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芙蓉塘无常雨(4)

窗外雨如注,萧雪看着庞然的雨幕,发愁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他肚子饿了,想找个地方吃饭。

崇苏拿出一套干净衣服出来递给萧雪,以及一包未拆开的新毛巾。

“去洗吧。”崇苏说。

他态度自然,让萧雪都莫名其妙淡定起来,他疑惑问:“我在你家洗澡?”

崇苏的表情好像在问“不然你还要去我舅舅家洗澡吗”。萧雪又想算了,大家都是男生,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崇苏带他进浴室,教他用热水器。他又从柜子里拿出一盒新肥皂,萧雪都糊涂了:“你哪来这么多新日用品?”

“你们单位每年都发好几包,舅舅家里放不下了,就塞给我。”

萧雪笑起来。崇苏出去了,萧雪脱下湿透的衣物,拖鞋踩着硬邦邦的地砖,拧开热水冲澡。水冲去一身雨和尘土,他抹了把脸,终于放松地舒了口气。

萧雪简单冲个澡换上衣服出来,头发擦得像顶一头刺猬。崇苏的衣服大了,短袖穿在他身上大一号,裤子也松,萧雪扯紧了裤腰带,系一个结才没让裤子垮掉。

崇苏的家不大,墙壁爬了陈旧的黄斑,没有阳台,客厅的一扇大窗外架着防盗网,上方悬一根晾衣钢丝,雨篷被砸得哗啦响。雨幕遮去了屋里的光,房间阴暗潮湿。窗边一张四方桌,铺了桌布,似乎就是平时吃饭的地方。

他在厨房里找到崇苏,崇苏正在煮面。他熟练把搅好的蛋液倒进锅,搅出一圈金黄的蛋花,一阵面条混着鸡蛋和葱的汤香顿时散开。萧雪饿得肚子咕噜叫,咽下唾沫:“好香。”

崇苏说:“家里没买菜,吃碗面先垫肚子。”

萧雪迫不及待帮忙端着两碗面出去,两人坐在小方桌前吃这顿简单的晚餐。家里太暗,崇苏开了餐桌上悬挂的一顶暖黄吊灯,窗外下着瓢泼大雨,热烫的面条下肚,面雪白筋道,咸香适口,蛋花松软弹滑,合着鲜美的面汤送进嘴里,一路暖到饥肠辘辘的胃。

萧雪连汤带面吃得碗干净见底,他被崇苏的手艺征服:这一碗面简直比他从小到大吃过的所有东西都要好吃,到底是怎么做的!他试探地看崇苏一眼,崇苏却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拿起他的碗,进厨房又给他加了碗面。

“真的太好吃了。”萧雪真心实意又很词穷地表达赞美。

崇苏说:“下次买菜给你做饭。”

萧雪笑着问:“你是不是经常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

“不。”崇苏平淡答:“你是第一个。”

雨终于开始变小。二人面对面坐在一方小桌前,暖黄的灯投落他们的一点影子,窗外一片雨水浸透的灰蓝。

“谢谢你,崇苏。”萧雪难为情道:“你好像是第一个对我这么好的人。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单纯的……”

“‘好像’?”

萧雪有片刻露出一点茫然的表情。他仔细回忆着,不知为何,当他回想过去的生活,来到芙蓉塘之前,他的大学室友,中学同学,邻居……从小他就没什么朋友,也几乎没有亲人。他总是独来独往。以至于他脑海中关于过去的记忆大都不很明晰。或许是缺乏深入的人际关系,令他无法在有意义的时间点上进行锚定。

反而是来到芙蓉塘后受到大家的亲和对待,还仿佛是个多稀有的体验。难道是芙蓉塘的人比大城市的人更友好?

萧雪没多细想,他主动起身收拾桌子洗碗,之后见雨小了,便决定回家。

“衣服我会洗干净后还给你。”萧雪对崇苏说。

崇苏点头。他和萧雪一起出门,把他的自行车提到楼下。萧雪出楼道口,外面的雨几乎已经停了。

“再见。”崇苏对萧雪说。他转身上楼,萧雪则蹬着他的新二手自行车,在潮湿的热意中一下溜出老远,离开了小区。

第4章 四

周日那天萧雪网购的东西陆陆续续都到了。贴墙纸耗去他大半天的时间,宿舍的空调太恐怖,叮一声打开就是强烈的霉味和灰尘扑面,差点把他毒死。还好买的制冷电风扇到了,萧雪再一次感谢伟大的互联网物流科技。

墙纸是干净的米色调,萧雪安置好所有家具和用品,一个原本近似毛坯的房间终于有了些温馨的家的样子。萧雪对自己亲手布置的新家很满意,他也累坏了,点了份外卖填饱肚子,吃完后把垃圾收拾进袋子,下楼扔垃圾,顺便消食。

暴雨过后,城中河道水位上升。周五那天晚上,萧雪听了一夜水流流经排水渠汇入河道的哗啦声响。但经过一天一夜后,暴雨的痕迹已被太阳蒸发得无影无踪。萧雪下楼扔完垃圾,再往回走时已出了汗。

小区的另一栋楼背面有个小卖部,门朝里,窗朝外,挑选商品得透过监狱似的铁栏杆往里艰难地望,扫码付钱后等老板把东西从栏杆缝里递出来。

萧雪热得不行了,买了根雪糕。

他吃着雪糕绕过小卖部,踩着墙边一条窄窄的阴影往自己住的员工宿舍走。墙根长出一簇小黄花,蔫了。

萧雪看一眼花,再抬头时,看见居民楼的门里躺着一双腿。

雪糕掉在地上,顷刻化了。萧雪吓得汗毛倒立,他定睛一看,那是一双老人的腿,深色薄裤,老旧的布鞋,一截脚腕露在外面,皱巴巴的皮。

正是午后,天太热了,小区里大多是老人,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出门。院里空荡荡的,显得那双腿格外突兀。

萧雪很快意识到可能是老人摔了。他跑上前去,果然看见一位老婆婆倒在地上,一双手瘫在地上发抖,嘴里发出沙哑的抽气声。

萧雪跪在地上,不敢碰老人,焦急呼唤:“婆婆,你还好吗?”

“有人吗?有没有人!”

老人没有拿包,萧雪翻她身上的口袋。他忽而嗅到淡淡的栀子花香味,目光在那件花色褂子的胸口处停留一瞬:一个金线绣的“红”字。

是那天笑眯眯与他打招呼、指给他早餐店在哪里还把他送到小区门口的婆婆。

萧雪从老人的口袋里翻出一小瓶降压药,但老人的身体在轻微地抽搐,神智也不清醒了,萧雪不敢贸然给她喂药。好在终于有人听到他的呼声打开门出来,一老头见到此景惊呼:“哎哟,这是怎么了。”

“糟了,梅红犯病了。”

“娃娃快去把小吕叫过来,她住五楼最左边,快去。”

几个老人围过来,萧雪跑上楼梯,一口气冲到五楼去拍门。那姓吕的阿姨是居委会的,原本在睡午觉,听到消息后蓬头垢面地跟着萧雪跑下楼。老人年纪大了,这一摔人事不省,大家都不敢碰她,又有人叫来了附近门诊的医生,几个老头老太摇着大蒲扇给昏迷的老婆婆扇风,不住叹息。

“梅红家里没人照顾,孩子一年到头不回家……”

老人躺在地上,摔得一身尘土,双眼发直,唇已乌青。萧雪在院门口等到救护车,引着车到楼下去,一番费劲把人抬进救护车后,吕阿姨坐上车跟着走了,临走前让萧雪回家。

上一篇: (向哨)身心 下一篇: 凶犬不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