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同人)清穿之康熙风云(137)
这时,胤禟的眼珠子滴溜地转了一圈,道:“八哥,你现在不是掌管吏部吗?人脉方面你应该不比太子他们差,要不,你帮帮我?以后我赚得的利润给你算分成,如何?”
胤禩嘴角抽抽:“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你先将内务府的差事混熟了再想其他也不迟。还有,宜妃娘娘在后宫中圣宠不衰不假,可是后宫不许干政,你以后别动不动就将郭洛罗家挂在嘴边,否则皇上哪天清算起来,宜妃娘娘只有被你连累的份。”还是不提醒了,就让他受点教训吧。
“这事我晓得,我会注意的。” 胤禟对康熙的作风还是挺了解的,因此应得十分爽快。
胤禩暗暗一摇头,不由的想起目前还窝在毓庆宫养伤的太子,心里便盘算开来。或许等过几天进宫给惠妃请安时,他还可以顺便去看下太子。太子伤势并未全愈,想要去看他理由也是现成的。
于是胤禩没再说其他,只是叮嘱了胤禟几句,就一起出去找胤俄他们了。
快到酉时,三人才离开八贝勒府。出了府,胤俄让小十一独自坐后面的马车,他则一把扯过胤禟上了前面那辆,甫一上车,他就焦急地问道:“九哥,八哥刚才跟你说了什么?”
胤禟一愣,随后笑了:“没什么,聊了几句而已。”
胤俄根本不信,他压低声音:“可是为了你跟三哥走得极近的事儿?”一看到对方怔愣的神情,他急了,“哎呀,我说九哥,你对那个……没兴趣,这种事儿其他人避都来不及了,你干嘛上赶着凑上去啊?你就不怕得罪太子?还有,大哥还在一边盯着呢!”
胤禟阴着脸,道:“太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怕他做什么?不就是仗着他会投胎吗?如果不是仁孝皇后,唔!”
话没说完,胤俄当场紧紧地捂住了胤禟的嘴,道:“九哥,你不要命了,这种话也敢说?传到皇上耳中,可不仅仅是罚抄书这么简单。”
“唔,唔——”胤禟拼命地挣扎起来,心里面破口大骂,老十是想憋死他吗?居然这么用力捂住他的口鼻。
胤俄只当九哥不服气,便道:“九哥,你先答应我不要乱说话,我才松手。”
胤禟无法,只得恨恨地点了点头,等到胤俄一松手,他就直接踢了对方一脚:“你个混蛋,爷刚才差点被你弄死了,再晚一点松手你就等着帮爷宣太医吧。”
“呃,九哥,我们在马车上,要宣太医也来不及了!”胤俄看着胤禟通红的脸颊,知道自已差点惹出麻烦,不由的讷讷地说着。
“你!”胤禟刚刚顺过气,猛地听到胤俄这么一说,差点气个半死,不过一看到那老十那不知所以然的表情,气顿时泄了一大半,只能无奈地摆手,“算了,这次就放过你吧。”
胤俄道:“九哥,太子……“
“别提太子,我不想听到他。”胤禟火了,扭过身子,摆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胤俄无法,只得闭嘴不谈。
————————————————----——————————
延禧宫里,惠妃正在逗着三岁大的孙子弘昱,大福晋觉罗氏坐在一旁时不时地说上几句,就连嬷嬷宫女也在奉承着,气氛极其热闹。
聊得正好的时候,觉罗氏突然偏过头,用帕子捂住嘴唇咳了好一会儿,才将胸口的痒闷压下,勉强地笑道:“这两天身子不是很舒爽,在额娘面前失态了。”
惠妃关心地问:“可有宣过太医?用了什么药?”
觉罗氏道:“已经宣过太医了,左右还是老毛病,方子看着跟以前差不多,来来去去都是那些补药。”
惠妃忙细细地问起来,又让嬷嬷去拿一些药材给大福晋带回来,说:“可别小看这些小毛病,以后折腾起来可够你受的,一定要好好根治了。还有,小孩子最容易犯病,弘昱那里还得多费一些心思。”
觉罗氏应下了,然后又咳了几下,强打起精神继续陪惠妃说话。两年前她生下弘昱后,就觉得身体越来越衰弱,宣了几名太医,都说是她生产时候落下的毛病,以后不能过于劳累,要静心休养。可是她的两名女儿过几年就要指婚了,儿子又年幼,哪能不操心?
“胤褆前两天过来我这儿的时候,只说你身体不适。今天我还以为你身子好了,这才让你进宫,没成想你这病反倒越来越重了。”惠妃继续叨念着。
觉罗氏在下首听了,顺手拿起帕子擦了擦额角,遮住了眼中的苦涩。大婚多年,她终于生下嫡子,原是一件极为高兴的事,她的心里面也因此有了盼头,本以为大阿哥的心思会因为弘昱多少回转一些在她们母子身上,可是两年下来,他对儿子是有几分疼爱,对她却依然是淡淡的,不见有半分热络。
虽说早已明白丈夫的心中已经有人,可是让她真正面对时,直白惨烈到毫无悬念的结果仍然让她有些心酸。
聊了一会儿,惠妃见觉罗氏的脸色着实不行,就不再让她陪着,便道:“这几天你先在府中好好养着,不用急着递牌子进宫,养好身体才是正经。”
“那我就先谢过额娘,等我好点了再来您这儿伺候。”惠妃开口了,觉罗氏也不再推辞,略说了几句场面话就领着弘昱回去了。
等到大福晋的身影消失在外间后,嬷嬷才道:“主子可宽心了,现在大阿哥得封郡王,小主子又这般伶俐,您总算熬出头了。”
惠妃笑道:“哎,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指望着争宠不成?只要孩子们好好的,就比什么都强。”
“您说的是。”
这时,一名宫女进来禀报:“娘娘,八贝勒来给您请安。”
惠妃道:“还愣着做什么?请进来啊!”宫女一福身,急忙下去将人请进来。
这个时候不是他们请安的时间,惠妃多少有些纳闷,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胤禩进来请完安后,惠妃让他坐到跟前,道:“真难得,你会在这个点儿过来我这里,可是有事儿找我商量?”
胤禩微微一笑:“惠额娘真是妙算,我今儿过来是想让您帮我一个忙的。”
惠妃奇道:“哦?是什么?”心里面已经开始揣测着近来发生过的大事。
“是关于选秀的。”停了停,胤禩继续说,“我想请您帮我跟皇上求个情,指婚的时间可不可以推到我额娘的孝期过后?”
惠妃一愣,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良嫔在后宫小心翼翼这么多年,什么事都不敢多说一句,活得虽然憋屈,但是她真真是得了一个好儿子。惠妃琢磨了一会,道:“到时候我会跟皇上提一下的,我朝以孝治天下,你这点子心愿想来皇上应该不会反对。”
皇子大婚,内务府也要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而且要求出了孝期才指婚,不过是晚上三四个月而已,同皇上提一提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惠妃才答应得爽快。
胤禩听了,笑着谢过。惠妃又道:“说起来,也是你不走运。去年的大挑刚好撞上皇上要出征噶尔丹,所以便往后推了一年。本以为今年可以顺顺利利的,得到你们南巡回来,皇上亲阅后就可以指婚了,没想到又遇到太子……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