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同人)清穿之康熙风云(31)

作者:晓桥琉水 阅读记录

胤禩低下头,没有回答,这种问题,是或不是都只会得罪人(虽然胤禩知道太子不会在意这个),惟一的方法就只能是执行沉默是金的的准则,一直默到底。

就在胤禩头疼如何摆脱大阿哥的时候,他们左边传来了一阵打闹声。胤褆不悦地说道:“去看看,是谁在那儿喧哗?”

一个小太监马上跑过去查看,不一会儿回来报告:“禀主子,是九阿哥和十阿哥在雪地里玩耍。”

胤褆点了点头,轻弹了一下袖子:“八弟早点回去吧,可别像九弟十弟一样闹得这般不像话。太子事务繁多,功课上的事还是不要多加打扰他。”

如果可以,我也不想去找他。胤禩在心里说道,不过面上还是一派恭敬:“是,胤禩明白。”

等到大阿哥走远了,胤禩顿感松了一口气,近几个月皇子间的尔虞我诈让他觉得好像已经过了好几年。这么压制的环境,那家伙是怎么在这十来年中撑下去的?

西暖阁

“你说,今天八阿哥去了毓庆宫?”康熙神色不明地看着策尔旺。

“是,因为八阿哥前些日子得了风寒,功课进度上有些不足,便去了一趟毓庆宫请教太子殿下。”策尔旺低头说道。

“那太子待八阿哥如何?”

“太子殿下待八阿哥亲切有礼,不见有任何不妥。”策尔旺心想,太子爷对待他那一群弟弟的态度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从没看过他有偏向哪一个。

康熙挥退策尔旺,眼里有丝满意。他突然想起另一件事,唤来李德全:“太皇太后赏给太子的那两名宫女,现在如何?”

“回皇上的话,那两名宫女正在毓庆宫里侍弄花草。”李德全上前躬身说道。

康熙追问:“太子没让她们进屋里侍候?”

“呃,从毓庆宫那边传来的消息,应该是没有。”李德全的身子弯得更低了。

听到这里,康熙心里不免有些嘀咕,胤礽也快十四了,怎么还没有这方面的……冲动?皇子们一般都是在十三岁的时候由内务府安排宫女教导他们通晓人事,可是由于太皇太后心疼孙子,便亲自指派了两个宫女过去毓庆宫,却不想太子一转眼就将她们撂在外间,根本不让她们近身服侍。

“年后你亲自去内务府一趟,挑几个颜色好的送去毓庆宫。”康熙想了想,如此吩咐道。

“是。”李德全低声应了。

21.正文 指婚

几天后,太皇太皇身体偶感微恙,太医院在康熙的严令下那叫一个鸡飞狗跳。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太医院却发生了一些小小的人事变动,平日里为那些位分低下的嫔妃诊脉的太医被换了两三个。

延禧宫的小院里,胤禩仔细地看了一下卫氏:“额娘这几日的脸色看上去可是比以前好上几分,看来这回太医开的药还是挺管用的。”

“额娘也觉得这些天身子轻松了不少。”卫氏含笑地点了点头:“后天就是除夕家宴,明天你也不用跑额娘这儿来,给惠妃娘娘请个安就是,知道吗?”

“额娘放心吧,儿子明白。”胤禩接着又问起一些日常起居等锁事,站在一旁的秋宜则是回答得十分详细。

卫氏咳了一声:“今天额娘这里做了奶皮花糕,你们去小厨房那儿拿些来给八阿哥尝尝。”

屋里侍候的人都很有眼色地退到了屋外。

这时,卫氏卸了脸上的笑容,有些担心地看着儿子:“胤禩,这半个月,内务府那边送来的份例比起以前的好了不少,你看……”

“想必是额娘近些日子身子不爽,他们才会送些好的过来给您补补身子吧。”胤禩倒是一脸的不以为意。

“但是……”

胤禩笑笑安抚道:“没事的,额娘。内务府那边送来的东西您看可有超过定例?”

卫氏想了想:“这倒是没有,数额都是对的。”只是那些吃的用的比起以前上升了好几个等次,几乎是嫔的待遇了。

“这不就得了。额娘您放宽心,好好养着身体就是,内务府那边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胤禩心想如果那家伙连做这些小事都会留下把柄,他也不用应付得如此辛苦了。

卫氏深深地看了胤禩一眼,欲言又止,只是道:“额娘不求别的,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她在深宫多年,怎会不明白最近的事情肯定跟儿子有关,就不知道胤禩跟毓庆宫那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胤禩握住卫氏的手,道:“额娘,我会好好的。同样,您也要好好保重身子。”

卫氏担忧地看了胤禩一眼,最后笑道:“额娘省得。”

胤禩见卫氏终于放松心情,便起身告退。走到外面院子里,他对秋宜和冬韵道:“既然太医开的方子管用,以后就按方子给额娘好好调理。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到阿哥所告诉我,知道吗?”

“奴婢遵命。”秋宜两人纷纷点头行礼。

胤禩“恩”了一声,便让她们两人回去伺候卫氏,不用再送他了。

康熙二十五年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庆祝或者哀悼的大事,因此家宴也是平平常常的举行,只是皇子席座上已经坐上了十一位阿哥,其中还不包括刚刚满月的十三阿哥。胤礽算了算现在宫里存活的皇子和皇女,忍不住咂了咂舌,这几乎是一年蹦出一个啊,不由得深深地佩服起康熙的“能力”。

开春后,迎来了三年一次的秀女大选,现在宫里的皇子们只有大阿哥是适龄可以指婚的,因此大多数秀女的目标还是瞄准了后宫。一时间,整个后宫都忙碌起来,宫外递牌子求见的朝廷命妇、大小福晋是络绎不绝。

胤礽最近正忙着应付康熙指定下来给他讲解政事的官员,根本没时间瞧热闹,他只好让柳芸注意各宫动向,每天忙得要死不活的回来后将这些热闹当做听乐子来解乏。

很快的,秀女大选两个月后就结束了。

“回太子爷,皇上指了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做大阿哥的嫡福晋,并于年底之前完婚。”一名小太监跪毓庆宫里向太子报道。

“知道了。下去吧。”胤礽随手扔了一个四喜童子白玉坠给小太监。

“是,奴才谢太子爷赏。”得到一个上好的玉坠子,小太监顿时乐得眉开眼笑。

尚书科尔坤伊尔根觉罗氏,明相的嫡系……想必是惠妃选的吧,就不知道纳兰明珠知道大阿哥这个指婚对象后会不会气得大骂。胤礽把玩着圆圆的玉珠子,觉得有些好笑。如果他是惠妃,就绝对不会再挑明相这边的人做大阿哥的嫡福晋,最多一个侧福晋就可以了。要知道,无论明珠以后愿不愿意,他都只能是大阿哥这边的母族,在他现在势力剧增,多年来跟赫舍里一派不对盘的情况下,明珠若想长期保持自已的地位也只会投靠大阿哥,所以惠妃选择科尔坤为联姻对象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倒不如挑别的派系,如钮佑禄氏或者那拉氏等。

胤礽放下玉珠子:“柳芸,你备一份礼,我等下要去大阿哥那儿。”

同类小说推荐: