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泼辣妻(2)
有两个碎嘴子仍旧忍不住对赵美凤说几句,说她女儿嘴巴太毒,给人乱扣帽子。
赵美凤闻言:“小孩子有嘴无心,瞎说的,你们也知道我闺女脾气不小,连我这个亲妈都敢顶撞,大队里没几个人能让她害怕了。”
她肯定不会向着外人,她闺女说的没错啊,这年头让人少吃几口饭减力气不是有毛病吗?
她还觉得她家闺女养得好,漂亮健康有活力。
目前有意说亲的几家都被她拒绝了,她觉得配不上她家闺女。
快到家门口了,赵美凤不再和人闲聊,带着两个儿子回家吃饭。
苗家午饭是爸爸苗彦庆做的,他上午有去田里干活,提前下工回家做饭,大队不提供午饭,允许家里一个人提前下工去做饭。
今天中午午饭是没几粒白米的杂粮饭,搭配炒莴笋片和一盆菜汤。
苗彦庆已经把饭盛好,苗彩玉坐在自己位置上等着开饭,妈妈和弟弟们回来,可以开饭了。
吃到眼馋好久的炒莴笋片,苗彩玉暂时把薛华康跟着姑娘的事情抛到脑后:“爸,莴笋片炒得好吃。”
莴笋片炒得爽口,脆生生的,特别下饭。
他们家饭基本都是爸爸做的,爸爸手艺最好。
炒莴笋片被女儿夸了,苗彦庆不禁面带笑意,说起买莴笋的事:“今天赶集,我去集上逛了逛,今年第一次见到莴笋就买了一根回家。”
他们大队位置好,集市就在他们大队,从大队走路到县城不到三里地,半个小时能走到。
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他们公社在县里是发展最好的公社,很多种菜不方便的城里人还会走路来他们这里赶集买菜。
自留地的菜能拿到集市上卖钱,也可以换东西。
每家自留地面积都不大,种的菜卖不到几毛钱,苗家自家种的菜,全部自家消化,一般不会拿到集市上卖。
集上还能卖鸡鸭,不需要肉票。
每家养的鸡鸭数量有规定,他们公社规定不能超过三只,鸡要留着下蛋,所以集上有卖鸡肉的,很少。
至于偷摸养许多鸡鸭拿出去卖的人,这类人见不得光,不会大咧咧跑到集市上卖鸡鸭,因为很容易被社员举报。
别小看群众举报的力量。
对苗彦庆来说,赶集日不去集上逛逛,总觉得缺了什么,他只打算去看看,见到莴笋,纠结几分钟后,买了一根回家。
闺女说好吃,那一定是好吃的,莴笋没白买。
他们家闺女从小到大都爱吃饭,看起来不挑食,真实情况是难吃的她不会当着做饭的人面前说出来,也不会违心夸好吃,真正觉得好吃才会夸。
第2章
爸爸主动说起集市上的事情,苗彩玉配合问今天集上都有卖什么的。
苗彦庆把看到的和女儿说一遍。
赵美凤听到鱼:“现在不是饿得不行,谁吃鱼,咱们集上卖的鱼没法吃,个头小,刺多,不好入口。”
集上卖鱼的都是大队派去的人,卖鱼收入归集体。
私人很难养活鱼,也没地方养。
苗彩玉:“秋冬的鱼比较肥,比较好吃,等我们插完秧后十天半个月就能抛鱼苗,秋冬鱼肥了,我去豆腐坊买几块豆腐,豆腐炖鱼味道不错的。”
他们大队不是所有农田都种稻谷,还种了黄豆,豆腐坊收入是他们大队重要收入之一。
大队现在叫豆谷生产队,以前叫豆腐村,几百年前就在做豆腐。
最开始也不叫豆腐村,豆腐做出名了,改名成豆腐村。
几十年前开始,豆腐村做豆腐的人慢慢变少。
十几年前,村子改成生产队,乡镇改成公社,集体劳动开始,上头下达粮食任务,他们生产队在那时候就不种黄豆,改种稻谷了。
大队豆腐坊是前两年办起来的,他们县城地方比较偏僻,整个县放到市里都是倒数第一第二的,社员们过得苦兮兮,一遇到自然灾害,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公社干部和队长们开会后一致决定开豆腐坊,提交申请,被批准了,豆腐坊也就重新开起来。
尽管不再有从前属于豆腐村的“辉煌”,现在的豆腐坊还是改善了社员们的生活。
豆腐坊不是每天都卖豆腐,农闲时候会开门做生意,开门了就会写具体营业时间,到哪天关门都会说明,避免大家白跑一趟。
所有社员都能花钱买,城里人也能过来买,不需要粮票豆腐票,每人限量,卖完为止。
过年时候的豆腐坊最热闹,豆腐制品种类也更丰富。
豆腐坊赚来的钱一部分上交,剩下的属于公社,年底会按照工分换算,分给大家。
年底工分能换多少钱取决于当年大队收入,大队收入低,他们能换到的钱就少,大队收入高,他们能换到的钱更多。
10工分可能会换到一块钱,也可能只有一毛钱。
一块钱是在做梦,好在他们大队近几年都能保持在四毛钱以上。
“不要吃鱼,买油豆腐,做油豆腐炖肉,我还想喝热乎乎的甜豆浆。”苗添明已经满十八周岁,这个月集体劳动就算成年男人的工分了。
只要是能给家里赚工分的家庭成员,都能在过年的吃食上提出小小要求。
苗添明惦记着吸满汤汁的油豆腐。
过年肉没法吃过瘾,油豆腐可以,油豆腐非常下饭。
“也行。”苗彩玉不在乎豆腐还是油豆腐,她都爱吃。
薛华安爸爸薛重山在豆腐坊工作,在豆腐坊干活的人,不能有亲戚关系,年底太忙了才会允许家里人过来帮忙。
“现在四月,上个年过去没多久,别想有的没的。”赵美凤觉得需要打住了。
豆腐的话题打住,苗彩玉吃完一碗饭,站起来要出去,今天不是她洗碗,她吃完饭就能出去了。
两年前和她妈大吵一架后,商量出的结果就是家务活轮流做,她妈不做家务,她爸做饭,别的家务由姐弟三人轮流做。
苗彦庆见女儿不准备吃第二碗:“肉肉吃饱了?下午还要干活,桌上莴笋也没吃完,再吃半碗饭。”
苗彩玉小名肉肉,肉肉的“前身”是柔柔,柔柔是由苗彦庆取的小名。
苗彦庆高中毕业,在城里读的高中。
他曾经是队里的小学教师,前几年全国闹起来,小学也没幸免于难。
学校被打砸毁坏,如今重新办起来,他没再参与教学,美凤不让,他自己也不愿意教。
夫妻两人年轻时候还有段故事。
赵美凤没读过几年小学,认识的字不多,见到苗彦庆第一眼就对他一见钟情,主动追求他。
两人不是一个村的,对彼此的了解很少,好在都是一个县的,方言大差不差,沟通没问题。
苗彦庆不知道赵美凤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被她装的样子骗过去,也对她动情了。
婚前娇羞,温柔似水,婚后赵美凤本性暴露,在外面能和人打起来,别提多凶悍,这让苗彦庆好一阵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