这会都是靠意志力,甚至觉得自己怪厉害的。

但老扛着不是事,他总算是下定决心搞点特殊,说:“我没事,请问能换鸡蛋吗?”

赖上平心想不愧是城里人,不年不节的居然要吃鸡蛋。

他道:“你拿啥换?”

乡下物资紧,饭点都不会有人串门,家家的口粮是都是天大的事,更别提鸡蛋这种实打实的硬通货。

他奶奶可是天天数着,每个月要送到代销点卖,再给家里带油盐酱醋回来,连他这个最受宠的小孙子,上回吃都是七八个月前,想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

梁孟津有钱,说:“看你们怎么卖。”

得亏的红山大队偏僻,不然光卖这个字就能算罪证。

赖上平也是年纪不大,没这么警惕,说:“三分一个。”

梁孟津虽然是不当家的人,但也知道西平的鸡蛋卖到七分钱,心想乡下人厚道,说:“该多少就多少。”

赖上平还以为他是嫌贵,说:“代销点就这个价,你上城里要四分呢。”

哪怕四分,对梁孟津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道:“那我要六个。”

六个啊,赖上平念着说:“四加四,四加四……”

加半天,仿佛是什么天大的难题,梁孟津只能有些失礼提醒道:“两毛四。”

对对对,赖上平拍拍身上的土说:“还是你们城里娃娃识数。”

不像他,大字不识几个。

梁孟津听他的语气,想想说:“谢谢叔。”

叔?梁上平拍拍自己没啥胡茬的脸道:“我才十八!”

不过按大队里的辈分,他一出生确实也当叔了。

这可把梁孟津尴尬坏了,又觉得他别是不识数到连自己几岁都不大清楚,就这张脸往外一站,谁都会猜已经三十岁。

他只能马上道歉说:“对不起。”

还给鞠躬,赖上方往后退一步道:“我还没走呢。”

这要他奶奶瞅见,老人家的忌讳上来,管知青是哪里来的,头都给扭断。

梁孟津来之前特意查过,盘古公社属于陈州市,几百年前作为港口城市其实发达过。

只是大队在山里头,耕地又不丰富,对外的交流少,导致哪怕临近的大队,方言都有些许的差别。

他虽然不知道走是什么,还是道:“不好意思,我不懂规矩。”

城里人真斯文啊,左一个“对不起”,右一个“不好意思”的,赖上平还年轻嘛,摆摆手说:“别让老人家看见就行。”

又道:“叫我歪哥就行,鸡蛋晚点让人给你捎过来。”

梁孟津倒是有心自己去拿,想想还是消停点。

他倒掉水进屋,羡慕起陈传文来,毕竟外头这样叮咚响,看上去好像不影响睡眠。

陈传文确实不会轻易睁开眼,他是掐着晚饭的点才有动静。

一行人下工回来就各自忙碌开来,没忘记去问候梁孟津。

他把手上的书放下来,赧然道:“我忘记做饭的时间了。”

哪怕记得,谁也不会叫个病号做饭,更何况他看上去不像是能干活的样子。

许淑宁道:“没事,我来就行。”

反正很简单,只要火生起来而已,毕竟地瓜和野菜汤能做出什么花来。

唯一麻烦点的就是洗菜,三遍了水还灰扑扑的。

挑水还要功夫呢,齐晴雨手在盆里一拍道:“这到底是菜还是啥。”

其实许淑宁也不大确定,说:“等自留地种起来就好。”

毕竟菜长起来要时间,他们只能先这么凑合着,要不是刚下过春雨,连这点都没有呢。

提起自留地,齐晴雨肩膀往下耷拉说:“本来就累,下工居然还要种。”

别看一个知青就两分地,但里里外外的事情不少,一天下来就把大家都累得不轻了。

许淑宁也不例外。

她感觉手都不像长在自己身上的,叹口气道:“习惯就好。”

道理是如此,但叫人腻烦。

齐晴雨不大爱听,盯着门等哥哥。

齐阳明提着两捆柴走进来,往地上一扔道:“够吗?”

别看饭菜做得随意,需要的火一点不少。

齐晴雨勉勉强强说:“顶多用两天。”

齐阳明今天真是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靠着墙休息,心想要老下工还熬着,他迟早步梁孟津的后尘。

他可没有郭永年的体力,挑着水还走得健步如飞。

但细看之下会发现,郭永年的活泼其实有一点勉强。

他到底不是铁打的,只是觉得自己不干别人也干不了,咬咬牙坚持着。

上一篇: 你是我的独家珍宝 下一篇: 七日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